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孙武街道办事处高管小学 251700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应重视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新课标教学要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已是当前数学界研究的一项很重要的课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反过来,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如,在教学“元、角、分”时,设计教学情境:笔者问可爱的同学们,笔者上商店买东西,要带什么去呀?同学们大声说:“钱。”还没有等笔者再往下问,很多同学就从口袋中拿出钱来。有10元、5元的,有5角、2角、1角的,也有拿出少见的分币和100元大钞。这一下同学们的兴趣都起来了。笔者说,光有钱,认识钱还不行。还要清楚这元、角、分的不同,这样买东西时才不会算错钱。同学们就是在这种兴趣中,了解到元、角、分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只要将一个个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去,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去创新。否则,则会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情绪,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数学成绩差。另外,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和成功,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鼓励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起点。对此,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中,笔者始终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识矛盾”,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为创新做好心理准备。在教学“年、月、日”知识时,引导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书上讲的数拳法能不能倒过来数呢?”“为什么要规定4年一闰?”“2月为什么只有28天或29天?”教师要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即使有的学生的提问是可笑的,甚至是荒谬的,也不能进行批评或挑剔,而要通过评比“最佳一问”等形式使学生获得心理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其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再如:某水泥厂去年生产水泥32400吨,今年前五个月的产量就等于去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这个水泥厂今年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解法一:预计今年的水泥产量为:32400÷5×12=77760,今年可比去年增产:(77760-32400)÷32400=140%。
解法二:设去年每月的水泥产量为“1”,则去年的水泥总产量为“12”,今年前5个月的水泥产量即达12,今年的水泥产量应为: ×12,因此今年的水泥产量将比去年增加:( ×12-12)÷12=140%或 ×12÷12-1=140%。
通过一题多解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增加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通过总结,可揭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达到增长学生智能的目的。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模仿中出新意
模仿虽然不是创新,但在模仿中含有创新的因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特别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灵活的、思考性较强的模仿,避免机械呆板的模仿,让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四、拓宽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 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的要诀和本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解题活动,让学生在解题活动中逐步领会和掌握进行问题解答的基本“精髓”和“要义”,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打下能力和方法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书霞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分析[J].学周刊,2015年,02期。
[2]邱原鸿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年,20期。
[3]单方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论文作者:周增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论文; 兴趣论文; 笔者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水泥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