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语言的“控制”_老猎人论文

教师课堂语言的“控制”_老猎人论文

教师课堂语言的“控制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控制力论文,课堂论文,语言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于漪课堂】

《变色龙》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从20岁开始就进行创作,为什么称他是短篇小说大师呢?我请大家看两本书,(出示书)这是《契诃夫小说选》,都是短篇的,上册和下册。这两册书选了37篇短篇小说,他一辈子创作了多少小说呢?700多篇,像这样的书20本以上。其中有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今天我们学的《变色龙》,将来我们要学的《套中人》。

生(议论):“装在套子里的人”。

师:对,“装在套子里的人”,或者翻译成《套中人》。还有《小公务员之死》《凡卡》,都是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是很有特色的,请同学们先看思考和练习四,(学生翻阅)思考和练习四的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善于选取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揭露社会本质”。这就告诉我们,他创作的小说思想挖掘很深,选材呢,都选自于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他的小说就好像是螺钻钻地一样钻入地下(手势旋转用力向下),他的小说能够从平凡的日常事件写起,一直深入到生活的深处,这是他创作的很大特色。思考和练习四告诉我们,他能够揭露社会本质,作品有很深刻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靠什么来表现的呢?小说主要写什么啊?

生(议论):人物形象。

师:对!人物形象,他是靠他笔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他塑造的人物形象跟其他小说家又有不同的地方,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有一个形象体系(板书:形象体系)。什么叫形象体系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选取人物,取这一个或者那一个来写,把这个人物放在大背景上,这就好像形成了一个天空的景象,他笔下的主人公就好像是天空中的大月亮,另外的人物呢?

生(议论):星星。

师:对了,月亮边有什么啊?

生(多数):小星星。

师:星星。就好像撒一把铜币在天空上。其他的一些人物就好像是小星星一样,这些小星星都陪衬着这么一个大月亮,因此他的小说创作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有形象体系,有大月亮还有小星星。我们今天读的《变色龙》也是如此。《变色龙》里面的大月亮是怎样一个人?课前我请同学们预习了一下,我估计同学们都看得懂的,但是可能有些问题自己通过思考还不能解答,那么请讲讲看,有哪些问题?(学生举手)××。

【智慧探究】

黄荣华:尽管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生命发展为本,但每堂课的教学进程最终却是由教师来掌控的。学生在这一堂课上学什么,怎么学,基本上都由教师“控制”。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预设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种种问题,教师以自己的机智一一化解这些问题,使一堂课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并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师掌控课堂能力的大小,大体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一般而言,掌控课堂能力的大小由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教学语言的“控制力”。

耿慧慧:从很大程度上说,教师教学语言的“控制力”表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其直观的外显就是教师的“语言智慧”。在观课时,我常为一些教师出色的语言“控制力”所折服。在读于老师的教学实录时,更是经常有这样的喜悦。

陈红波:结合于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的教学语言“控制力”主要应表现在观点“新”、思想“深”、见识“广”,这样的语言自然就会有吸引力,能牢牢“控制”住学生。于老师讲《变色龙》,引入部分实际上讲了两个问题:契诃夫是个怎样的人,契诃夫的作品写人物有怎样的特征。这是可以归于作家介绍行列的,但于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自己对契诃夫及其作品的独到见解讲述,就显示出了“新”“深”“广”的特点,语言也就自然有了魅力。

黄荣华:我们还可以看到她的语言运用表现出了这样几种能力——直陈力、导引力、激励力。大家都清楚,课堂上我们常常需要直接陈述,陈述教师的观点,尤其是对某些常识、某些既定的知识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用简练的语言陈述给学生。当这种陈述安排得恰到好处时,就会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吸引学生。在这一教学片段中,于老师主要采用了直陈的方式,基本上是将自己对契诃夫的了解、理解直接带给学生。由于其中穿插运用了导引与激励的方式,使得这种陈述又有了变化,从而让学生带着很大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

耿慧慧:我想,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对反义词来概括这种“语言智慧”,那就是“放”与“收”。我注意到,于老师在这一教学片段中,解决两个问题用了九个问句。这九个问句中,下面三个问句——“为什么称他是短篇小说大师呢?”“小说主要写什么啊?”“《变色龙》里面的大月亮是怎样一个人?”——这是“放”。前两个是为这一教学片段服务的,第三个是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的。这三个问句也就是黄老师讲的陈述中的导引与激励。有的问题尽管是教师自己回答,但对学生起的导引与激励的作用不可小觑。其他几个问题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收”,在设问中收束,如“什么叫形象体系呢?”“对了,月亮边有什么啊?”就很典型。

陈红波:耿老师的说法很有启发性。我们以前常讲追问的艺术。我想,追问是为了什么?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设问中收束”是一个很辩证的说法。终极而言,课堂教学中的“问”就是为了“收”,为了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教师心中已有的某个答案,或者为了探寻到某个未定的答案。当然,很多时候,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是谓“放”。当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思考、讨论到一定的程度,教师适时收拢,再转换到下一个教学环节,是谓“收”。看完《变色龙》教学实录,我做了大概的统计,两节课于老师完成了九次大的“放”与“收”,而每次大的“放”与“收”之间又有许多小的“放”与“收”。就在这不断的“放”与“收”之中,教学层层推进,层层延展,又层层勾连。于老师的许多课堂都是在这样一种收放自如中完成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教学语言对课堂有着很强的控制力。

黄荣华:直陈、导引、激励,是我们常用的方法,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很难做到运用自如,而常常是言不及义或言而无力?“放”与“收”也是我们常做的事情,问题是我们为什么放不开,或者放开了又收不拢?这里除了文化积累不够,是不是还有一个语言智慧的培育问题?

陈红波:于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一书中设专章论述教师要“锤炼教学语言”。她说:“语言的闪光来之于思想的深邃,语言的激昂慷慨来之于胸中感情的激荡。不断地锻炼自己敏锐的目光和洞察事物的能力,不断地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是提高语言修养,克服平淡无光的有效途径。”“语言锤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须靠长期的积累与实践。”这里说的就是语言智慧的培育,可惜我们做得不够。

【课例链接】

教学片段一:《藏羚羊跪拜》

师:同学们,我们共同来关注故事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老猎人。故事中说“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始终以“老猎人”来称呼他,你们怎么理解这个“老”字在文章中的意思呢?

生:“老”是年纪大的意思,说明这位猎人年纪大了。

生:“老”是经验丰富的意思,说明他从事狩猎时间很长了,打猎经验非常丰富。

师:能不能结合文章中具体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文章第三段中说:“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杈子枪“磨蹭得油光闪亮”,而且一直“挂在身上”,可见他长年累月、经常用枪打猎物,而且时时刻刻准备开枪。“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说明他打的猎物时常是很多的。

生:文章第四段这样描写:“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读了这一段,就感觉老猎人射杀猎物已经成为一个职业习惯了,看见猎物就兴奋,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射杀动物。

师:同学们读得很细致,思考也很有道理。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就是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为什么在射杀一只朝他下跪的母藏羚羊后,会“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甚至在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时,“他的手仍在颤抖……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呢?

生:因为他一下杀了大小两只藏羚羊。

生:我不同意。老猎人杀的猎物经常是沉甸甸的,何止两只?主要是因为藏羚羊下跪请求他不要杀,所以他心软了。

生:不对,尽管藏羚羊下跪请求了老猎人,甚至流出了眼泪,可是老猎人不是照样杀死了它吗?

师:大家提出的想法都有依据,那让我们再一起仔细读一读文章的有关段落,注意透过细致的人物描写深入体会老猎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注意文章中对小藏羚羊的称呼的变化。

(生朗读文章第六至第十段)

生:第六段最后有一句话:“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说明老猎人此时感觉自己杀了一个孩子和一个母亲,他的内心充满了震惊,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与悔恨,所以他手中的屠刀才会失手“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生:老猎人最后挖了个坑将藏羚羊掩埋了,让人感觉他掩埋的不是动物,而是一对母子,其实动物与人一样都是有感情的生命,不能残忍地猎杀这样的生命。

(陈红波)

教学片段二:《悼念一棵枫树》

生:这棵枫树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曾经领导着这个时代,它虽然倒下了,但它的追随者仍然朝着它所指引的路向前走。

师:同学们理解的是这棵枫树倒下之后,白鹤和老鹰还在飞过来,是因为知道枫树已经倒下了。我的理解是白鹤和老鹰并不知道枫树倒下了。一个人去拜访一个老朋友,当他迈进老朋友家的门槛的时候,却发现了老朋友的遗像。在惊愕之余,他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打击,还有什么比这种打击更令人悲伤的呢?当白鹤和老鹰飞抵枫树上空的时候发现枫树被伐倒了,它们是不是也要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所以它震撼我。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是个悲伤的世界。请看最后两节。(教师朗读)

师:生命被伐倒,大地就要悼念它,诗人要悼念它,我们也要悼念它。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师生在背景音乐中齐读)

师: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令我们深深地悲伤。走进一首诗,走进了一个悲伤的世界,走进了一个包含了伤痛的诗人的心灵世界。但是,我想问,这首诗仅仅是让我们走进一个伤痛的世界吗?除了“悲”,还有没有其他的目的?我们讲“诗言志”,这里有没有“志”?(板书:“悲”“志”)

生:我想起了中国一句俗语“树倒猢狲散”,用在这里恰恰相反,虽然树倒下了,但它的凝聚力还在,诗人踏着文化名人没有走完的足迹,继承他们的遗愿,使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生: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疼痛,这种疼痛对个人和对民族都是不能抹去的。正是这种疼痛才让我们的眼睛清晰地看到一些事实,也以此为警戒。诗人希望将来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师:你刚刚讲的是要继承,她刚刚讲的是要记住。走进这个悲剧,就是要记住这个悲剧,不要让这个悲剧再次重演。“把你最后的绿叶保留下几片来”,就是让我们走进一个时代的大悲剧,记住这个时代的大悲剧,再走出这个时代。悲悼之情表达一种纪念之志。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以悲明志。

师:诗人自己说:“没有伤疤和痛苦就没有我的诗,这当然是一种悲剧。我多么希望每个人都活得完美,没有悲痛,没有灾难,没有伤疤,为此我情愿消灭了我这些伤残的诗,我的诗只是让历史从灾难中走出。”同学的发言印证了诗人这句话。历史有过太多的灾难,还会有很多灾难,这是我们人类要直面的一个问题。今天学了这首诗,我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诗,荷尔德林的一句名诗——“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就是要抵御悲剧,抵御灾难,创造诗意。

(黄荣华)

【思考评析】

今天我们从于老师的课堂实录中挑出教学语言“放”与“收”的问题来谈,一是它体现了于老师教学语言的重要特征,二是现在的青年教师不太注重“放”与“收”的锤炼。其实,这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的说,课堂教学中“放”比“收”要容易一些。好的“放”就如一个“金点子”,好的“收”则是收获实实在在的黄灿灿的“金子”。也就是说,“收”具有过程性,它体现一个完整的“耕作”过程。想出“金点子”难,收获“金子”更难。这也就是许多课越上到后面越难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学语言要重视“放”的意义,更要重视“收”的价值。在锤炼教学语言时,恐怕锤炼“收”的语言更为重要,因为它更难以在课前准备,它要根据课堂的进程来组织,在具体的过程中形成,尤其是对整堂课的“收”更是难上难。

研读于老师的课就能发现,“放”很讲究,“收”很见功力。归纳一下,她的“收”大致有下面一些特点:直接归纳型,这不是很多;顺势拓展型,这比较多,如《春》的教学,在引导学生体味文中语言的生动传神时,于老师顺势拓展:“‘水涨起来了’冬天的水是怎样的呢?”“‘闹’这个字,在我们学过的诗词里头就有‘红杏枝头春意闹’”“‘逼’字说明什么?很刺眼,大家理解得好。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诗中有一句话,记得吧?”这样的语言智慧,不仅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并产生新的认知与体验,而且打通了生活与阅读的界限,使文字品味变得生动而有情趣;顺势深化型,如《变色龙》的教学,在学生预习文章并提出思考的问题后,于老师进一步提问:“文章写在什么时候?”“整篇文章是奥楚蔑洛夫在表演,他这个表演集中在一个什么字上面呢?”“他的变是围绕什么变的?从哪儿看出来的?”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在一“放”一“收”中,将学生的思维顺势引向深处,在解惑的同时激励学生“生疑”;激情演说型,如《晋祠》全课的收尾,教师的激情喷涌而出,脱口就是300余字,深深激发了学生对中华千年文化古迹的赞叹,以及如何对待历史文化遗迹的思考。

在“放”与“收”方面,上面“课例链接”所选两例也较有特色,看得出两位教师对“放”与“收”还是比较重视的。《藏羚羊跪拜》在“放”上下工夫,不是一“放”到底,而是在“放”中“收”。四个问题,两“放”两“收”,“收”“放”自如。第一问“放”出一个“老”字,第二问“收”在“具体的语句”;第三问顺势“放”出一个“颤抖”,第四问又以“心理活动”描写的指向“收”住,较好地显示了“放”与“收”的控制力。《悼念一棵枫树》的教学片段中则可以看到两次不同的“收”:一次是在教师与学生对诗的理解不完全一致的情境之下,一次是基本一致的情境之下。前者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思路,后者需要教师有所补充与完善。但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教师一定的语言“控制力”。

现在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怕谈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以为讲教师“控制”课堂,学生就失去了“主体性”。这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误解,更是对教育的误解。

须知,教育具有束缚与解放的二重性。教育是一种束缚,是一种文化束缚,它使受教育者沿着教育者设定的方向前行;同时,教育又是一种解放,使受教育者潜在的生命力得到解放,而赋予生命以创造力。这是谈“控制力”的前提。课堂“控制力”来自许多方面,而教师的言行是课堂“控制力”的主导力量。对于语文教师,课堂最重要的表现方式是语言,因此,教学语言的“控制力”是语文教师课堂“控制力”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一定要重视。

(耿慧慧)

标签:;  ;  ;  ;  ;  ;  

教师课堂语言的“控制”_老猎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