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为例论文,以人论文,九一八论文,有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学科是一门开启心智、培养辩证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有效的历史课堂提问是发挥历史学科功效的关键点。为了帮助历史教师提高问题设置的有效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借助课堂观察技术对课堂提问这一环节进行定性和定量观察、记录,直接、客观地观察、描述教学行为,并以其自身的理论与方法素养对课堂提问行为作出合理、有效的分析和解释。下面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为例作一个观察分析。
一、观察准备
人员组成:由初中历史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懂得课堂观察技术的历史教师组成课堂观察小组。
观察工具:录像机、课堂观察技术量表。
课前会议:(1)授课者说课:授课者向观课教师介绍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流程、问题设置的设想与困惑。(2)观察点选择:①教师问题设置的类型;②学生答问的类型;③学生的反应状态;④师生互动的情况。
二、观察分析
1.问题呈现的方式方法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教学片断1]
课前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日本蚕食中国”的地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学生1: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学生2:中国一大片土地被侵略。
从观课教师的记录可以看出,教师的问题属于推理类,学生反应状态差,举手2人,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来看,并未答到关键点,观课教师在观察分析讨论后认为,主要是授课教师在问题呈现时的情境创设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信息,图中的“蚕食”不突出,学生无法感受。
[教学片断2]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东北人民抗日的感人事迹,有何感受?
学生1:杨靖宇的部队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学生2:赵一曼临刑前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持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学生3:赵一曼到最后时刻,她到处白骨外露,身体多处炭化。一个弱女子,你可以麻木地用手中的鞭子像对待牲畜鞭笞之,面对弱女子你可以下流到戏弄之,玩耍之,最后恶毒到你鞭子的尊严受到戏弄直想杀戮之、毁灭之。大野泰治从最初的骄横,到中间的拉拢,及至最后的疯狂折磨,但他不得不对赵一曼无论遭受怎样的凌辱和欺侮,仍不放弃人格的尊严和信仰的光辉表达由衷钦佩,大野泰治后来在战犯管理所供称:“(第一次)我用马灯一照她,看到她脸色苍白,全是汗。她抬起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她那仇恨的目光,使我感到一阵颤抖,心里发凉。”日后无论是打、烧、电刑等,都不能让赵一曼俯首就范。
学生4:他们有着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学生5: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抗日,东北人民抗日的事迹非常感人。
学生6(含泪):赵一曼不仅是一位抗日女英雄,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大家,舍小家,更是一位奇女子,她为了尊严、为了信仰,忍受一切肉体的摧残,连刽子手都钦佩她,这就是信仰和人格的魅力。
学生7:为了救国,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
学生8:杨靖宇对士兵的爱护,体现出他是一位杰出军事将领。
从观课教师的记录可以看出,教师的问题属于创造类,学生反应踊跃,8人发言。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上看,学生的事迹介绍典型生动,有感染力。这部分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通过上述两个教学片断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课堂教学问题的呈现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情境的创设是否能提供有效信息,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情感共鸣,这至关重要;此外,在问题呈现时还应思考问题呈现是否有价值,是否为了突破重点、难点,是否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需要,是否为了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等。另外,问题的呈现还要注意指向明确具体,表述清晰,学生无须为问题的内涵而费尽周折,使他们的思维可以直接切入。
2.不能忽视问题创设后教师“导”的作用。
[教学片断3]
教师: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好不容易抓住了他,共产党却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么做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1:好,有利于缓和国共矛盾,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教师:还有其他观点吗?
(学生沉默)
教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西安事变后引起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不同反响。日本:扩大中国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英美:支持和平解决。南京国民政府内部:亲日派主张讨伐张、杨,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听了这些分析,你们能不能再谈谈中共主张不杀蒋介石的原因?
学生2:如果杀蒋,会导致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加速中国的灭亡。
学生3:如果再内战,有利于日本侵略,英美利益受损;如果不杀蒋,可以多争取外来支持和同盟。
学生4:国民党军队比共产党强大,可以争取一部分主张抗日的国民党军队,争取国民党人心。
学生5:虽然共产党内部一部分人暂时无法理解,但经过宣传教育,大部分人会明白兄弟之间要不计前嫌,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保家卫国的道理。
从观课教师的记录可以看出,教师问题属于推理和创造类,教师在引导前和引导后学生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引导前,学生举手2人,发言1人;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举手11人,发言4人。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不乏一些有见地、有创造性的观点。
善问还须善诱,“诱”即启发引导之意,“善诱”指善于启发,擅长诱导,即针对提问相机诱导,针对问题指点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如果做不到善诱,再好的问题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尽力留心课堂中的每个细节,当发现学生对问题不能完全理解时,就应该补充材料或分层启发剖析或进行通俗讲解,调动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片面的观点要及时诱导,针对问题不足指点思路。
3.将学生的问题变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
[教学片断4]
教师: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陷,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齐答):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
学生1(举手):老师,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根源是日本国力的强大和蓄谋已久。
教师:李凯有动脑筋,很有自己的观点,那么到底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老师补充几个材料。
教师:大家看课本上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密电反映了什么?
学生(齐答):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看日本侵略军与东北军的兵力对比,日本关东军正规军1.5万人(加上警察及在乡军人共2.7万人);东北军兵力正规军16.5万,非正规军4万,共约20万人,谁的兵力强?
学生(齐答):东北军的实力强。
教师:在如此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如果东北军奋力抵抗,绝不会4个月就让东北的锦绣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发后,东北军奉命:“即使勒令缴械,占领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教师:如果同学还有异议,我建议大家去看看《九一八事变真相》等书籍或上网查资料,课后进一步探究了解真相。
在课后会议上,授课教师谈到由于该问题并非重点,本不想展开说明,学生突然冒出异议,为了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她进行了引导。观课教师一致对授课者的表现表示赞赏。
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资源,因势利导,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高度重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把它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对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的“问题”才不至于成为问题。
三、几点反思
1.从本质上挖掘提升“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历史学科是极具思想内涵和思辨思维的学科,教师要真正发挥“问题”的功效,必须重视提高专业素养,平时多读书看报,加强知识储备;多参加各级各类教研,见多识广,扩大视野,提升水平;认真钻研课标,领悟课标精神。只有做到这些,教师才能在处理问题时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2.必要的激励评价是提问有效性的保障。
教师应建立必要的评价机制,如小组评价机制、学生自评互评、将过程性评价及表现性评价纳入期末学年评价中;提问后,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激励和评价,对闪现学生智慧火花的问题要加以肯定和表扬,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也要给予一定的宽容与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挑战问题的热情。
3.如何处理课堂观察局部和课堂整体的关系。
课堂观察通过实证性记录、剖析、探讨,提升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都能在研讨中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经验,改进自己教学技能,在“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认识上获得较大提升。但课堂观察者容易出现对课堂行为的局部分析诊断,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把握。因此,在评课中笔者常常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节课支离破碎的感觉。所以课堂观察的发展如何在技术层面上更为综合,在分工与合作的协调上、观察点的选择上,我们还应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