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晓宇 肖智慧
湖北省枝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湖北枝江4432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提高对V-P 分流手术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2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65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发症的发生和防范措施。结果:5例出现并发症, 分别为分流管堵塞3例、感染1例、分流装置外露1例。 结论: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分流管的选择、分流管安放的位置和深度,提高手术技巧、严格无菌操作,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伤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4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186-02
外伤性脑积水多见于重型脑损伤并伴脑挫裂伤、SAH病人,是造成重型脑损伤昏迷病人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生机制为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吸收障碍导致脑脊液大量积聚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促使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形成头颅扩大,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ntoneal shunt,VP)是将脑脊液分流到腹腔,从而改变脑脊液的循环途径,达到疏通脑积水目的。现总结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实施的65例分流手术,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性48例,女性17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9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52例,未手术13例。术前依据头颅CT扫描,脑室双侧额角最大宽度与该层面颅内最大横径之比(额角指数)大于03;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没有明显的脑萎缩。术前脑脊液常规化验检查,细胞数<5×106/L,蛋白<500mg/L。
12治疗方法:本组65例术前均采用腰椎穿刺测压,根据脑脊液压力和临床症状结合选择不同控制压力分流装置。枕角穿刺点在枕外粗隆上6~7cm,中线旁3cm,指向同侧眉弓外端穿刺,置管深度为5~6cm。额角穿刺取发际后2.5cm与中线旁开2~3cm,对准两外耳道假想连线中点穿刺,置管深度为6~9cm。腹部于剑突下作2cm纵切口。分流管经头部、颈侧、胸前皮下隧道引入腹腔。全部采用Meditronic公司分流管,腰椎穿刺脑压在150mmH2O以上采用中压管;余者采用低压管。本组65例中中压管61例,低压管4例。
13疗效评估:手术有效的标准:临床症状较术前改善, CT复查见脑室较术前缩小;MRI示脑室周围水肿区域较术前减小或消失。疗效不佳:临床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好转-停滞-复发;痴呆、步态障碍及尿失禁三主征无好转表现;脑室进行性扩大。对疗效不佳患者大多采取外引流后更换分流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本组65例在行V-P分流术后意识状态、偏瘫、失语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14d对65例患者行头颅CT复查,60例脑积水症状完全缓解。5例患者正常出院,术后3个月出现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治疗,其中分流管堵塞3例、感染1例、分流装置外露1例。
3讨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一种较成熟手术,可迅速清除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增加脑灌注压、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但存在发生堵管、感染、分流装置外露、颅内出血、癫痫、分流管脱落等并发症的风险。通过对65例外伤性脑积水手术治疗的分析,我们认为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意,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成功率。
31分流管堵塞:分流管堵塞分为脑室端及腹腔端的堵塞。脑室端的堵塞原因除了凝血块、脑组织碎块及脉络丛堵塞外, 脑室端位置不当可能为一主要原因[2],脑室端侧孔并没有完全置入脑室中,或脑室端置入脑室内长度不恰当,使分流后脑室缩小,脑室端相对太短,埋没于脑组织中[3],或相对较长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被脑室脉络丛包裹而引流受阻。术前认真研究CT片, 确保一次穿刺成功, 并使脑室内引流管长度合适;尽量首选侧脑室枕角穿刺,该处穿刺有对脑组织的创伤小、颅内引流管不易活动和堵管、头皮下行走的管腔短等优点。腹腔端的堵塞主要原因为腹腔端过长或过短,为大网膜包裹,或易于打折或成角[4]。下腹部切口, 大网膜不太容易达腹腔端未端, 无大网膜包裹,把引流管腹腔端置于下腹部,可减少堵管的几率。
32分流过度 Lundkvist等[5]认为,分流术后50%的并发症都直接或间接与分流管的动力学作用选择不当有关。对于严重脑积水(脑皮层很簿),可选用高压抗虹吸分流管,以防过度引流造成脑皮层塌陷,形成硬膜下积液或血肿[6]。确诊过度引流后,可拔管观察,也可改换高一级别压力的分流管。
综上所述, 脑室-腹腔分流术虽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种类仍较多。术前充分分析病情,采用相应防范对策,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多种手术并发症。而少数并发症,目前技术条件下尚无有效防范方法,术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告知说明,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6
[2]薛庆澄,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第1版)[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607608
[3]高建忠,张昌荣,李军,等.改良分流技术治疗脑积水25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96:142143
[4]李龄,张光璞.脑积水现代神经外科处理(第1版)[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276
[5]Lundkvist B, Eklund A, Kristensen B,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hydrodynamics after placement of a shunt with an antisiphon device:a long-term study [J]. J Neurosurg, 2001,94(5):750756
[6]张玉琪.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技术要点[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4:307308
论文作者:龙晓宇, 肖智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1
标签:脑室论文; 流管论文; 腹腔论文; 脑积水论文; 并发症论文; 脑脊液论文; 术后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8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