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企业面临历史机遇_水污染论文

中国环保企业面临历史机遇_水污染论文

中国环保企业面临历史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机遇论文,历史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明天,也就是3月22日,是第八个世界水日,我国把这一天所在的一周定为水周。世界淡水资源极其有限,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尽管如此,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仍然不足,一方面浪费严重,另一方面污染水源,使缺水现象更为严峻。

在日前如开的“两会”上,水资源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有代表称应把水资源视为贵如黄金,并不为过。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治污成为重中之重,环保企业担负起了治理水污染的重任,历史的机遇与挑战就在眼前,虽然我们的环保企业目前还不强大,技术水平也不高,但只有在挑战和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强者。值世界水日前夕,做此专版。在这里我们还介绍几个发达国家用水、节水及治污的经验,以供参考。

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问题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公认的十三个贫水国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目前大约有一半的城市缺水。我国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废水排放量是47.7吨,是发达国家的2~3倍,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50%~6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更为严重的是,水污染的加剧使缺水形势更为严峻,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和众多的主、客观原因,我国水污染仍呈发展趋势:传统的污染物未能控制住,富营养化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却相继增加;点源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问题在一些地区又突出起来。由于80%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已造成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近一半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据专家分析,造成我国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许多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物料消耗高,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过高;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工业集中,而城市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发展速度极为缓慢,欠账太多,与整个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防治水污染投资少,加之管理体制和政策上、技术上的原因,仅有的投资亦未发挥应有的效果;不少新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设备不配套以及缺乏运行费用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由于用水和排水的收费偏低,使得人们(包括企业)不重视节约用水,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

由此可见,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加大治污力度已迫在眉睫。

70年代我国开始向水污染宣战但治污设备远远跟不上需要

水污染的产生反映了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不同步发展,是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容量、处理和利用、废水的回收、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人工处理与自然净化以及各种综合治理措施间失衡的结果。70年代以来,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实施的是以工业点源污染防治为中心的水污染防治,提出的是“谁污染,谁治理”、“三同时”,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征收超标排污费,推动和促进了企业水污染治理。

第二阶段是根据“三同步,三统一”即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提出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方针,把水污染防治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的水污染防治进入了以保护饮用水水源为重点,继续治理工业废水,逐步开展城市污水治理的水环境综合整治阶段。

经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技术和工艺已达相当的水平,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逊色,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投资缺乏,大量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面受到限制。

与工艺技术相比,我国水污染治理设备近年来虽然在质量、品种、性能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但与用户要求及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品总体水平只相当于国外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设备的供应能力远远满足不了我国水污染治理市场的需求,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要从以前的10%提高到20%~30%甚至更高,目前环保企业生产能力根本达不到。在产品结构上存在品种结构落后,品种少,开发能力落后等问题,一些企业重复生产,而市场急需的产品却无人问津,许多进口设备无法消化吸收。在我国,企业的布局也不均衡,80%的水处理设备厂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在产品开发上,许多企业不愿花大力气搞开发研究,开发经费严重不足,产品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进展缓慢,质量保证体系尚未形成,技术基础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针对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专家指出,应重点加强下列水污染防治装备的发展。

一是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发展日处理量5万~50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设备,重点解决成套供应,提高自控水平和节能指标。在技术方面除了传统的以普曝为代表的活性污泥法外,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AB活性污泥法、AO活性污泥法、SBR活性污泥法等技术及相应的设备。

二是工业废水处理装备。重点扩大水处理单元设备专业化生产规模,重点发展的专用设备是:1.多功能组合式废水处理设备。2.用于轻工、食品、饮料、医药、屠宰加工领域的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3.开发造纸废液的有效处理设备。4.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利用废水资源化和水回用的要求。5.表面处理废水废液及有色金属等冶炼废水处理设备、合油废水处理设备、油田水净化设备、煤矿地下水及高浊度含盐废水处理净化设备等。

三是城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

四是安全饮用水技术装备。

水污染治理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环保企业不要坐失良机

我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九五”期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并颁布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定”及重点治理“三河”、“三湖”水环境污染等政策,将在“十五”期间得到进一步贯彻,也使我国的水污染控制力度得到空前加强,从目前到2010年,国家要成倍地增加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规模地普及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是空前的壮举。由此带来的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巨大市场不容忽视。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控制水污染的关键。如何把水污染市场进一步发掘,专家建议,从水处理技术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观点,将水技术产业划分为:咨询产业、工程和设备产业、金融和服务管理产业,从而扩大水处理产业的内涵,促进环保产业市场的发展。

我国水处理设备在工艺、材质、自动控制等方面水平较低,水处理成套装置生产明显不足,系列化、标准化程度很低,从未来的水污染治理市场需要出发,我国环保产业一方面要在整体上加快设备的成套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进程,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关键产品和设备进行重点攻关,争取使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并向大型成套、节能、高效方面发展。

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生产能力远远落后,由此,我国环保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是空前的。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环保企业,还是外国环保企业都看好我国水处理这一巨大市场,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市场大多已被外国公司占据,而许多国内环保企业面对现状竟无动于衷。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在污水处理设备市场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环保产业任重而道远。

标签:;  ;  ;  ;  

中国环保企业面临历史机遇_水污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