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集聚的形成机理探讨-以大理双廊为例论文

西部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集聚的形成机理探讨
——以大理双廊为例

郑丽娜,王维艳,李庆雷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 从创意经济时代背景和民族旅游地的资源开发着手,对创意阶层的概念和特征内涵进行了分析,把小微文化创意的行业特征、价值创造的行为特征及自由创作的工作特性视为创意阶层特征的具体表现;分析认为创意阶层的生长条件和环境在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掌握市场动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创意阶层在民族旅游地的集聚分别从刺激阶段、价值阶段、角色阶段展开探讨,揭示其在民族旅游地互动关系中的发展过程. 实证研究云南大理双廊镇的结果表明,基于伯纳德·默斯坦SVR理论的协同应用,创意阶层在大理双廊的集聚可概括为旅游经历的刺激、感性选择的价值体现、旅游发展中的角色扮演,进而揭示了创意阶层在民族旅游地聚集的形成机理. 旨在完善创意阶层理论,揭示创意阶层集聚的现实性与基础条件.

关键词: 西部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大理双廊

近年来,创意逐渐成为影响民族文化符号编码的核心因素,创意补偿实现了西部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大理三道茶、丽江纳西古乐、迪庆普达措公园等无数案例表明,创意是影响民族文化符号开发与传承的核心因素,创意阶层成为西部民族旅游地引领文化创意潮流的先锋. 学术界对创意阶层概念的讨论,大多是对佛罗里达创意阶层基础概念的一种延伸或发展,在创意阶层的空间布局、创意阶层与经济增长、创意阶层与人力资本等方面分别作出了探究[1],但对McGranahan and Wojan(1) McGranahan and Wojan验证了美国非大都市的创意阶层理论,发现:农村创意阶层与农村经济增长在1999—2004年高度相关,新英格兰以及拥有大山的西部乡村地区比中西和南部地区拥有更多的创意阶层. 关于非大都市的创意阶层[2]关注较少,对创意阶层在民族旅游地的集聚缺乏理论探讨和具体案例支撑. 云南省大理市双廊镇是云南白族聚居地,白族人口占现总人口的84.6%. 近年来,大理双廊的旅游热潮吸引了很多游客,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名人效应使得双廊名声大噪. 不同于大城市的优越条件,创意阶层在大理双廊的集聚,其发展的基础性物质条件相对薄弱,主要以文化精英、民间艺人、外来驻客、企业家等为主,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但这些学者主要侧重于创意阶层在空间演化、民族旅游开发及旅游扶贫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对创意阶层的群体特征、形成机理缺乏理论性探讨,未能从根本上探讨创意阶层聚集现象. 文章基于大理双廊案例,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笔者在2017至2019年先后三次在大理双廊镇所做的调查,对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进行特征分析和机理探讨,以深入剖析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集聚现象,丰富创意阶层的适应性理论.

1 创意阶层概念

美国著名城市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在其跨时代巨著《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创意阶层的崛起)》中首次提出“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的概念,指出创意阶层是创意的经济性需求所催生出来的新阶层[3],并将创意阶层分为“超级创意核心”和“创新专家”两大类型. 同时,他提出了创意经济发展的“3T”理论(Technology,Talent and Tolerance),即技术、人才和包容,进而发现创意阶层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 此后,包括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旅游等领域纷纷将焦点集中在创意阶层的相关研究,在创意阶层概念的提出及演变[4-6]、创意阶层理论的适应性研究[7]、创意阶层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8-9]、创意阶层与经济社会发展[10-12]四方面内容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关于创意阶层的概念,学术界遵循佛罗里达的核心观点,从创意经济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对创意阶层的推进式作用进行阐述,但对Mc Granahan and Wojan关于非大都市的创意阶层关注较少,而我国西部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的集聚现象填补了创意阶层理论这一空缺. 从产业经济角度看,创意阶层是一种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本,强调产品中凝结的思想和概念形式的文化创造力. 文化创意活动作为人类思维领域的智力活动,体现在创造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中[13]. 从经济哲学角度看,Florida的“阶层”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意义上的“阶级”,它是以熊彼特定义“企业家”的方式来定义“创意阶层”,将其看作是一种工作形式,个人位置在创意类和非创意类之间,并在“创新专家”和“超级创意核心”之间自由转换[14]. 创意阶层的出现构成了“后工业时代”,或是“后物欲时代”的核心,工业社会目前正在朝向一种以“创意提供者”为主的创新型经济模式发展,且创意阶层不以较高的教育水平为绝对标准,任何具有创意能力并持续不断地通过知识、智力和才能将“ideal”转化成生产力的社会人,为社会发展贡献价值都能纳入创意阶层. 文章采取Florida创意阶层的概念和核心观点,我国西部民族旅游地独特的发展条件进一步验证了创意阶层的区位选择不只是依赖于条件便利的大城市,虽然创意阶层大部分生活在城市里,但也存在于拥有大山、湖泊以及其他乡村便利性的的乡村地区;民间“草根”是创意阶层下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发性和分散化创意的主体建构者,也是文化精英创意的源泉.

2 双廊镇创意阶层特征分析

2.1 双廊创意阶层概况

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部,洱海东北岸,东靠鸡足山、西临洱海、南接挖色镇、北连上关镇. 因古时金梭、玉几二岛环抱于萝莳曲、莲花曲之间而得名,三面环山,一面临海. 境内水秀山明、无边风月、水木明瑟,“双岛双曲”与颇具白族风情的集镇相呼应,宛如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天然油画,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海风光第一镇”. 双廊镇由青山、伙山、大建旁、五星、双廊、石块7个行政村组成. 其中双廊村是百分之百的白族聚集地,具有浓厚的白族民族特色,也是镇政府所在地,辖十二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36户,乡村人口3526人(2) 数据来源:双廊镇政府及双廊村委会 . 目前,各类旅游客栈和商店主要集中在村内的玉矶岛、岛依旁和大建旁等旅游业发展较好的村子.

(1)息发布范围受限。传统招聘信息发布往往通过人才服务中心、公司官网、校园招贴等进行:一方面受众面小,从中产生意向应聘者也较少;另一方面提供的信息量有限,招聘信息阅读者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判断信息,容易错过合适的岗位。

司法程序向当事人的公开是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程序公开主要是满足当事人的知情权。那么怎么才能满足当事人的知情权?首先要完善检察机关的说理制度,这个制度强调检察机关经过审查后,要制作批捕或者不批捕的理由说明书,陈述其做出决定的理由。可以采用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可以在公开听证的现场口头进行陈述,如果当事人没在现场的,可以事后采取书面形式阐明批捕(不批捕)的理由。说理制度的完善,既可以使当事人的知情权得到保障,也可以使检察机关能够听取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从而能全面分析听取的意见,有利于正确作出批捕决定,另外,也可以减少被害人因为不服不批捕决定而进行的上访,有利于节约司法成本。

同时,创意阶层携带不同的建筑文化、营销理念和创意理念,租用或购买土地房产,按各自的喜好和设计风格进行改造重修,旅游接待设施更加多元. 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创意阶层致力于对独具特色的白族服饰、方言、饮食及信仰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鼓励和帮助当地人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而且以创办协会、出版书籍刊物、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展开宣传,提升双廊镇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激起了当地人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尤其是旅游接待设施方面,不少当地人开始将自家的白族民居改建成了饭店、旅馆、民俗、旅游商店、“海景房”等营利性设施,社区居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提高.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大理双廊创意阶层主体构成表:

双廊地理区位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金梭织锦,玉玑红莲、弥勒笑天等十八胜景交相辉映,远眺苍山十九峰,集苍洱风光之精华;以白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主,保留了较完整的白族民居、白族风俗、语言文化等;“本主崇拜”的白族融汇“释儒道”三家文化的特性,形成了多元包容的宗教文化. 双廊镇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古有杨升庵、李元阳等驻足流连,今有杨丽萍、苏童、赵青等留恋不止. 目前,双廊是大理文化创意旅游市场崛起最为迅速的旅游区域之一,2009年至2014年旅游者数量从60万增长至200万人,2016年达到了320万人,年均增长率达29.4%(3) 数据来源:大理市统计年鉴(2010—2017) . 近年来,双廊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人文风情,吸引了以文化精英、民间艺人、外来驻客、企业家为主体的创意阶层的集聚,双廊旅游已发展成为大理环洱海旅游业中的一颗璀璨新星,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 据不完全统计,双廊镇创意阶层总数上百(4)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大理市工商局、大理市客栈协会双廊分会、大理白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双廊镇政府提供的外来人口就业和旅游就业数据及实地考察整理而得. ,主要分布在玉矶岛、岛依旁等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区域,其中以外来驻客和民间艺人为主,比例较少的文化精英和企业家成为了双廊的“推广大使”. 大量文化企业看准商机,通过发展画廊、餐饮酒吧、工作室、艺术中心等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扬,形成了双廊独特的文化艺术聚落和“乌托邦”式的生活理念,对各类专业人士、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表1 大理双廊创意阶层主体代表构成

资料来源: 大理双廊镇人民政府、纪录片《大理-生活在别处》、实地考察.

2.2 双廊创意阶层特征

创意阶层是创意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西部民族旅游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区位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下,创意补偿显得尤为重要. 大理双廊生态环境较好、生活节奏慢、民风淳朴,创意阶层的移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民风民俗是双廊镇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异质性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和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动力,创意阶层在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掌握市场动态的过程中凸显出不同的特质.

创意阶层由最初的旅游者发展而来,因喜爱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和生活氛围,并找到产生共鸣的理念、精神和动力,在旅游目的地购买或租用当地居民的房屋设施进行相应的改造并经营,长期与当地居民混居一起,带来不同的文化理念. 由于他们与当地居民的日常接触较频繁、接触人群广泛、接触程度较深,对当地的生活理念、传统文化、旅游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双廊作为典型的创意阶层驱动型民族村寨旅游地,双廊创意阶层与旅游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对揭示创意阶层在民族旅游地聚集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创意阶层作为创意性人才,在与民族旅游地的互动关系中是一个衡量价值、创造价值的过程. 本文基于伯纳德·默斯坦亲密关系SVR理论,依据创意阶层产生的条件和环境,将其形成机理概括为旅游经历的刺激,感性选择的价值体现及旅游发展中的角色扮演三个阶段.

2.2.3 自由创作的工作特性 创意活动以自发性、分散性与无限性为主要特征,在西部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的创意活动凸显了自由创作的工作特性. 出于探索新事物的一种本能和职业特性,创意阶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对事物之间的关联异常敏感,对各种潜在变化具有较强的领悟力和感受力,与此同时对特定环境和事物持有独到见解. 双廊生活节奏缓慢,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他们与当地居民的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深入体验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民族文化,寻求创意素材. 在这里聚集的大量创意名人及“创客”,他们在双廊的创意酒店、艺术馆等,可为己用也可对外开放,经营方式自由,成为文化艺术的交流活动场所. 同时创意阶层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融合了大量的创意元素,提高了民族文化创造力. 如沈见华,常居双廊的上海自由艺术家,组织农民画社,出版乡村画报,热心为当地建设出谋划策. 他观察到白族村民对色彩有独特的感觉,于是将此应用在白族村民的绘画方面,建立了白族老太太画、农民画“基地”——白居农民画社. 他与杨丽萍等一起出版的中国第一本乡村画报《双廊双廊》,以一种朴实又现代的方式介绍双廊的风土人情,不仅是双廊白族人民的成就,也是创意阶层具有代表性的创意成果.

作为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异质性”存在,创意阶层由最初的旅游者发展而来. 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实际行为存在着诸多放纵的“越轨行为”,创意阶层对自然、自由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在旅游目的地被无限的满足. 他们离开了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冷漠的大都市,在双廊找到了情感的归属和精神的寄托. 在旅游本质和旅游特征的主导力量影响下,旅游本质也会与旅游行为倾向产生一种适宜的“共鸣”,于是,“逃逸”不再是他们的一种借口,而是对价值和意义的一种追寻和探求. 从个体行为看,创意阶层在双廊的聚集最初都是由旅游经历引起的,与普通游客的旅游动机相似,即离开惯常的环境和事物前往异域他乡,体验异域风光和社会文化. 但不同的是,创意阶层本身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博的人际关系,在一次或多次的旅游经历后有足够的信念动力和现实基础将“0理想变成现实”. 如果说,当初产生旅游动机的推拉力是一种满足欲望的冲动,在双廊长久或不定期的居留则是现实基础和感性选择之后的结果,这种拉力具有现实性和长久性. 而旅游作为衡量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社会系统产生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创意阶层在双廊的集聚不再是简单的旅游推拉力与人口迁移推拉力相结合而产生的现象,而是打破了旅游的“暂时性”和“非拥有性”,融合了创意阶层这一特殊人力资源的特殊“目的”而存在的结果,在促进双廊社会发展、增加就业、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第二件事是熊老夫人提到,以前自己最担心熊老的脾气会影响到他和学生的关系。按说熊老对学生可谓“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对于这样的好老师,学生怎能不感恩图报呢?但是老夫人深知熊先生和学生们的关系还有另一面,那就是熊老对学生十分严厉,不留情面,即便严先生成名后依然一如往昔,往往让已经成名的弟子在熊家的客厅里惴惴不安。要说被揭了面子心生恼怒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时间久了,夫人不免在背后想,严先生他们对熊老是敬多一点,还是畏多一点呢?问熊老,熊老却微笑不语。1969年熊老去世,严济慈先生立即赶到中关村,不顾政治上的风险,在熊老灵前痛哭哀悼,老夫人才理解熊老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怎样的信任和了解。

3 双廊创意阶层的形成机理

2.2.1 小微文化创意的行业特征 双廊镇民族旅游地远离传统的客源地,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创意阶层利用现代化技术和发展手段发掘双廊创意文化旅游的优势,以地方性、多元化的文化创意促进旅游发展,成为了游客与村民之间的媒介. 以杨丽萍、叶永青为代表的“归乡者”,出生于大理,青年时走南闯北奔事业,功成名就回到双廊,为家乡建设贡献一己之力;民间艺人、外来驻客多以外来者为主,他们出于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外来人与当地人的沟通、互助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当地多元文化的发展. 创意阶层的创意活动和文化理念独立性较强,对于硬件设备依赖度小,对当地社会组织的链接性不强,其经营的创意酒店、展览馆、教育和摄影基地、酒吧客栈等创意工作室,成本低、规模小、机制灵活、适应性强. 同时,创意阶层往往经济基础较厚,个人能力较强,有自己的产业或事业,商业性目的不强. 他们虽然经营着小企业,却更乐意投入时间、金钱来换取在创意工作室里得到的感情、知识、创意和快乐. 所以,小微文化创意的融资困难、创意成果产业化转换不足、盈利能力有限等问题不能对其构成完全的威胁.

图1 西部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的形成机理

2.2.2 价值创造的行为特征 新经济理论将知识分为两类:“软件”和“湿件”,尤其强调湿件的重要性. 创意阶层作为创造性劳动者,在旅游产品符号价值的生产、营销与消费过程中,基于个人的观念、知识、经验等湿件,通过创造性思维形成独特意念和新颖构思[15],进而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社会生产力. 创意阶层的特殊行为,主观上满足价值创造和意义生产的心理需求,客观上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旅游业发展. 创意阶层在民族旅游地集聚,呈现出特殊的“弱连接”状态,对“强连接”的关系网依赖性较弱. 他们的活动与村民强连接的关系网没有大范围的交叉,相对地,创意阶层渴望新力量的加入,包容并进. 他们注重生活质量,对生活和工作的控制力很强,追求社会知识、精神理念的契合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特有的创意阶层圈. 依据不同行为动机,可以将双廊镇创意阶层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我发展型,坚守自我,特立独行,个人魅力较强;一类是带动发展型,拥有专业技能,时刻关注双廊的建设和发展. 他们无形或有形、直接或间接、主观或客观地进行价值创造和意义生产,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和乡镇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感性选择在创意阶层选择目的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质条件、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等不是一时形成的,对创意阶层而言,作为基础性的条件而存在. 感性选择是由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意识支配的选择行为,如瞬间洞察、专家直觉、本质直观等等,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依靠直觉来减少决策成本的决策. 以文化精英、民间艺人、外来驻客、企业家为主的创意阶层,是文化创意的工作者,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的产品,这些产品更富于精神性、文化性、娱乐性特征,在选择性问题上侧重于感性的维度. 在遥远偏僻、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双廊,创意阶层不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为特征,也不需要以社会行为所依靠的亲情、血缘及熟悉来维系人脉关系,而是在感性意识支配下的选择行为,以作为社会传统和生活经验而发生作用的“礼”及共通的创造力与凝聚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体系中占据一足之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创意阶层的价值实现是在与民族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中形成的,一方面创意阶层在双廊开发了创意酒店、艺术馆等多样的创意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带动了双廊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给民族村寨带来了先进的创意理念和思维以及包容的社会环境,创意阶层对旅游创意活动的引领作用提升了民族旅游地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群体性作用显著. 同时,创意阶层逐渐成为民族旅游地隐形的“旅游吸引物”,社会价值提升的同时创意阶层个体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从而形成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双联动.

创意阶层在民族旅游地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角色”阶段. 角色是任何人或事取得成就和实现价值的相对稳定的因素,相当于找准自己的定位. “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价值最大化,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认同和角色信念三个阶段. 角色是相对于职业和身份而言的,创意阶层、政府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之间存在着职能上的协作,称之为“契约”关系,是在长期共处和协作过程中自动生成的一种“承诺”,这种“承诺”以有形的“商业合同”“规章制度”及无形的“合作关系”“包容环境”等为表现形式. 在双廊,很多创意阶层是基于自身的职业属性或兴趣爱好而居留此处的,在个人或群体的角色扮演上具有清晰的认知. 他们在双廊生活的时间相对较长,“交朋友、享受和创造生活”的态度及行为与其在双廊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的“中介”角色相一致,一方面追求简单、纯粹和个性化的生活,另一方面创意阶层注重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通过将创意元素融汇和植入旅游活动中,为游客及消费者提供更具创意及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从而创造更高的旅游价值和消费价值,促进民族旅游地创意资本的培育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意阶层发起的文化创意活动或产品具有高效的示范作用,在对旅游目的地的拓展、区域的创新发展和人力资本的培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意阶层以其独特的视角在政府、居民的互动发展中对双廊旅游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4 结论与讨论

文章基于大理双廊创意阶层的集聚现象,从创意阶层客观层面的行业特征、行为特征、工作特性分析其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并结合其主观层面的选择行为和角色扮演等方面揭示了创意阶层在民族旅游地聚集的形成机理. 意在完善创意阶层理论、揭示创意阶层的现实基础和适应性条件. 与依托城市和产业的创意阶层不同,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不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为特征,而是以价值最大化的社会人为支撑,突破了技术和制度创新在民族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创意阶层自身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创意文化的关注在西部民族旅游地得以充分发挥,甚至超越了物质基础带来舒适性的重要性. 创意阶层是精英文化代表,是文化与商品的结合,处于创意文化价值链的顶端,是创意文化产业中创意内容的主要提供者. 然而创意阶层在西部民族旅游地的集聚作为非大都市创意阶层的典型已是普遍现象,可对其形成机理仍缺乏大量实证案例的分析和验证,文章的实证性略显不足. 从理论上讲,这部分精英发起的文化创意活动或产品具有高效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现实却是很多游客进入西部民族旅游地后,对于各具特色的海景客栈、自然风貌及娱乐设施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这与民族旅游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 对此,政府应加强对代表性的创意工作室或创意产品及服务的宣传,在有利于村民互动和传统文化保护的领域给予便民利民的优惠政策,同时引导企业对旅游创意产业错位倒挂问题进行调整和监管,充分发挥创意阶层在对旅游市场需求趋势的把握、民族文化符号的编码、创意传播和消费引导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民族旅游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聚集的深入探究,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创意阶层在民族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是否真正具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从而有惠于当地村民;影响民族旅游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如何在创意阶层所宣扬的创意精神和价值理念中有所体现. 因此,创意阶层与民族旅游地村寨的互动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食物有保质期,信息资源也会有。过了期的信息资源就如同昨日黄花一文不值。作为工程造价而言,是为工程做铺垫的一项工作,对于时间肯定有着严格的要求。因为工程造价对于工程而言是一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但又不能因为它的拖延而推迟工程的期限[4]。所以,为了造价方案在预计时间段内做出对于信息资源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并且是最新的、具有时效性的信息资源。而大数据下的计算机和各类系统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 亮.文化创意阶层研究的前沿与评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3(18):50-53.

[2] MCGRANAHAN D A, WOJAN T R. Creative class: A key to rural growth[J]. Amber Waves, 2012(4).

[3] FLORIDA R. 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M].NewYork:Basic,2002,46:68- 69.

[4] 易 华,诸大建.创意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新资本,2007(2):1.

[5] 张京成,周学政.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 胡 彬.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导向[J].中国工业经济,2007(5):22-29.

[7] BOSCHMA R A, FRITSCH M. Creative class and regional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even European countries[J]. Economic Geography,2009(4):391-423.

[8] 申玉铭,邓秀丽,任旺兵,等.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评价及空间发展战略[J].地理研究,2012,31(7):1269-1279.

[9] 褚劲风.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1):102-107,129.

[10] 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J].地理学报,2005(2):257-265.

[11] FLORIDA R, MELLANDER C, STOLARICK K. Inside the black box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Human capital, the creative class and tolerance[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8,8.

[12] ANDERSEN K, LORENZEN M. The Danish creative class: Who is it, how dose it look, and where is it located?[Z].Working Paper, 2009.

[13] 李具恒,杜万坤.“创意阶层”人力资本的“硬核”孵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7(6):146-149.

[14] 李成彬.创意阶层:经济哲学的审视[J].科学经济社会,2014,32(2):40-41.

[15] 李庆雷.旅游创意:缘起、内涵与特征[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3(1):26-33,16.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reative Class Agglomeration in Western Ethnic Tourism Destinations : Taking Shuanglang(Dali,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ENG Lina, WANG Weiyan, LI Qinglei

(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 : 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ve economy er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in ethnic tourism destination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ative class are analyzed.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micro cultural creativity, th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 creation and th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free creation are regarded as the feature of creative classes.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rowth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of the creative clas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na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mastering the market dynamics. Then it explores the agglomeration of creative classes in ethnic tourism destinations from the stimulation stage, value stage and role stage, and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thnic tourism destinations, to explore and reveal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thnic tourism destination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Shuanglang(Dali, Yunnna Province) shows that based on the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of Bernard Mostain's SVR theory, the cluster of creative circles in Shuanglang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stimulation of tourism experience, the value of perceptual choic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role-playing in the game reveal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reative class in the ethnic tourism.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erfect the creative class theory and reveal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and foundation of the creative class.

Key words : western ethnic tourist destination; creative class; Shuanglang(Dali, Yunnna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4476(2019)11-0008-05

收稿日期: 2019-09-05;修订日期: 2019-10-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34)

作者简介: 郑丽娜(1994— ),女,安徽亳州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 丹)

标签:;  ;  ;  ;  

西部民族旅游地创意阶层集聚的形成机理探讨-以大理双廊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