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直播对青年价值观形塑的影响及应对论文

手机直播对青年价值观形塑的影响及应对

谢昌醒,张 强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 当前以“斗鱼”“花椒”为龙头的手机直播平台凭借高互动性、传播实时性和开放共享性,以及青年群体的需求强劲助推,已俨然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儿,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在手机直播行业趋于成熟的同时,手机直播存在生产同质化,固化了青年创新价值理念;内容“三俗化”,降低了青年审美价值能力;衍生亚文化场域,削弱青年对主流价值观认同;监管滞后,弱化青年规则意识等问题。为此,必须通过引导行业差异化发展,激活青年创新价值理念;增强文化价值体验,提升青年审美能力;提升主流价值内在引导,强化青年价值认同感;加大行为监管力度,增强青年规则意识等有效手段来优化手机直播环境,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 手机直播;青年;价值观;问题;对策

2019年2月,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8.6%;网络直播用户达到3.97亿,而10-39岁青年群体则是手机直播的双主体。”手机直播行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改变着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价值观念。同时,手机直播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青年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反噬社会主流价值观对青年的价值观引领作用。国家应加强对手机直播行业的治理,趋利避害,为青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直播环境。

一、手机直播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手机直播的发展现状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青年自己的娱乐消费产品。近几年,“主播”和“手机直播”等词汇频繁出现在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当中,影响着青年群体的职业规划与价值取向。据统计,从事主播职业的人群呈年轻化,90后主播占68.4%,95后主播占15.7%,并且越来越多90后希望从事主播或者游戏测评师等网络相关职业。手机直播行业在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也在经历着提档升级的阵痛,在2018年手机直播行业就经历了行业洗牌,发生了用户红利消退和头部企业竞相上市的变局。致使手机直播行业规模增长趋于稳定,行业发展回归理性,增强了各大手机直播平台求新求变的意愿。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9年在线直播用户规模有望达到5.01亿人。”用户的持续增加并没有导致各平台的全面繁荣,而是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向,一线平台掀起上市热潮,二线平台资源整合、抱团取暖,三线中小平台面临多重挤压,陷入被大浪淘沙的窘境。现阶段,国家对手机直播平台进行高压监管,对主播的管理也更加规范化,但小平台和部分主播传播违法、违禁内容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二)手机直播的特点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媒介直播,手机直播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基于信息共享文化理念的新兴传播方式。它能够极大地满足青年群体娱乐、交往、分享和情感认同的需要,而且凭借其高频互动性、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深受年青群体的追捧。

从传播的形式来看,手机直播具有高频互动性。在互动的技术层面上,手机直播是建立在可视性基础之上,借助于大数据和云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递中单一性的局限,实现了实时、双向的信息传递,使青年观众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双向交流。在互动形式上,在直播的拟态社会中,主播和观众在同一个空间内,主播可以通过语言和表演的形式,而观众则通过发送实时弹幕和刷礼物的形式与主播进行双向交流反馈。在互动的内容上,主播通过直播平台进行游戏、唱歌、跳舞、表演节目和资讯传达等形式与观众进行互动,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与不同的主播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在手机直播平台上,青年都能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在虚拟世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3.2.1 低碳绿色材料的应用 在绿道规划设计中,采用多种绿色手段与生态建设方法,尽可能实现绿道的低碳减排,将废弃材料以新的设计语言呈现,使之得以在绿道景观中重生。如利用绿道内废弃构筑物为基础建造景观建筑、利用场地废弃枕木、山崖剥落的岩石等作为场地铺装,以及利用湖中枯木造景、废弃轮胎等打造景观小品等。

由于监管的滞后,部分手机直播平台已成为不法分子传播不良、虚假信息的重要场所。例如,为了满足青年的猎奇心理,部分主播利用视频技术来制造和传播一些虚假视频,以此引起关注。由于青年社会经验不足,尚未形成坚定的价值观,法制意识不强,独立判断能力较弱,以讹传讹,易导致谣言传播,危害社会安定团结。此外,舆论热点话题成为主播虚夸、炒作的谈资,对网络舆情造成了极强的价值偏导,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些不良内容在互联网上呈“病毒式扩散”,误使青年群体认为手机直播平台即是法外之地,而丧失对法律和规则的敬畏感,与现实形成双重道德和法律标准,弱化青年群体回归现实后对法律和道德的适应性。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刚通读全文之后,相信大家对故事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可以用分段式,也可以用全文概论式。

手机直播助推的青年网络亚文化,呈现出对主流文化的疏离倾向。青年主播与观众在手机直播过程中所形成的语言风格、符号、价值观理念产生的青年网络文化迎合了青年摆脱“把关人”束缚的愿望,渴望行为自由的需要。这部分“亚文化”在网络上传播,慢慢地被青年群体所接受,易造成社会价值导向偏差。当青年进行现实与虚拟的双向对弈时,会形成一种“带入感”,往往在行为上表现出“行为认同”,这些问题在一步步地侵蚀着主流文化对青年影响的根基,削弱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动摇青年“思想转档”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价值认同。

二、手机直播对青年价值观形塑的影响

手机直播行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是世界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多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成为青年群体娱乐消遣、缓解原子化时代人际关系淡漠的重要方式。但是作为新生事物,手机直播本身的局限性导致其对青年价值观形塑产生了不良影响。

(一)手机直播生产同质化,固化青年创新价值理念

手机直播如同其他互联网应用QQ、微信、陌陌一样,在其生长初期,发展还不完备,会引发社会对青年健康成长的焦虑和价值观偏导问题。但经过实践证明,一味禁止是一种“鸵鸟心态”。我们对新生事物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一禁了之,在引导行业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增强文化价值体验;提升主流价值内在引导的同时,加大行为监管力度,从而营造良好的手机直播环境,激活青年创新理念,提升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形成规则意识,最终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不少小型的手机直播平台缺乏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只有通过照搬式的模仿其他优势平台的运营模式来获得最快的流量变现和资金回笼,导致手机直播平台基本上依靠“打赏”和主播广告投放的方式来获取盈利,运营模式的同质化破坏了创新的市场环境。再加上直播中内容的相互模仿,版权侵犯,同质化的炒作,缺乏独特的运营理念和商业构想,这些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不断地消解着手机直播行业创新动力、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让青年群体形成盲目模仿、跟风抄袭的价值观,固化了青年的思想,让他们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二)手机直播内容“三俗化”,降低青年审美判断能力

由于手机直播门槛低,青年网民群体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直播进行分享,不法分子为了牟取利益,突破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直播“三俗化”的内容,导致直播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发现,“接近80%网民认为直播平台存在低俗内容,超过90%的网民认为直播平台价值观导向一般或偏低。”为了满足不同层次青年的喜好,部分平台和主播突破道德底线,通过创造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的作品,比如“坟头蹦迪”“直播间脱衣”“直播造娃”等内容来吸引青年观众的眼球,以此来获得关注和打赏。这类疯狂的行为极易吸引同化过程高于异化过程的青年群体模仿和跟风。主播们的这些不良语言、动作、表演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和形成的“场域环境”在侵蚀青年的审美心态,淹没青年的审美意识,消解青年审美情趣,弱化青年的审美能力。

式中:每个粒子都能够计算目标函数值f1和f2,个体的历史最优位置称为“个体极值”,即第k个粒子节点部署节点最优位置,记作:

需求决定市场,市场影响需求。由于青年群体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窥私欲和猎奇心理膨胀决定了手机直播“三俗化”内容的泛滥。手机直播平台利用基于算法导向的信息推荐技术,将更多契合“尖叫效应”的内容推荐给青年群体,使青年长期受到劣质、低俗内容的影响,让青年深陷“信息茧房”的梦魇,不可自拔。尤其是手机直播行业起步阶段,这些现象尤为突出,容易导致手机直播内容的“劣币驱逐良币”状况。这些“三俗”的直播内容对青年价值观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使青年误把这些劣质内容作为审美的主体,而丧失或者降低其对优质内容的审美判断能力。

(三)手机直播衍生亚文化场域,削弱青年对主流价值观认同

列宁的灌输理论强调:“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同样,青年对主流价值理念的认识并不能自觉形成,同样需要外在的物质力量,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主流媒体“四轮驱动”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等主动的方式才能形成。主流价值观只有被广大青年群体所掌握和接受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促使青年群体将其内化之后,外化在遵守社会主流文化的行动中。因此,要针对手机直播中主流文化的失语现象,协同各方主动发力,引导青年对主流文化的身心相契。

从传播的程度来看,手机直播具有开放性。在开放的范围方面,手机直播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信息传播渠道,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都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地获取和发布信息,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现自身的个性和涵养。在平等性方面,在手机直播平台交互的过程中没有天然的权威和特权,没有绝对的领导者和被支配者,不同的个体能够自由、平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开放的选择性方面,在这个开放的平台,青年可以自主选择直播的内容、时间和地点,随时随地进行表演和情感表达,通过与粉丝开放的交流,获得情感的寄托。

(四)手机直播监管滞后,弱化青年规则意识

手机直播是移动“互联网+”诞生的新兴产业,监管部门对其了解尚浅,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未健全。此外,网信部门在监管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滞后和技术短板,无法预判和实现技术上的实时拦截,导致手机直播的监管中存在严重的漏洞。存在平台和主播利用“尖叫效应”,通过色情表演和传播淫秽、低俗内容来吸引眼球,以获得短期的营利的现象。导致互联网热搜上常常出现不雅视频,这不仅严重破坏了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更毁坏了社会遵规守矩的风气,导致青年逐渐漠视法律和规则。

从传播的效率来看,手机直播具有实时性。在信息传达方面,相较于传统媒体,手机直播可以摆脱摄影机的束缚,打破时空的限制,能够简便、快捷地进行直播分享,达到“面对面”“点对点”的适时传递信息。在情感需求方面,它能够及时地满足人们分享和陪伴的心理,这种深入人性的特质能缓解青年的“群体性孤独”之感,能够让青年产生亲切的感觉,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在休闲娱乐方面,手机直播可以随时满足青年群体碎片化的、间接性的娱乐需要,其已经慢慢发展成“24小时不打烊”的工作平台,不管何时都可寻找到“知己”,实现青年欢愉的需要。

三、消解手机直播对青年价值观形塑不良影响的策略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直播逐渐融入青年群体的生活,成为青年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大量明星、传统的媒体从业者、教育工作者、电商加入了直播的行列,各大视频公司,金融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催生着手机直播平台的爆发式增长。然而大部分手机直播平台通过“主播—虚拟礼物—变现”的盈利模式来赚取利润,观众通过充值换取虚拟礼物“打赏”主播的“表演”,然后平台、主播和公会(打造网红的团体)进行利润的分红,这种盈利模式使主播成为利润获取的核心来源,导致平台重“挖主播”而轻内容打造,使平台和主播沉浸在狂热的粉丝经济中,而丧失了对内容原创的动力,形式的火爆掩盖了内容的空乏,青年在观看这些直播的过程中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也被淹没了。

(一)引导行业差异化发展,激活青年创新价值理念

手机直播行业虽起步晚,但发展快,创造的市场价值预估达千亿,有利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其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缺乏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易导致经营主体相互掣肘,难以形成符合现代契约精神的行业市场。易产生恶性竞争、管理松散、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对作为直播和观播双主体的青年群体造成了不良影响,使青年群体容易产生思维定式,固化了青年人的思维,不利于行业的长足发展,需要改变这种同质化竞争的模式。

随着手机直播市场的逐渐成熟,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完善,手机直播行业约束和监管趋严。根据调查显示,68%的用户更多地追求从手机直播中“学到东西”,68%用户认为主播最主要的吸引特质是“才艺/技能好”,生产知识型、创新性强、高品质,具有文化内涵的直播内容才能赢得青年受众的长久支持。因此,手机直播平台要在认识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手机直播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多结合新兴技术来生产具有时代内涵的精品,以增强青年文化价值体验和满足青年精神需要,才能增强粉丝黏性。

(二)增强文化价值体验,提升青年审美判断能力

首要任务就是成立与手机直播相关的,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行业协会或者行业促进会等组织。首先,通过组织建立相应的行业规范,强化自律意识,对行业进行自查和监督管理,尊重和保护内容原创性,提升版权意识,严格把控在直播平台上出现的不良信息和侵权行为,激发青年进行原创内容生产的动力。其次,加强行业组织与各平台公司的交流与联络,科学高效地管理,与行业参与者进行规章讲解和业务交流,加大对平台负责人和从业者的培训,提升青年创新的能力。最后,拓宽手机直播的新领域,增加手机直播平台的盈利渠道。通过“手机直播+”政务公开、公益、远程教育、医疗指导和会诊等形式来充分发挥手机直播的优势,为阳光政府建设,司法、教育、医疗改革创造新的平台,既开拓了青年的视野,也给他们创新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总之,在规范行业内部良性竞争的同时,支持行业差异化发展,为青年提供健康、丰富、多样的直播盛宴,激发青年主播和观众的探索欲,为青年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当前,在社会发展变革时期,青年群体易出现社会焦虑和精神空虚,易于接受碎片化、情绪化的信息内容。但这只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阵痛”,随着国家、学校、家庭的协同合作,青年群体将会逐渐脱离低级趣味,实现思想转向,价值取向转轨。因此,手机直播平台和从业者应该意识到盲目的模仿、抄袭运营模式,通过表演“三俗”的内容来吸引眼球的形式既是违法的,又是不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其次,手机直播平台的经营者和投资者应该充分挖掘手机直播平台的社交属性,立足青年群体发展的实际,通过温情的鼓励、情感的交流,文艺的点缀来抓住青年群体那颗渴望表达与陪伴的心。再次,还应加强科研投入,增强直播的趣味性与科技感,提升受众的科技体验来稳定和吸引更多的青年用户,开发出适合的产品,延长手机直播平台的产业链。最后,还应充分利用平台的规模化效应和特色产品的生产来形成自身固定的青年用户群,形成自己的“粉丝群”和品牌。平台和从业工作者在这些方面不断投入和提升的过程,也是青年逐渐摆脱“三俗”文化困扰,提升审美价值情操的过程。

(三)提升主流价值内在引导,强化青年价值认同感

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多元文化流行和发展提供了沃土,导致手机直播慢慢形成了自身的话语体系和文化生态,衍生出“亚文化场域”,并且有逐渐取代主流文化,占领青年这个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群体的趋势。在资本逻辑的演绎下,手机直播平台的市场理性战胜道德理性,容易形成劣质的直播文化,而忽视了作为企业的底线和社会责任感。部分手机直播平台以经济效益为遵循,为了迎合市场与青年的需求,生产与社会主流价值文化相背离的内容,通过宣扬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自由主义来满足青年的欲望。这些亚文化在荼毒青年群体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产生了社会道德失范问题,严重消解着当代青年的人伦价值理念。

排除标准:(1)多胎孕妇;(2)同时伴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心脏病等合并疾病,且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原发性造血系统疾病;(3)孕妇与家属不配合、依从性差;(4)具有家族遗传疾病;(5)意识障碍、沟通表达能力差。

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的传播制高点”。而手机直播平台传播的内容五花八门,青年的同化过程和同化心理强烈,自制力较弱,易受到主播的诱导。根据腾讯研究院的调查发现,不少青年网民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在自己崇拜的主播身上,这不仅耽误青年的学业和工作,也使三俗内容长期占据青年头脑。因此,国家需要通过主流媒体对青年群体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丰富理论教育的内容,提升青年群体媒介素质,提高辨别谣言和三俗直播的能力,倡导健康的直播文化,让青年自觉抵制和举报违法违规直播行为;另一方面,创新理论教育的形式,利用青年喜爱的形式,普遍接受的语言风格,树立青年的“意见领袖”,打造弘扬正能量的“人气新星”,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夺回手机直播领域的话语权,增强青年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自觉监督和维护好手机直播环境。

(四)加大行为监管力度,增强青年规则意识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当前我国手机直播领域频频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决策者和监管者在注重网络意识形态监管和控制的同时,轻视了手机直播作为资本布局的经济新业态的商业属性,重视了市场主体的准入机制,忽视了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言论的监管。手机直播平台存在的问题,从侧面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的滞后性,监管理念和监管技术的落后。立法机关和执法机构应相互配合,建立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监管的协同机制,完善相应的税收制度和传输管控机制,明确手机直播平台和行为主体的责任和法律边界。相关部门应尽快组建统一的手机直播平台监管部门,将虚拟的网络市场监管与现实的直播平台、直播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组建线上线下、多级联动的执法队伍,确立手机直播市场监管的责任主体。

企业合并重组后,其成本支出将在短期内增加。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合并企业的经营范围通常会存在一定的交集,因此其生产要素会部分重叠。在合理整合这部分生产要素前,企业必然会为其支付相应的开支。其次,合并重组后新企业的内部管理将进入磨合期,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要素流转效率将进一步下降,其运营成本也将相应提高。总之,合并重组将改变企业的资源配置与运营结构,常态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机制难以对各环节进行有效评价。

在林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不断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对其进行合理分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加强对短期林木的培育管理,实施速生林建设,以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林业的经济价值,为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其二,基于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加大新品种的研发,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淘汰低效率的产品,实现资源重组。其三,延伸林业产业链。根据当前森林资源面临的形式,建立以森林为依托的旅游发展产业,增加林业产品的附加值。合理调整林业产品不合理的结构,增加对其科技投入,提高林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道”是什么?这是千古以来经久不衰的话题,是老子哲学乃至道家哲学的枢要。许春华将学界对《老子》“道体”的研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道”当作形上实体;第二类是认为《老子》之“道”是多种含义的组合;第三类主要是牟宗三的主观境界论。⑦笔者较为认同第二种多义综合论。陈鼓应的论说具有一定代表性,他指出《老子》之“道”有三种含义:形而上的实存者、规律、准则或典范,三者是可以贯通的。⑧

互联网监管部门应该意识到“手机直播本身无错,但必须对使用的时间、地点、方式和内容等进行明确规范和约束”。首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部门应该细化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大力推行直播平台注册实名制;其次,提升监管的技术水平,通过大数据对网络异常现象进行实时分析,由AI智能结管员进行监控和执行网络关闭;设立专门的网络监管员,对视频弹幕进行敏感词汇筛选,及时警告和控制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受到举报和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的平台和个人进行警告,并列入“黑名单体系”中,进行重点监管;对于违法犯罪的平台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再次,手机直播平台的监管必须逐渐从主体监管转变为行为监管,必须加强对手机直播行为的监督,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不良信息的传播,淫秽色情行为的泛滥,防止手机直播商业行为污染社会风气,侵害青年的身心健康。最后,通过加强对青年网民管理教育,引导青年网民手机直播的行为,让其自觉文明观看直播,自觉抵制和举报手机直播过程中的不良内容和违法犯罪行为,提高青年的规则意识。

四、结语

正如习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所强调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手机直播这个新兴平台,改善手机直播环境,给青年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交往场所,更好地维护手机直播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同时,发挥其正向激励作用,弘扬主旋律,引导青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6/201902/t20190228_70643.htm,2019-02-28.

[2]艾瑞咨询.2018-2019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EB/OL].http://www.iimedia.cn/63478.htm l,2019-01-23.

[3]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互联网经济蓝皮书: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报告(2018)[EB/OL].http://www.ce.cn/cysc/zljd/qw fb/201901/13/t20190113_31247038.shtm l,2018-11-08.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2:135.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65.

[6]iiMediaResearch.2016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www.iimedia.cn/45009.htm l,2016-09-22.

[7]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317.

[8]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5361197.htm,2018-01-25.

[9]郭星,梁建材.“手机直播”:摄像头下的思考——陆军第14集团军某团智能手机管理的一段经历 [N].解放军报,2016-08-26.

作者简介: 谢昌醒(1992—),男,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

基金项目: 2017年四川农业大学社科研究专题项目(2017ZT01);自贡市2018年度社会科学研究“党的建设创新研究专题课题”(DJCY201809)

编辑/宋宇

标签:;  ;  ;  ;  ;  ;  

手机直播对青年价值观形塑的影响及应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