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高校管理干部素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管理干部论文,素质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全面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的素质”,“把培养教育干部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江泽民同志今年5月26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我们不但要大力培养各类科技人才,还要注意培养善于进行现代经营管理的各类专家。”可见,培养领导管理人才,特别是年轻的领导干部,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培养领导管理干部,要坚持党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对此已有许多文章进行了论述,本文仅从高校的实际出发,就如何提高高校领导管理干部素质谈些粗浅的看法。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使高校的管理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新情况,对高校领导管理干部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总体上说是好的。特别是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朝气蓬勃,具有很多优势。如学历高,职称高,懂业务,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敏锐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改革创新意识强,勇于开拓,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和组织领导能力,想干一番事业等。但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和缺乏实践经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某些方面,比如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联系群众、党性锻炼等方面,与老同志相比确实还有差距。而老干部也遇到一些新问题,如怎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如何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提高高校领导管理干部素质的问题。
一、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管理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已有了很大变化,但由于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有些旧观念不易破除,一些新观念也需进一步强化。
1.强化科学思维方法 正确的工作方法,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作指导。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系统论的思想应是高校领导干部必备的素养。他们必须学会用唯物论、辩证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如要全面不要片面,要整体不要孤立,要发展不要静止,要动态不要僵化。既要纵向比较,又要横向比较;既要重视内部情况的分析,又要重视外部环境的研究;既要考虑眼前局部利益,又要考虑长远、整体利益;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等等。这样才能增加思维的广阔性,避免在工作中见物不见人,见树不见林,出现短期行为、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一阵风、一刀切等等。
2.强化竞争意识 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市场因竞争而有活力。高校面对市场,既要勇于竞争,又要善于竞争,抓住关键,以优质、特色和效率、效益取胜。要在竞争中取胜,领导管理干部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只有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应当注意的是,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干部感到无能为力,因而怕风险、留后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绕开矛盾,难题上交;照顾关系,拉不开情面;息事宁人,一团和气等等。有的甚至心灰意冷,失去信心。这种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是很难在竞争中取胜的。邓小平同志说:“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②
3.强化信息意识 信息是无形的财富,是永不枯竭的特殊资源。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21世纪将是信息时代。在现代管理系统中,在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上,都离不开信息及信息传递。信息是决策的依据,管理的基础。领导管理干部如果不研究和了解信息,不具备信息头脑,眼光和思路就会变得狭窄。因此,领导管理干部应加强学习,懂得一般的信息技术知识,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有目的地收集信息进行管理和决策。
4.强化时间观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现代人又进一步提出“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生命。”一切管理活动都在一定的时间中进行,有效的管理者,都是从善于掌握时间开始的。然而在我们的管理干部中,真正珍惜时间、能够管好用好时间的并不多,不少干部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和矛盾之中。一方面感到时间太紧,很不够用,另一方面又白白浪费掉不少时间。这里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方面看,没有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分配时间,而是被动地随意打发时间;从客观方面看,往往是身不由己。一些干部不得不将大量时间花在人际关系中无休止的“扯皮”、“内耗”和无意义的接待应酬上。所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要精兵简政,减少内耗。领导管理干部应增强时效观,真正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而不做时间的奴隶。
二、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发挥人格的力量
共产党人做工作,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人格力量要靠真理力量锻炼、薰陶;真理力量要靠人格力量支持。高校领导干部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增强党性,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像孔繁森同志那样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前,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修养。
1.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抵制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高等学校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头脑清醒,增强党性锻炼,提高免疫能力。当前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决不能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但决不能把等价交换原则扩大到政治生活领域,使党内生活带上功利化、商品化的色彩。如果这样,就完全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有的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向党讨价还价,“按酬付劳”,无钱即使于党于民有益的事也不干;有的把工作当成交换的筹码,做了职责范围内应做的事也期望获取“好处费”、“辛苦费”等额外报酬。这些都是与党性原则背道而驰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其次,必须防止和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物质利益原则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之一。然而在市场经济唯利性原则的影响下,容易导致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唯利是图思想的滋生蔓延。高校干部大多数都能廉洁自律,但也有少数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有的虽能洁身自好,但看到别人“捞一把”,感到自己“吃了亏”,心理有些不平衡;有的公私不分,假公济私,甚至损公肥私;极个别的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成罪犯。如某重点大学的一名正处级干部,是一个有红色历史的共产党员,曾经攻读过法律,多年从事保卫领导工作,也曾受组织委派,率工作组对该校劳动服务公司经理的经济问题进行清查,工作取得成效。但自己受聘为公司经理后,由于经不住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逐渐从“一切向钱看”发展到公私不分,私分公款,“见钱就捞”,一步步走向犯罪,最终受到法律的应有制裁。这个教训确实是沉痛的,令人深省。高校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具有奉献精神,才能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抵挡金钱的诱惑,立于不败之地。
2.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基础,是党的优良传统,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高尚品质。但有的干部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获得私利,竟然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报喜不报忧,或搞形式主义、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把工作引入误区。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说真话,鼓真劲,作实事,收实效。
3.发扬民主作风 高等学校是知识和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知识层次高,学术性很强。领导干部必须虚心听取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特别是教授们的意见。要善于吸取群众的智慧,集思广益,尤其要注意对自己的批评意见或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要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形成浓厚的学术空气,以利于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
4.培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品德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荟萃了众多的教授专家和后起之秀,人才济济。他们崇尚真理,严谨治学,锐意进取,注重实际。领导干部必须谦虚谨慎,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特别是尊重他们的劳动和个性,重视他们的学术成果,随时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事业心。在他们面前,切忌只讲空泛的大道理,或者是言而无信,言行不一。特别要有“容才之量”,不要嫉贤妒能。
5.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法制逐步完备的现代社会里,不懂得、不善于用法律手段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是不称职的。现在要进一步提高高校领导管理干部执法守法的自觉性,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切实改变某些领导干部不懂法,不会用法的状况。《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了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一定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等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彻底改变各种不规范的管理方法和作风,使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
6.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搞以权谋私 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诚为“公仆”。有的干部不能自我约束,以权谋私,搞得干群、党群关系紧张,动摇了权力的基础。每个干部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条件,而不是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要强化为人民掌权用权的意识,谨防滥用权力的现象发生。每个干部还必须明确职权和权威与权力的关系。职权是上级赋予的,任命了职务就有,免职后就没有。职权要按职务行使,不要越级,任意扩大行使职权的范围;也不能放弃自己职务范围内的职权,放弃、推诿就是失职。权威和职权不同,它不是由上级任命的,而是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品德和威望获得的。权威发挥作用,不是靠强制,而是靠群众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甘心情愿的服从。权威并不是职权所能代替的。权力以职权为条件,但以权威为基础。领导人行使权力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发挥权威的作用。没有权威作基础的职权是空洞无力的。这样的权力的行使,群众有的接受,有的可能不接受,有的形式上接受而实际上不接受,这就意味着权力开始消失,反复行使必然导致权力的崩溃。知识分子崇尚真理,蔑视没有权威作为基础的职权。这种职权的行使,有时会在他们中间引起极大的反感。这就是大家对以权谋私的干部嗤之以鼻的原因。所以,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首先管理好自己,建立威信,这样才有管理别人的资格,才能有效行使职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才能有效地管理。领导者人格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7.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等学校管理十分复杂,特别是在现在的形势下,困难很多,矛盾重重。有的干部满怀雄心壮志,想大干一翻,但遇到一些困难,遭受一些挫折或打击,就垂头丧气,心灰意懒,个别的甚至意志消沉。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要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要自觉锻炼意志与毅力,培养高尚情操,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主动调节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特别是要学会战胜自己,胜不骄,败不馁。尤其要注意战胜自己的惰性;惰性是削弱意志,摧毁毅力的蛀虫,是成功的大敌。同时还要战胜自己的狭隘,要“宰相肚内能撑船”。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化解矛盾,取得成功。
三、学习广博知识,掌握领导艺术
邓小平同志指出:“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③江泽民同志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序言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④现代高校管理综合性强、学术性强,日益复杂。高校领导干部要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不断学习。当前,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的学习。
1.学习教育科学,认识教育规律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研究各种学问,就是不研究大学本身。现在高等教育研究虽已越来越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高校领导的重视,但对于如何培养高等教育管理者,给他们以系统的教育科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的专门训练,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高等学校的领导管理者不考虑高等学校的特点,盲目照搬经济领域中的一些做法,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也必然带来许多冲击。高等教育既要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要坚持按照教育自身规律办事。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自身按教育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2.掌握外语,会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高校领导干部要掌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推动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就必须懂得外语。作为当代信息技术核心内容的计算机,在人类现代生活和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有远见的学者认为,掌握了计算机的应用,就等于拿到了通向21世纪的通行证。一定要在高校领导管理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中普及计算机知识,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实行办公自动化,有条件的高校应建立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
3.学习决策理论,掌握科学决策的艺术 管理活动贯穿着一系列的决策,现代管理已由传统经验决策发展到科学决策。高校领导工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决策正确与否,决定领导工作的得失成败。高校经常的是常规决策,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有许多非常规决策、风险决策、不确定性决策。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强的决策能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敢于决断的能力、驾驭决策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调整决策的应变能力;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决策程序和步骤,采用科学决策技术和方法,使决策科学化。高等学校的教师、学生知识层次高,学校民主党派成员多,参政议政意识强,这就更加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注意决策民主化,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更要注意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提高领导水平,一靠学习理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容易导致行动上的失误。二靠实践锻炼。毛泽东同志早就明确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领导艺术不是从书本上能学到的,必须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去获得经验。许多管理专家认为:“管理者的能力=科学知识+管理艺术+经验积累”。管理者如果仅有管理的科学知识,其成功的概率只有50%;如果仅有管理的艺术和经验,其成功的概率也只有50%;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管理的主动和成功。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善于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
③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43页。
④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