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21世纪的最佳选择——创造教育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佳选择论文,走向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1983年9月对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对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总体设计。落实“三个面向”,千头万绪,而最基本的是要深化教育改革,面向我国21世纪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养大批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质人才。为此,对旨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创造教育的研究,以便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包括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就势在必行了。
一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人类的教育为了不断地适应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围绕着培养什么样人才的目标,在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等诸方面,也不断地发展变化,走向更深的层次。
从总体来看,人类教育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和发展层次,即:书本型教育——工具型教育——智能型教育——创造型教育。书本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读死书”,“崇古迷贤”,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学生只能囿于传统的习惯和圣人经论,“述而不作”,仿而不创。这种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发展。毛泽东同志在70多年前就批评这种教育说:“他坏的总根,在使学生立于被动,销磨个性,灭掉性灵,庸俗的随俗浮沉,高才的相与裹脚。”(注: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这种“坏的总根”只能把人变成“人形鹦鹉”、“两脚书橱”。“工具型教育”是适应资本主义萌芽到发展早期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旨在传授科学的知识,训练现代文明的技能,学校“只有划一的教授,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性。只有机械的管理,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格”。“工具型教育”的功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8—269页)“智能型教育”是近30年来欧美各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这种教育旨在发展人的智能,但人的心理发展与现实世界发展同步。为达此目的,它重专业基础,重方法,重应用,重学科间的联结。很显然,“智能型教育”在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变化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创造型教育”与上述三种教育有着质的区别。它虽然也重智能发展,但它又将“智能型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水平。“创造型教育”旨在造就富有创造力的优质人才。创造力是人的最高智力的总概括,是人的创造性的心理素质即创造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最高水平的综合作用的反映。“创造型教育”依据创造力的心理构成及其形成规律,致力于建构民主和谐的环境,实施人的优化教育,使人的心理得到最好的发展。
创造型教育诞生于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后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创造教育的兴起是迎接当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挑战的对策。也就是说,七十年末以来出现的以微电脑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无论是新技术的科研,还是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学校学习,都需要创造精神和相关的创造能力。教育必须实行人才观的转轨,与这场技术革命的运行对接,培养能在这场革命中骁勇善战的人才。
面对当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的形势,对创造力的研究和培养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普遍重视。美国、日本和前苏联等科技领先的国家对创造力的研究和开发尤为重视,他们把培养创造力视为“走向21世纪的道路”、“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甚而把培养创造力明文写入宪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会认识到实施创造教育,开发创造力是人类推进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我国有过灿烂的古代文明,曾以“四大发明”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用翔实的材料证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间内,仅科学技术上领先于世界的发现与发明就有100多项。 他赞赏中国古代文明说:“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宋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的全部属于中国人。”(注:引自《方法》1988年第1期第30页)我国真不愧为“发明的国度”!但是,到了后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奴化教育,“独尊儒术”、“中庸之道”的思想道德规范,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思想,压抑了中国国民的创造力。解放后的较长时间内,我国教育又为“左”的政治路线服务,突出政治,不可能实行创造教育,这使得我国在创造力的开发上,比发达国家大大落后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现代科技落后的重要根源。今天,我们的科技要立于世界之林,赶上或超过先进国家,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创造教育的开展。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史无前例的“创造性工程”,这一工程亟待教育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造就众多创造性人才去完成。时不我待,中国教育必须面对现实作出自己的选择了!
二
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这首先是因为发育中的人在大脑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大脑的可塑性及其变化,将导致学习、记忆、行为以及精神等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大脑的可塑性具有终生的特征,这使神经系统形态与功能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人脑的发育变化,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又受到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极大影响。人脑的可塑性是人的创造力的源泉,表明了人存在着可能开发的潜能。神经生理学家的研究还证明了人的大脑具有“超剩余性”。(注:周忠昌《创造心理学》第88 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据研究,到古人阶段以后,人脑不再增大,由古人到现代人也没有显著生物进化,但人类却从“追逐野兽同时自己又被野兽追逐的洞穴人”发展到“用机械武装起来的计算机时代的人”。从人脑的角度说,这种发展进步就是“超剩余性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但是,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一般人仅仅为10%,即使杰出的专家学者,也不会超过30%。也就是说,人脑的潜能资源还有70~90%处于“库存”和“封冻”状态,这些“库存”“封冻”的难以估量的部分便是“剩余”的功能。
尤其要看到的是,人脑功能的“超剩余性”不是一般动物的生理解剖学范畴,而是人类的认识功能范畴。人脑的功能与一般动物的脑功能有着原则性的区别:它与整个人类的社会认识活动不可分割。由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注:《毛泽东选集》第281—284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因此,虽然人脑的结构保持不变,可是“超剩余性”的功能却能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无限地认识新的东西。特别是人脑的认识功能是通过思维来实现的,而思维具有生产性,人脑“超剩余性”的认识功能可以在创造性上得到无限发挥。大脑是信息工厂,通过思维加工,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心理目的,把输入的信息加工为自己所需的各类产品。其中最优越的是人类能够继承非遗传性的文化成分,包括各种科学技术信息,使得人脑这个信息加工厂的生产原料极其富有,可以不断生产出无穷无尽的新产品。可以肯定地说,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增长,内涵更广、概括力更强的概念的不断产生,人脑功能的“超剩余性”也不断地增强,人类的创造能力也随之无限的发展。
人类虽然存在无限的创造潜能,但创造教育能否起到发展人的心理、开发创造潜能的作用呢?回答是肯定的。
人的意识的存在是以能动地、自觉地对待周围环境的能力为前提的。因此,发展人的心理,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条件,是让人自觉、积极地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实现人脑的能动反映机能。那么,怎样实现人脑的能动反映机能呢?
从个体心理发展来说,必须实施人的优化教育。这种教育必须与过去千百年来所沿袭下来的压抑人的能动反映机能的奴化教育、强制教育和僵化教育相区分,而最大限度地使人的能动反映机能完善、发展。这种教育也即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要实现人的能动反映机能、发展人的心理功能,取决于创造教育自身的教育优化机制。这种机制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人的创造潜能的实现。这是创造教育对教育运行目标的优化。创造教育学认为:创造性是人性的重要特质,教育应该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创造教育学体系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人性中的创造性,进而研究创造过程,探索创造发生的情境和条件。按照创造心理学的观点:人人都有创造性,不应该把创造看成某些专家的特权,“第一流的菜肴比第二流的绘画更具有创造性”。他们由此认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创造性的自我实现,即人的潜能的发挥。因而,教育过程始终应该是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完美实现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创造教育对教育目标的这种认定,必然强化整个教育机制,使教育的一切活动围绕着发展人的心智来操作运行。
2.实行开放性教育。这是创造教育在教育环境方面的优化。开放性教育的内涵具有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学术自由,教学相长。开放性的教育环境对发展学生的心智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研究的首要基础是勇敢的自由精神。”(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112页)所谓“自由精神”,就是一种敢于冲破习俗观念和势力的力量,它是人的能动反映机能的实现。一个人必须有“自由精神”,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种精神不仅对哲学而且对一切科学,都是绝对需要的。法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创造教育十分重视环境的作用,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其意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其心智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3.置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创造教育在“教”和“学”关系处理方面的优化。创造教育强调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这样,便可以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逐渐地形成积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创造教育处理“教”和“学”关系的这种原则,更大的发展了学生的创造个性。创造个性指实现创造所表现出的与一般人相异的那些心理特征,例如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备好奇心,有理想抱负,不轻信他人意见,喜欢求异,意志顽强,等等。创造个性是人的主观能动反映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那些最富有个性的人往往最有创造能力。传统教育同化人的个性,用统一的规范来管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只能压抑学生的能动反映机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这是以往教育的弊端,也是我国自明朝以来近600 年间出不了世界重大创造发明的根本原因。创造教育不仅认为人的个性特征和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尊重人的个性,支持独创立新,而且十分重视研究人的个性特征和差异,从而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并针对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心智都得到发展,使尖子人材脱颖而出。
4.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这是创造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的优化。创造教育基于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的智能结构的要求,在教学上重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它既注意基础教学,又追随科学发展的新动态,强调让学生掌握最新科学知识和边缘学科的知识;既重视知识学习,又强调掌握方法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学习和运用知识。创造教育这样致力于实现学生的智能结构的优化,便能让学生始终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造性的智慧火花。
总之,创造教育是迎接科学技术新革命挑战的最佳战略决策,它不仅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发展人的心智的极大功能价值。
三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告诫人们:“人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开发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并由此警告说:“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种双重力量。”这就是说,教育可以推进、促成创造精神的发展,也可以阻止、妨碍创造精神的发展,其成败得失决定于教育的施行。传统教育之所以应该批判,说到底,就在于它压抑、挫伤人的创造潜能,窒息人的创造精神,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严重相悖。要实现“把所有人类意识一切创造潜能都释放出来”的愿望,必须扬弃教育中那些阻止、妨碍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的种种因素,不断地注入开发创造精神的活力。就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以推进创造教育为己任,努力转变自身的三个观念。
(一)转变目标观念
实施创造教育,必须率先转变不合时宜的目标观念,树立以下目标观念。
1.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创造性素质。
按照当代“人本教育”的观点,“创造性”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两种。前者是天才、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它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而后者,是指开发的可能性、自我的潜在能力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这是谁都具有的、对于旁人也许不是新的,但能产生出他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当一个人对某一活动领域中的经验达到谙熟精深的地步,他便有可能从后者过渡到前者。就学校教育来说,创造教育正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掘他们(包括差生)的一切潜能。有了创造教育的这一目标观念,我们就会自觉地研究学生,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了这一目标观念,我们就不会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把应对考试作为教学的扛杆和法宝,而会“为创造而教”,创造性地教;有了这一目标观念,我们就不会按学业成绩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从而消除偏见、偏爱等阻碍创造性发展的心理因素,满腔热情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创造性素质。
2.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发展。
早在1944年,毛泽东同志就讲过:“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到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注:《毛泽东书信选·致秦邦宪的信》)更早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用“人的自由发展”来说明共产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革命导师们对个性发展如此倚重和惜爱,对教育有极大的启示。正是源于这种思想,柳斌同志在谈到素质教育时曾说: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主要是通过为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服务来实现的”。(注: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载《为了民族的未来》,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这里所说的“个性”,主要体现为“创造性”。创造的本质就是独立创新,表现出创造者鲜明的个性。创造教育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才,也就是要着眼于发现并发展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以统一的模型化的目标要求学生,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他们的个性被压抑、摧残的厄运便不可避免了。创造教育在目标的认定上,绝不可按工艺生产的办法,依据一个规格、一种模型把学生制造成完全符合自己意愿的标准产品,而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多层次、多维度的师生一致的目标。不仅如此,教师更要用之于行,改变在个性问题上偏爱规矩顺从、不越雷池的学生的态度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积极进取,求新求异,学有特色,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二)转变教法观念
创造教育要培养勇于探索创新的开拓型人才,只重视传授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并具有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的科学思想方法。所有这一切,仍旧依靠过去陈旧的传统教法是不可能完成的。那种上课听讲义、下课背讲义、考试死记硬背的灌输式的“贝多芬(背多分)”方法,对创造教育的目标实现来说,可以说是一种逆动。实施创造教育,要敢于冲破旧的教法观念,树立新的启发式教法观念。这种观念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册第5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因此,教学应该有一种激发学生认识兴趣的方法,让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潜意识的能量释放出来。可以说,这种方法是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参与性”,创造的智慧和结晶往往表现为在环境的刺激下,让那些被压抑的潜意识冲破意识阀而显露出来。毋庸质疑,创造教育尤需激发学生认识兴趣的方法。在这一问题上,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能仅仅重视“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传授知识的具体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应该提高对激发兴趣方法的教学价值的认识,加强对这类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其实,这类方法尚多。例如,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教学体系以及课题的学习目标的方法,变通灵活组织教学过程、避免程式化的方法,设置问题情境、引疑释疑的方法,开拓视野、引进时代活水的方法,制造认知冲突、加大训练强度的方法,开展学习竞赛、创设成功条件的方法,让学生“亲其师”、“乐其学”的方法,等等。深入研究这些方法并成功应用它们,学生的心理动因便会外化出来,内在的创造潜能也会显露出来。
2.重视过程学习。
传授式教学着重学习的结果,强调获得知识的本身,其方法主要由教师传授,希望学生接受,检验教学效果的指标看学生是否记牢了知识和记牢了多少知识。创造教育强调发现学习,着重学习的过程,其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追求、发现未知的世界。这种过程不仅旨在获得正确的答案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际机会,使学生能进行学习的自我体验,从而增强自我力量的意识和创造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创造。实现教法观念的这一转变,其核心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一切教法的应用都应该以有利于学习过程为出发点,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发展。与此同时,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教法以学法为基础,学法以教法为导引,努力实现二者的转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
3.坚持智力操作。
现代教学方法论认为,教学方法具有双部性。所谓“双部性”,是指教师控制教学活动时既要注意学生的外部活动,又要注意学生的内部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意学生活动的外部,看他们听课是否集中注意力,观察是否细心,实验是否有秩序。但是,有时学生活动的外部表现尽管相同,然而从内部来说则可能完全不同:有的可能在机械地记忆现成的知识,有的可能在进行一种探索发现性活动。通过探索发现而获得的知识一般理解得比较透彻,掌握得比较牢固,学生容易把知识应用于实践。这种探索发现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思维、想象、联想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前苏联教育家休金娜说:“教学方法的教育学价值常常是由认识过程的隐蔽的、内部的方面决定的,而不取决于该过程的外部表现形式。”(注:刘舒生主编《教学法大全》第8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这里所说的“内部活动”,就是让学生进行智力操作。现代教学方法论还认为,一切教学方法都具有“内部性”,都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智力操作活动,达到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这里要强调的是,智力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实施创造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内部性”功能,使学生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不应该只注意学生活动的外部,而应该深入研究和精心设计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智力操作的具体方案。事实上,只要我们转变了教法使用的观念,一切教学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内部”积极活动起来。例如,讲授法是古老的传统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的讲授活动,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但是,如果在学生自学教材后进入愤悱状态下讲授,讲授的内容是学生在自学中学而不解,或解而不深甚至解而有误的问题,并抓住学生学习的症结精讲,突破重点、难点,便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探求新知,达到举一反二的目的。而且在讲授中,能创设问题情景,清晰地反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路,就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去科学地思考和研究问题。与此同时,讲述能应用激疑、比喻、类推、对比等启发方式,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茅塞顿开,进入思考的深层次。讲授法如上的应用,就具有内部的智力操作的性质。讲授法尚能这样,其他方法无需再说了。
(三)转变师生关系观念
实施创造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专制型的师生关系的观念,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丰富完善。在这种关系下,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人格的尊重,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最容易树立起来,创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出来,无限发展的创造潜力最容易释放出来。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尊重。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黑板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师生之间同志朋友式地讨论争辩,探求真理。表现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实行“民主自治”的原则,师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计划,共同遵守有关要求,共同监督、评价计划的执行。这种师生关系形成后,学生便有了创造的适宜环境,他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发展。
总之,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世纪选择了创造教育。让我们高扬创造教育的旗帜,从旧世纪走出来,奔向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