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怎么回事论文_杨一凡

脑出血是怎么回事论文_杨一凡

南充市营山县人民医院 四川 南充 637700

脑出血作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致病机制复杂,致死率与致残率较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与不规律的作息习惯导致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较往年显著增加,患者年龄也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因此,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对降低疾病的发生及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1.脑出血发生的原因 脑出血作为神经内科疾病具有较为复杂的致病机制。脑出血早期血肿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并持续增大,数天内对患者脑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导致脑出血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1)高血压性脑出血 此类患者多存在继发性高血压史或急性期患者不同时间段测量血压,血压均高于160/90mmHg。[1](2)糖尿病性脑出血 此类患者存在糖尿病或急性期3次不同时间段内监测血糖均超过7.0mmol/L。[2](3)脑血管异常性出血 主要是指患者体内存在动脉瘤及动静脉发生功能性蜕变或畸形。(4)脑肿瘤 脑部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类原因造成肿瘤出血而进一步引发脑出血。另外,随着脑出血患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发展,我们分析原因主要包括:(1)疾病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呈年轻化趋势,而先天性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也是导致中青年发生脑出血的重要原因[3]。(2)精神刺激 年轻患者由于易出现紧张、兴奋等情绪波动情况,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素增加、心跳加快,血管急剧收缩导致血管破裂而诱发脑出血。(3)过度劳累 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导致年轻人每天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再加上缺乏运动及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均可导致脑出血。(4)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暴饮暴食、酗酒、吸烟及饱餐后沐浴也可由发脑出血。

2.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2.1药物治疗 既往治疗过程中多应用药物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物主要包括(1)甘露醇 作为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线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并发挥对患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甘露醇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及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并可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2)神经保护药物 C-氨基丁酸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药物,主要可发挥抑制神经的作用并增加C-氨基丁酸活性,对患者受损脑组织法会保护作用,避免兴奋性损伤。

2.2手术 目前手术治疗已作为大部分脑出血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应用于治疗的手术方式较多,包括传统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穿刺引流血肿手术应用范围较广,尤其对于丘脑出血、脑实质出血伴脑室出血的患者应用较多并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4]。小骨窗开颅手术作为微创手术不仅可显著减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还可降低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概率并促进患者恢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在确诊后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疾病发展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达到提高疾病治疗效率疾患者生存率,促进患者恢复及预后的目的。但目前医学界对脑出血手术是操作时机仍存在较大争议。研究人员认为,对畸形脑出血患者多在发病后20-30min内形成血肿,继而病情恶化,血肿进一步扩大,发病后6-7h逐渐向外扩散并发生出血,对脑组织造成损伤并使颅内压增高。因此,建议手术应在发病后7h内根据疾病发展情况安排手术,尽快帮助患者清除血肿并避免二次出血,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及继发性损伤。

3.脑出血预防措施 研究人员认为,对有可能发生脑出血的高危人群,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可有效远离发病威胁。(1)定期检查 不论是老年人或是中青年人均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及血液粘稠度以便更早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肝硬化、动脉硬化等疾病。需控制好血压并降低血脂与胆固醇,保持血管弹性[5]。(2)培养健康的作息及饮食习惯 戒除烟酒嗜好或尽量加以节制,由于烟和酒都可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速及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等,尤其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动脉硬化病史的患者应尽量戒除烟酒。同时保持清淡饮食,注意低盐、低脂、低糖,每日确保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尽量少吃动物内脏,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及豆制品,可适当搭配瘦肉、鱼及蛋类。(3)预防便秘 对于有便秘的人来说,若大便干结、排便用力的话不仅可导致腹压升高,更可能引发血压与颅内压上升而引发小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因此,应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加强运动等方式改善并预防便秘。(4)御寒避暑 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血管收缩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发血压波动幅度剧烈变化,尤其是寒冬季节或炎炎夏季,应做好防寒避暑工作。(5)注意劳逸结合 应注意合理放松与休息,建立良好的生活与工作制度,避免由于压力过大或工作量较大而长时间熬夜,保持每日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时间,尽量避免身体过度劳累或精神过度紧张。可在周末适当进行外出郊游等娱乐活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可放松身心。

脑出血作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具有起病迅速,病势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只有不断加强对脑出血发生原因的认识并了解治疗与防治方法,才能有效降低脑出血发生率。对脑出血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恢复及预后。相信随着临床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及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出血的治疗将进一步完善与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王美娟,潘雪薇,张媛媛,等.中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O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13(4):1-10.

[2]吴小品.突发性脑出血的急诊救治分析[J/OL].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12(07):1-3.

[3]维铭.年轻人也要警惕脑出血[J].江苏卫生保健,2019.22(04):16.

[4]李文娟.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90+94.

[5]朱燕,朱东亚.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与治疗[J].中国卒中杂志,2019,14(02):183-187.

论文作者:杨一凡

论文发表刊物:《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脑出血是怎么回事论文_杨一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