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使得电网系统与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复杂,优化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电力运输能力,为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提供可靠保障。本文以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措施与管理为题,首先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展开分析,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管理控制重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电力资源在人类的生活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工程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并且能够促进电力供应的能力。当今社会,在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监理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社会上下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对一项工程建设的最终整体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做好施工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工程建设的进度、安全及质量等,为电力工程的顺利传输、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本文阐述电力建设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找出合理的施工措施和方法。为了保证在今后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供应,在今后电力工程的发展中就要对整个工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对其施工重点以及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分析。输电线路施工具有点多、面广、占线长的特点,受自然条件严重制约,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完善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对于提升输电工程施工质量,推动我国电力事业进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输电线路是电网建设的基础,全面掌握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及进度,保证电网安全运行。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根据施工时段不同,可从三方面进行强化,即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杆塔架设施工技术以及后期维修技术。
1.1 基础施工技术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输电线路的架设受到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的制约。因此,输电线路的架设必须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避免大面积开挖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同时要保持基础工程的稳定,避免杆塔的下沉和倾斜。其主要涉及:①桩基础施工技术。桩基础施工主要涉及钻孔灌注,钻孔前要对孔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一旦出现孔位置偏差即需进行扫孔处理,确保后期埋桩顺利进行。②掏挖施工技术。掏挖施工前,应对掏挖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数据采集与设备检测,确保选址适宜。
1.2 杆塔架设施工技术
在输电线路的架构过程中,杆塔是最基本的承载主体,其刚度、强度、结构形式、接地位置、架线方式与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①杆塔结构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情况以及电力需求来确定选用混凝土杆抑或铁塔。一般交通便利、地质良好地区,多选用混凝土杆;交通不便、地质环境复杂地区,多选用铁塔。低压线路一般选择混凝土杆;高压线路多选择铁塔。②在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接地电阻是衡量输电线路抗雷击水平的重要指标。接地电阻越小,线路的抗雷击水平越高。③输电线路架线施工通常包含两大内容,分别为准备施工和架线操作。在准备工作中,施工人员必须对架线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考虑,结合电网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架线形式。而在对架线的展放方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通常包含两种途径,分别为张力展放和拖地展放。在对后者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制动并不需要在拖地展放线盘处进行,可以选择直接拖地的方式促使电线前进,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这一方法具有一定便捷性,但是严重的摩擦会在线路和地面之间形成,很容易损坏线路,更重要的是,这一方法会降低施工效率。而通常会在110kV以上电压的情况下使用张力放线的方法,在对这一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一定的张力会在地线之间形成,二者之间由于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产生严重的摩擦,但是应选择较大的放线滑车轮径,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线的磨损度降到最低。
1.3 线路检修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在投入使用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对线路进行检修,以排除线路安全隐患。发生事故时,应及时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抢修,尽快排除线路故障,保证线路故障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2.1 施工质量控制
保证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是输电线路施工的核心所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①施工设计应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制定,现场施工应与施工设计有效结合。②严格把控输电线路施工材料质量,所有施工材料选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或者标准,并质检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③提高输电线路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其施工行为,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与工期进度符合建设要求。
2.2 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必要前提。输电线路施工与维修属于高危作业,安全事故多发,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2.3 建立系统化的施工管理机制
系统化的施工管理机制是确保输电线路顺利进行,保证施工效率的关键。首先,为提升施工效率,在施工管理机制制定过程中,企业需要对所有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如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其次,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奖励业绩突出、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惩罚不遵守规章制度、犯严重错误的员工,从而提升员工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员工,使其严格遵守规定;最后,明确施工费用支出,防止中饱私囊的情况出现。
2.4 加大监管巡逻力度
严格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保障输电线路施工材料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大监管巡逻力度能够及时发现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盗窃行为。首先,环境因素会对整个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加大输电线路施工管理难度,因此,需要监督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天气情况,避免在特殊天气施工,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其次,做好施工现场勘查工作,排除输电线路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时监测施工情况,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
2.5 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管理质量,伴随电网的不断改革,现代电网对施工管理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加强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培训,从而确保管理人员有足够的能力把控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此外,还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培训,提升其信息化处理能力,从而满足信息化时代电网的需求。企业可以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出国考察的机会,学习并借鉴国外丰富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本企业情况进行创新,从而探索一套适合中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方法,促进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2.6 打击盗窃行为
电缆盗窃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输电线路施工中的重点难点,为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相关企业必须加强与政府部门的配合,加大对电缆盗窃的打击力度,一旦发现,必须进行严惩。除了加大严惩力度之外,政府可以出台一些较高的悬赏制度,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监督中去,从而减少电缆盗窃事件的发生。此外,国家也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民道德素养,让其认识到电缆盗窃的严重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对人类的影响极大,在电力工程飞速的发展中,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并且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应当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保证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守江.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探析[J].南方农机,2017,48(10):95.
[2]刘茂祥.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监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6):199-200.
[3]陈水守.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监理的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08):109-110.
论文作者:崔天磊,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线路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网论文; 杆塔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