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影响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影响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非公有制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锡常地区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集体经济发达、公有制经济占绝对比重的所有制结构是苏南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1992年以来,苏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原有的所有制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的十五大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精神为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条件,苏南非公有制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研究苏南非公有制的发展及其影响,对苏南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苏南非公有制经济正在迅速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92年以前苏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其原因主要是舆论因素和政策因素。由于片面理解了公有制为主体,一个时期内苏南缺乏非公有制经济的舆论环境,一些地方采取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非公有制经济缺乏一种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条件。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甚至呈萎缩趋势。以无锡为例,1988年,全市私营企业641家, 投资者人数2292人,雇工7972人。1991年私营企业256家,投资者人数390人,雇工人数2919人。不少个体私营老板跑到外地去投资。1987年无锡市城镇个体劳动者14471人,到1988年下降到9567人,占社会劳动者的人数从0.6%下降到0.4%,到1992年才比1987年有所提高,达到0.7%。当时苏南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在全省居后列。苏南外资引进起步是比较早的,还是以无锡为例,1981年兴办了全省第一家三资企业江海木业有限公司,到1991年11年间仅批了279家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26,522万美元。 苏州1985年到1991年7年间,实际利用外资也不过40,797万美元。1992 年,苏南非公有制工业占苏南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仅6.5%, 低于全国的11%。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苏南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开始了新的探索,在努力寻找公有制最佳实现形式的同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苏南各地先后明确提出在经济发展上要突破所有制界限。随着政策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对宽松,非公有制经济在一段时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7年9月底,常州市个体工商户8.7万户,私营企业7500家,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24.4万人。苏州市个体工商户13万户,私营企业7400家。无锡市个体工商户达8.67万户,从业人员11.27万人。相比较而言,无锡市私营经济发展更快一点, 私营企业已达1.1万家,从业人员11.83万人,注册资本金达到73亿元。私营企业近五年的增长率高达113%,企业数量、 从业人员和注册资本金在全省已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在全省私营企业百强评比中,无锡市有41家名列其中。苏南地区三资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1996年苏南实际利用外资39.8亿美元,占全省59.3亿美元的67%。到1997年底,苏南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0亿美元左右,约占全国的9%。随着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经济的发展, 苏南非公有制经济资产量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 无锡市1996年非公有制经济资产占资产总量的比重达26.8%,已高于全国24%的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苏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五大的召开为加速苏南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宏观条件。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来看,苏南还有着较为广阔的空间。

首先是个体私营经济还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有关政策措施的出台,私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期。就绝对值来讲,苏南目前个体私营经济的比重还很低。无锡市也不过占到5 %左右。当前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一是资金条件。苏南1996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73.5277亿元,人均储蓄6507元。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同程度地提高,一部分经营承包者及其供销人员、科技人员先富裕起来,具有积蓄能力的居民和一些首先富裕起来的人们,保值增值自有资产的意识日益增加,其中一部分成为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业主。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本身的发展也很快,有些人已拥有较多资本,重新投资、扩大经营的欲望十分强烈。二是人才条件。长期以来苏南乡镇集体经济在发展中意外地培养了各种新的经营主体和投资主体。一大批党政干部和企业干部,经过市场经济的锻炼和考验,成了出色的企业家。另外,一些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国有和集体企业厂长经理、退职下岗职工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在新的形势下也可能成为个体私营经济的业主。这就在客观上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无锡市北塘区十五大以来新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中有20%是下岗职工。三是舆论条件。人们再也不用战战兢兢,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投资,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打消了他们原有的“小富即安”的思想和怕政策变化的疑虑。四是政策条件。逐步趋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正在进一步创造着相对公平的政策环境。原来普遍存在的“挂靠经济”——名为集体经济实为个体私营经济的红帽子经济纷纷摘帽正名。城乡公有制小企业在改制中相当一部分转为私营经济。宜兴市善卷镇在86家乡镇企业改制中有71家通过拍卖转为私营企业。江阴市长泾镇转制的131家的企业,有66家转为私营企业。 无锡市郊区扬名乡180多户20万元以下资产的小企业拟全部转为私营,到1997年底转制已超过半数。十五大以来,锡山市私营企业户数以每月申办300家的数量持续递增。 该市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也推动了私营经济的发展。到1997年底,锡山市在转制中拍卖产权由集体转为私营的中小企业累计达到3902家,转让集体净资产7.55亿元。

其次是三资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苏南地区有着很强的引资力度,包括苏州新加坡工业园、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在内的苏南优越的投资环境还会源源不断地吸引境外资本。东南亚金融风波很可能进一步导致境外巨额游资目光投向中国市场,而苏南地区良好的投资回报率正是境外资金进入的极好地点。苏南地区把加大引资力度作为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共无锡市委明确提出目标,今后外资不得少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三分之一。在苏南地区,苏州的特定的区位优势使其在吸引外资上还会继续保持遥遥领先的态势。

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年里,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苏南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还会有较大的增长。

二、坚持生产力标准, 正确认识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是一个禁区,而事实上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党的十五大对此有了新的突破,明确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这表明我们党在认识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道路上又大大地迈进了一步。在苏南地区的改革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解放思想,决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至今还存在着种种疑虑和困惑:一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不是对苏南模式的否定;二是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过高会不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三是苏南地区生产力比较发达,是否更适合于公有制经济。这些认识影响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首先,怎样看待苏南模式?苏南模式是苏南城乡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乡镇、村集体经济唱主角。乡镇、村企业乡办乡有、村办村有,是一种典型的政府支配型经济。同时,也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这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有着明显的优势。七八十年代,这种模式在发展苏南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工业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段时间里,有一种把苏南模式绝对化的舆论,认为苏南模式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用苏南模式来否定其他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实践。其实,苏南模式和其他任何模式一样,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特定时空条件,它不可能尽善尽美,也有其自身的弱点。随着党的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宏观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南这种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产权关系不够清晰的模式,在新的形势下相对优势日益弱化,自身积累的矛盾日益显化,改革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向。苏南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这种调整和完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努力寻求乡镇村集体经济的最佳实现形式,另一方面就是根据生产力的需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改变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

有人担心,随着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苏南模式将失去自己的特色。我认为,一种模式的生命力,正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创新,正在于它能够通过不断的调整完善赋予新的内涵,以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模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我们大可不必因其曾经创造过的辉煌而固步自封。近年来苏南人就很少谈论模式之争。客观地分析,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是对苏南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审时度势,对原有格局的重大变革和调整,是苏南模式在新形势下的一种新发展。

其次,苏南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的增加会不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就苏南来讲,尽管通过改革,所有制结构有所调整,但总体看公有制经济特别是集体经济份额仍然偏高,当前还不存在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过高的问题。即使在若干年后苏南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超过了公有制经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一点在十五大报告中已经讲得很清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某一个地区、某一个行业、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多一点,不会影响社会主义的性质。

再次,苏南生产力比较发达,是否更适合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人认为,苏南非公有制经济即使有所发展,比重也不宜过高。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按照十五大精神,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决非权宜之计。非公有制经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如果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当私有制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公有制就成为一种必然。但目前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苏南没有多少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相反是面广量大的竞争性很强的中小型企业。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只要政策适宜,非公有制经济在苏南是可以得到较大发展的。若干年以后实践可能会证实,苏南这种相对发达(还远没有发达到只能实施公有经济的程度)的经济或许更适合于非公有制经济或者混合经济的发展。

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解放思想的任务依然是很艰巨的,包括我们苏南的某些同志在内的一些人更习惯于以僵化半僵化的观念来评判一些新事物。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极其顽固,时至今日还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改革和探索的进程。当前确实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国家利益标准、民族利益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实践标准。再做进一步的探讨,按照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所有制性质本身并不重要,它不过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历史过程中的一种手段而已,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采用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能够使我们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就采用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认识这一点,对当前苏南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对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应重视研究苏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影响

必须看到,当前苏南正面临重大的变革,更应当引起重视的是这种变革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我们已经碰到而且还会进一步碰到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变革中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要研究的是怎样在改革和调整中尽量减少震荡,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较小的代价来形成(而不是刻意建立)较优的所有制结构,使苏南地区能够在世纪之交再上新的台阶。

对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应该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独有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特别是外资经济的资金和科技优势,必然会对公有制经济构成物质冲击(人、财、物的争夺)、市场冲击和社会心理冲击(非公有制经济职工较高的收入对其他社会劳动者的心理诱惑)。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冲击和挑战十分严峻,但并非坏事,它可以促进传统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和分化。应该看到,苏南乡镇企业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双良、阳光、三毛、红豆、华西等一批大中型集体骨干企业,作为苏南农村经济的中坚,这些企业没有理由害怕非公有制经济的挑战和竞争,恰恰相反,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必将促进苏南公有制经济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减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至于面广量大的小微亏公有制经济,尽管放手去搞,股份合作制也好,兼并也好,转为私营也好,都应该是可以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竞争、充分的竞争,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传统公有制经济的改革。1988年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程度或者说发展空间,与其说是取决于非公有制经济本身,还不如说是取决于公有制经济改革的成败及其进程。近十年的实践应该说是证实了这个观点。因此,当前苏南在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关键之举还在于着力搞好公有制经济,因为从总体上来看,同国内一些地区比,苏南乡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已经晚了几年,进一步用改革的思路把大中型骨干乡镇企业搞好搞活已经显得十分急迫。

对政企关系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对政府的传统管理方式构成挑战。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调控,是当裁判。与传统公有制经济比,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这种调控更为间接更富挑战性,因为超脱,也很可能更有成效。一是制定政策。认真制定和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里说的鼓励并不是要给予特殊的政策倾斜,而是让其享受与公有制经济一样的待遇,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条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划引导。这种引导更多地是采用经济杠杆而不是行政手段。二是提供服务。有关职能部门要转变作风,改进方法,增加政策法规的透明度。要搞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针对个体私营经济普遍存在的贷款难、生产经营场地不足等突出问题,加大帮扶力度,提供便利有效的服务,切实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创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保障机制,积极宣传、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逐步把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非公有制经济。三是加强管理。对非公有制经济要加强协调、监督、管理。通过加强管理,强化税费征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守法经营、正当竞争,克服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培育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逐步发展,要注意建立党和政府与其沟通的渠道,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要求,还可以通过吸收他们参加人大、政协参政议政,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地方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

对分配格局带来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的提高对苏南的分配格局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大。一般说来,这也是合理的。问题是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改革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防止心理失衡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调控力度,通过有效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调节国家、集体和非公有制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劳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等。但是现阶段要防止抽肥补瘦,吃大户。

总之,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其必然性。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正确认识当前所有制结构的这一重大调整,从全局的高度把握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积极的姿态促进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苏南经济的发展,使苏南人民在苏南模式的基础上再创新的辉煌。

标签:;  ;  ;  ;  

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影响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