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分析论文_童娇

云南省保山市中心血站 678000

摘要:目的 试分析预防性护理对降低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6月期间的512例无偿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采血者作为参照组,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采血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均为256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而护理服务满意度低于参照组,两组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无偿献血;预防性护理;不良反应

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在符合献血条件并一次性献血200ml、300ml、400ml的情况下不会对机体造成影响,并且有利于机体血液的新陈代谢[1]。但是在实际采血过程中或采集完成后,部分献血者会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良反应,使献血者承受一定的痛苦,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本研究主要对无偿献血者施以预防性护理的效果做如下分析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所随机选取的51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5月-2017年6月期间的无偿献血者,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采血者作为参照组,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采血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均为256例。观察组中男148例,女108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6.5±4.2)岁,参照组中男135例,女121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6.5±4.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采血过程中观察献血者的反应,指导献血者做握拳、放松动作,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①在采血前,要以热情、和蔼的态度向初次献血者介绍关于献血的目的、作用以及关于血液的生理知识,充分满足献血者的需求,为空腹献血者提供清淡糕点、温水,适当休息后再献血;针对存在恐惧、紧张的献血者,需要通过采用和蔼耐心的态度安慰、鼓励献血者;为献血者提高良好的采血环境,注意保持室内处于适宜的温度,重视询问献血者的感受,取适宜的采血体位。②采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是否存在面色苍白、心慌、气促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停止采血操作,对出现不良反应的献血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③采血结束后,加强献血者的针眼护理,告知献血者在原地适当休息,避免急起,并适当饮用糖水牛奶等,在献血者未出现不适感则可离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实施调查,调查表为百分制,评分范围在80分以上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两组数据实施分析处理,利用n(%)表示计数资料,?x±s表示计量资料,x2对结果进行检验。P值以0.05为分界值,低于分界值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参照组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通常情况下,抽取适量血液并不会对献血者生理功能造成影响,但是由于部分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影响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而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参照组远高于观察组。主要是因为部分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不足,进而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而当机体存在精神紧张的状态下,血管会出现扩张,可引发供血不足[2]。同时献血前长时间的空腹状态,会使机体血糖水平降低;采血护士的技术水平不过关,使献血者承受较大的疼痛感,并且嘈杂的献血环境、等待时间过长,受其他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均会进一步增加献血者的紧张感[3]。而通过采取预防性护理,在献血前做好相关的宣传引导工作,加强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适时给予安慰和鼓励,缓解献血者紧张、不良情绪;针对空腹献血者可给予清淡饮食,避免出现低血糖;重视保持采血室环境的安静舒适,避免增加其不适感[4]。同时采血护士也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重视询问献血者感受,让献血者能够感受到放松、安全。同时重视提高采血者的穿刺技术,避免疼痛刺激造成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通过在采血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面部表情、面色以及生命体征,可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献血者的不良反应[5]。采血完成后需要加强针眼护理,给予糖水、牛奶等食物,休息后无不适感方可离开。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表明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患者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通过对无偿献血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玥,周倩.初次单采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时间特征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2):198-200.

[2]邱斌,何博,曾祥凤,等.3983例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处理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6):686-687.

[3]廖蓉仙,徐雪梅,吕豪.全身症状献血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931-932.

[4]琚绍坦.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17,6(2):314-315.

[5]韩慧瑛.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四川医学,2017,38(6):651-655.

论文作者:童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分析论文_童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