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2
【摘 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对感染预防效果与健康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2例接受冠心病介入术治疗的患者来进行本次的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小组均有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再次住院次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再次住院次数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对感染预防效果明显,对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的影响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延续性护理;护理效果
前言
冠心病主要是有冠状动脉血管狭小或者是堵塞而导致的心肌缺血以及缺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坏死性心脏病[1-2]。一般情况下,临床中会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术来为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在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术为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院后的危险因素,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主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对感染预防效果与健康行为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5例,有女性患者1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3~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4±1.98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4例,有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4~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76±2.03岁。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
对照组:在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之前,为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基础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以及饮食习惯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适当进行运动,保持稳定的情绪,并且定期回院进行复诊。
观察组:由主治冠心病的临床医师以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一个团队,定期进行培训。在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收集的患者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病史等相关信息来作为患者的服务档案。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其用药治疗效果,来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让患者注意饮食、休息,不可过度锻炼,戒烟酒。在患者出院1个月之后,护理人员每周均需要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休息情况以及饮食情况,对于患者的问题需要耐心解答。在每周一次的电话回访之后,可将回访的次数降低为每月一次。
以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可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例如人们常用的微信以及QQ等。每天或每周定发布相关保健知识,以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从而来提升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其用药的依从性。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用电话回访的方式;来提升患者应在何时进行复查。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再次住院次数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明结果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表1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9.23%,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6.58,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生理功能(0.99±0.37)、心理功能(1.30±0.54)、社会功能(1.29±0.27),总体生活质量(4.81±0.52);对照组:生理功能(0.79±0.19)、心理功能(1.00±0.07)、社会功能(0.78±0.14),总体生活质量(3.42±0.29)。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次数以及再次住院次数
观察组:心绞痛发生次数(13.24±2.31),再次住院次数(9.05±1.04);对照组:心绞痛发生次数(27.64±4.56),再次住院次数(22.38±2.55)。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属于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安全性、成功率相对较高,并且对患者产生的创伤相对较小[3],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中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之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如果患者不遵循医嘱用药,不注意对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控制,则有可能引起病情反复发作,从而导致患者再次入院进行治疗。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延续性护理能够对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近年来,延续性护理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该种护理不但采用传统的电话随访,而且还根据互联网以及手机移动客户端的普及现象来对患者进行网络教育[4-5]。护理人员通过电话随访联合网络通讯工具来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了解患者的实时需求,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我院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降低患者的感染概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9.23%,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6.58,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绞痛发生次数以及再次住院次数均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对感染预防效果明显,对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的影响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绞痛发生次数以及再次住院次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宇翔,李倩茹,张梦霜,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预后质量影响[J].临床研究,2016,24(03):160-161.
[2]涂雪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06):4-6.
[3]韦柳青,黄连欣,覃莹莹,等.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6,44(01):38-40.
[4]耿跃然,何翠竹,陈玉娟.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02):163-166.
[5]何翠竹,梁欣,苏斐,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感染预防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588-3589.
论文作者:骆建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3
标签:患者论文; 延续性论文; 冠心病论文; 次数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绞痛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