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贾义德

浅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贾义德

贾义德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微创外科 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2例,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后,康复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278-02

临床上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仍以腹腔镜手术为首选,但手术本身存在的应激性,不仅会增加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而且还会影响到术后患者的康复[1]。因此,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尤为关键。本文主要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并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并治疗62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每组均31例。常规组男性占17例,女性占14例;平均年龄(65±3.21)岁;结肠癌19例、直肠癌1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男性占18例,女性占13例;平均年龄(64±2.46)岁;结肠癌20例、直肠癌11例;康复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两组在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如: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常规饮食干预、导尿管护理等;康复组则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加速康复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内容等,进而提升患者的认识程度及配合度;同时,护理人员还可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图表等方式来提升患者对疾病、手术的认识度,进而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1.2.2术中加速外科康复护理: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及时调整室内温度及湿度,并适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同时,护理人员还应配合主治医师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注意输注液体的剂量。

1.2.3术后加速外科康复护理:术后2h,护理人员须及时给予患者400mL的糖水化合物,对于放置了鼻胃管的患者,在患者麻醉清醒时,需及时拔除鼻胃管,并给予患者适量水。对于病情状况较好者,护理人员还可鼓励患者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并根据病情恢复程度,逐年恢复到正常的饮食;手术后1日,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活动,病情好转后可转移到床下活动。

1.3 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同时,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其中,满分为百分,86分及以上为基本满意;65~85分为部分满意;65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部分满意)/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x-±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数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各项指标对比

常规组护理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9.32±1.23)h、早期下床活动时间(27.54±3.21)h、平均住院天数(13.24±2.57),康复组护理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9.32±1.23)h、早期下床活动时间(27.54±3.21)h、平均住院天数(13.24±2.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常规组护理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1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康复组护理后仅出现1例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3.2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护理后满意度对比

常规组护理后基本满意17例、部分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77%;康复组护理后基本满意13例、部分满意11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为77.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模式主张减少术前禁饮禁食时间来降低患者手术应激性,进而提升手术的效果。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①传统护理要求患者术前12h绝对禁食,并行相关胃肠道的准备;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则鼓励患者术前6h禁食,并在术后2h进食,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机体脱水的几率,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②传统护理术中、术后不控制液体的输入量;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则要求控制术中、术后液体的输入量,这样一来,有效避免了体内环境的紊乱[2]。

本次研究中,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中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其护理后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与常规组比较(P<0.05),与张蕊[3]等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中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不仅有利于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而且还能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春娥.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J].中外医疗,2014,10(13):19-20,23.

[2]杨红生.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2):109-110.

[3]张蕊.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649-651.

论文作者:贾义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浅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贾义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