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背景下中国工业生产效率的测度与分析&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_劳动生产率论文

经济增长背景下中国产业生产效率的测度与分析——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实证论文,中国论文,年中论文,改革开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07)09-0003-06

一、相关文献述评及问题的提出

经济增长,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总产出持续不断增加的一种经济运行状态。经济增长是一个多要素作用的结果,揭示经济增长的源泉、动力、机理是经济学界的一个恒久话题。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以令人瞩目的高速度增长,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显然,这种高速率的增长源于资本、劳动力投入、科技进步、内需拉动等众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术界,分析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成果颇多,但本文目的则是要揭示这种经济增长背后所产生的联动效应:经济增长与中国产业的生产效率是否存在直接关联?经济增长背景下,中国的产业生产效率表现出了怎样的变化轨迹?该怎样评价和认识中国的产业生产效率?

研究经济增长的经典理论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前者认为,资本、劳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资本的边际产出效率是递减的,因而任一经济体都不可能存在长远增长。以Lucas (1988)和Romer(1990)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在经济体内实行不同的机制,可以遏制资本边际产出递减的趋势,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以North(1968)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也是一个稀缺要素,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也可能实现经济增长。

将经济增长与产业生产效率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经典著作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D.W.Jorgenson的代表作《战后美国经济增长》(1988),该书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根源。他认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根源是投资,特别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投入;由较高的生产率所产生的收益对于导致增长的经济活动而言是外部的,即生产率对经济的增长作用明显是次要的。在《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一书中,他又以收入、生产和财富为出发点,将战后美国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经验作了比较,同时通过对产业部门产出的测度,将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联系起来,并在产业层次上对生产率进行了国际比较。

中国学者郑玉歆(1994)认为①:经济效率是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其测度指标是劳动生产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TFP)。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TFP对经济增长的高贡献率一般只有进入经济增长减速的成熟期才会发生,发展阶段可以缩短,但难以超越;在技术进步被内生于增长过程中时,投资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决定因素,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关键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李京文(1993)等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在总量层次上研究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在产业部门层次上研究了1981-1987年的短期经济增长;依据人均 GDP、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源进行了分析。

不难发现,国内不少学者在研究经济增长、增长质量及相关问题时更多的是将目标锁定在生产率上。这些研究,或者是运用一种度量产业部门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方法,研究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研究投入要素对生产率的影响;或者是选用科研投入、资本使用量、劳动力投入、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研究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者是以按现价计算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及变化率为对象,分析生产率变化的原因,进而达到对经济增长的认识。

与前述研究和相关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产业生产效率置于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生产效率之间的联动效应,测度中国各次产业的生产效率及其相互关联性,进而对中国近 30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经济增长与产业生产效率

本文所论及的产业生产效率,是一定时期内产业员工在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量,其测度的核心指标是劳动生产率。

(一)数据的选取及变量的选择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状况的主要指标;而反映产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指标则是产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根据研究目的,我们将1978年以来中国GDP增长率数据及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成图1②。

为便于时间序列的分析和检验,我们将4个增长率序列赋变量名IGDP、IRA、IRI和IRS。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一定时期内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产量,由工业增加值与同期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对比求得,此处的运算口径是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图1 GDP增长率及三次产业增长率对比图

根据研究的需要,先对这4个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按照经济计量学理论,任何一种经济现象,若生成时间序列的随机过程不随时间变化,即一个时间序列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都不决定于时间t,也就是对于所有的t,有。那么,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其特征可通过确定的代数模型来刻画和描述,它的自相关函数随着滞后期q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为 0,其均值为一常量;而非平稳时间序列,其数学期望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常量。判定一个时间序列是否平稳,可通过单位根——ADF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来实现。

ADF检验的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为:

基于如上理论,在不含截距项、时间趋势项的情况下,对4个原始的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 EViews 5.0软件运行出的检验结果如表1。

4个时间序列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

前面数据处理和检验的结果显示: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较稳定的增长水平,但产业生产效率的增幅更高于GDP的增长速率。在20世纪的80年代,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约为9.25%;整个90年代,GDP的增长速率约为 9.41%。进入21世纪后,GDP的增长速率则为 9.15%。从图1中折线的波幅看,GDP基本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水平。

与这3个时段相对应,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13.73%、12.69%和11.74%;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8.81%、12%和 5.93%。由于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对应数据存在缺失,该指标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为 9.92%,21世纪的年均增长率为17.2%。折线图还显示: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率均高于GDP的增长速率,且出现较大的波动,其中尤以第三产业为甚。从改革开放之初到80年代中后期,第三产业生产率增幅较大,从80年代的中后期到90年代初,第三产业增长速率呈平缓下降趋势,1993、1994年后,第三产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又开始加快。

第二,中国GDP增长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均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彼此间存在较明显的联动效应;而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一平稳的时间序列,其与经济增长并无显著的联动效应。

ADF检验和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中国GDP增长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平稳的时间序列。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波动较大,其值的变化受时间因素的影响明显;而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则是围绕均值在波动,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农业生产率增长率、第三产业生产率增长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率有着较强的影响作用,二者与GDP增长率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它对GDP增长率不产生直接或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能显著地引起GDP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第一、三产业的生产效率影响了GDP的增长,但反过来,逆命题却不成立,即GDP的增长并不能导致农业产业效率的提高。

D.W.Jorgenson在研究美国经济增长根源时,曾将美国1948-1979年的增加值、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进行了分阶段对比分析,他的研究结论③是:美国经济扩张背后的驱动力一直就是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的增长;资本投入的增长在产出增长根源中是最重要的,劳动投入的增长是第二重要的根源。可见,资本投入、劳动力资源的运用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根源,而不是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结论,在中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在中国,工业全员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GDP的增长也不能导致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产业生产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在分析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生产效率的联动效应后,我们进一步研究在经济高速率的增长背景下,中国产业的生产效率。

考虑到产业生产效率的对比,特别是历史资料的对比,本文选取了6个分析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EPA)、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RIP)、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RSP),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IVA)、企业亏损总额(TLE)、企业利润总额(TPE)。前3个指标反映产业的生产效率,后3个指标是产业生产效率的分析指标。相关数据如表3。

对表3中的全部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结果发现,6个数列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据此,我们利用Johansen协整性原理对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行协整检验。

Engle & Granger(1987)给出的协整性的一般定义是④:二个或二个以上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其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如果一组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存在n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该组合不具有随机趋势,那么这组序列就是协整的,也就是说这几组序列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依据协整分析的原理,对变量EPA(农业劳动生产率)、IVA(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TPE(企业利润总额)进行滞后阶数为1的Johansen协整性检验。

依据计算和检验的结果可知:

第一,中国三次产业的生产效率及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企业亏损额、企业利润总额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其值的变化都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中国产业生产效率的波动带有较强的随机性。

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与企业利润总额的变动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因为这 3个变量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的零假设在5%的临界水平下被拒绝;其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向量、至少存在2个协整向量的零假设在5%的临界水平下也被拒绝。同样地,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也没有较强的关联性,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也不存在协整向量,即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没有关联性。

第二,整体上,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且增长速度也快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且其提高的速度是呈下降趋势的。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9月版)和《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9月版);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11月版。作者计算整理。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率,其平均增长率均在 20%以上,但进入21世纪后,虽然投资总量较大,但增长速率却猛然下降。1980-1990年间,中国年均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535元/年人,年均增长率为13.55%。20世纪90年代,中国年均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5095元/年人,年均增长率为12.70%;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年均107.1亿元,年均增长率29.81%;工业企业平均利润额1414.8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2.88%;平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约为19965.7元/年人。10年间,重工业在轻重工业中的平均比重约为51.9%,企业平均亏损额约为1022.7亿元。

2000-2004年间,中国年均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升至9113.84元/年人,年均增长率为11.74%;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平均455.69亿元,年均增长率7.37%;工业企业平均利润总额为6918.04亿元,年均增长率26.76%;平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约为63349.02元,年均增长率为17.2%;重工业平均比重62.55%,企业平均亏损额1175.26亿元。可见,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高于第一产业,产业效益也优于第一产业,且其增幅平稳,没有大起大落的情况发生。

第三,中国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国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8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三产业年均劳动生产率为8000元/人,与1993年的劳动生产率接近;除了1979年和1990年以外,其余各年的劳动生产率都为正增长,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比1978年增长了10倍左右,年均增长率为9.21%。此外,通过计算发现,1990年以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绝对量在320元左右波动,而1990年以后,则在1010元在波动。除去个别年份,中国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上升的趋势更加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中国第三产业部门的结构性调整。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大小受产业增加值和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1980年和199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量大大超过了第三产业产出的增量,故而使得这两年的产业生产效率增长率出现了异常。

四、结语

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经验数据表明,中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作用,第二产业生产率的作用则相对较弱。

近30年来,中国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远高于第一产业。20世纪90年代,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3倍,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7倍。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效率和第二产业生产效率在近20多年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其变化具有明显的随机游走成分,两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地受时间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但二者间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二者的变动也没有均衡性、协调性和关联性。

中国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不断提高,进入20世纪后期,增长速率不断加快。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增长速率表现出了互为因果的关系,二者的变动表现出了一定的关联性。发展高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段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做了很好的诠释。

从资本、劳动力的投入,或者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把经济增长与产业的生产效率联系起来,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测度和分析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产业生产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效应,则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也就在于此。但是,限于资料和篇幅,本文没有就产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差异和产业效率时序变动的收敛性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将成为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注释:

①该文基于克鲁格曼“东亚无奇迹”的论点而引发,理清了学术研究中有关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和分析中的一些误区,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②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4),作者进行了计算整理。

③D.W.Jorgenson著:《生产率:战后美国经济增长》,李京文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④伍超标编著:《经济计量学导论》,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高铁梅主编《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表中,利润总额: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它等于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额之和;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者的经济效益,是工业增加值与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之比。

标签:;  ;  ;  ;  ;  ;  ;  ;  

经济增长背景下中国工业生产效率的测度与分析&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