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入WTO是我国进一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冲击和机遇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据《中国经济导报》2002年3月28日《数据周刊》刊载的2001年全球农产品供需平衡表提供的数据,中国在小麦、大米、棉花、玉米、大豆五种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需求占全球比较如下表:单位:百万吨
表1
农产品品种 小麦 大米 棉花 玉米 大豆
世界产量 578.45392.61 21.05583.40182.83
中国产量 94.00126.70 5.31108.00 15.00
中国占世界的%16.25%31.98%25.23%18.51% 8.2%
世界总需求
588.87404.20 19.98611.71182.86
中国总需求
113.50134.61 5.23124.00 29.70
中国占世界的%19.27% 33.3%26.18%20.27%16.24%
世界期末库存 153.43125.42 9.6 125.45 28.69
中国期末库存 31.48 85.12 2.60 63.08 4.29
中国占世界的%20.52%67.87% 27.1% 50.28
15%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上述农产品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小麦16.25%,大米31.98%,棉花25.23%,玉米18.51%,大豆8.2%。中国国内总需求占世界总需求的份额分别为:小麦19.27%,大米33.3%,棉花25.23%,玉米20.27%,大豆16.24%。库存所占比重更大,分别为:小麦20.52%,大米67.87%,棉花27.1%,玉米50.28%,大豆15%。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必将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具有重大影响。同时,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中有1/5来自农产品出口。加入WTO后国际市场肯定会影响我国国内农产品市场;同时我国的国内市场又会反作用于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我国的棉花、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外贸情况对世界市场价格有明显影响。当我国开始进口或者出现进口意向时,国际市场价格就上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反过来又对我国进口量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使进口数量减少。
我国农业90年代后期以来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许多农产品出现了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下跌。1996年至2000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指数下跌了22.6个百分点。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处于缓慢状态,尤其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地区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绝对额甚至有所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新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突出矛盾。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已经连续4年下降。1997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长4.6%,比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1998年继续下滑,收入增长速度只有4.3%,1999年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到3.8%。2000年增长速度更下降到2.1%,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12001年开始扭转连续三年下降局面,增速回升。农村人口人均收入达到了2366.4元,比上一年增加收入113元,增长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2%,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注:《2001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速回升》,2002年3月6日《中国信息报》第1版。)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的生产、加工与流通具有明显的经营规模小、成本高、市场化程度低等特点,农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在加入WTO时做出了较大幅度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承诺,对农业的贸易保护水平将有所降低。因此农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应该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农产品已出现阶段性过剩,一些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或甚至高于国际价格。加入WTO后,质优价廉的农产品进口,特别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增长将加快,挤占国内农产品市场份额,加剧供大于求的矛盾;并将降低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对我国一些农产品的生产造成冲击,影响一部分农民就业,并将减少农民的收入。按照计量模型结果,到2005年,大宗农产品将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价格出现相应下降:
表2
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2005年)
小麦 玉米 大豆 油菜籽 棉花 食糖
进口增长
17.7%
113.6%14.5%
21% —— 24%
生产价格
-2.3%
-1.44% -6% -3.8%-1.9% ——
市场价格
-3.3%-1.5%-6.1% -4.86 —— ——
农业总产值将下降2%,农民收入下降280亿元(按1999年不变价格)。(注:《加入WTO后的中国:调整、改革与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2》主题报告(上)载2002年3月20日《中国经济时报》第8版。)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主要是对棉花、糖料、玉米、油料(大豆、油菜籽)等商品率较高、进口配额量大、关税低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的主产区是新疆、广西、云南、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这些省、区又多为农民纯收入水平低、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高,可能受到较大冲击。这些占用土地资源较多的大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普遍较低,特别是粮食中的小麦、玉米和棉花、大豆、糖料等农产品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我国有些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较低,许多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质量标准。在种植业产品和养殖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和包装过程中,遭受污染比较严重,农药、化肥残留量较大,食品安全性在许多方面尚未得到欧盟等进口国的信任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对农产品进口的冲击也不必看得过于严重,我国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粮食和其它大宗农产品自给性比重较大,即使到2004年过渡期结束后,只要我们的应对措施得当,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可能将进口农产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致构成对我国农业的全面冲击。
更应该看到加入WTO对我国农业长远发展有利的一面。首先是有利于农业扩大对外开放。入世后我国可以按照国际规则,完善国内政策法规,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进入我国农业领域,促使我国农业与国际接轨。我国可以享受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无歧视贸易待遇,改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环境。如享受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减少歧视性待遇,利用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这有利于降低我国农产品贸易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并获得解决农产品外贸问题的规范的渠道。有利于增强我国参与和制定农产品新规则的主动权。应当指出的是我国农业目前正处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加入WTO将促使农业结构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调整的进程。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短缺,而劳动力资源充裕。有利于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同时,扩大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蔬菜、水果、畜产品、小产品和花卉等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的产品及其加工品。此外,近年来少数农产品(如植物油、食糖等)走私猖獗,加入WTO后关税下降将会使国内外差价缩小,从而使走私减少。
二,如何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要依靠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为了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加速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概括的说,从自给自足型农业转变为市场竞争型农业;从增产型农业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农业;在农业技术方面应从依靠传统技术转变为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从劳动密集型农业转变为劳动密集与资本和知识密集相结合的农业;在增长方式上,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重视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发展战略转变的目标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率,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合理调整农业区域布局结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资源状况差别很大。如何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沿海发达地区应适当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效益更高的农产品生产;西部地区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同时,应重点增加具有地区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努力开辟新的市场;中部粮食主产区进一步发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增加农业的附加值。这样,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以减少或避免不同地区农业结构的趋同性。近年来,经过农业结构调整,全国农业区域布局逐步确立,东部沿海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高科技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的态势明显。中部地区的商品粮、专用加工粮和饲料粮生产优势得到加强,同时加快发展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在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节水农业。(注:《调整之路越走越宽——三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综述》,2002年1月6日《经济日报》第1版。)
与此同时,应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合理布局,加快形成集中优势产区。如小麦优势产区在黄淮海平原,这里最适宜小麦生长,产量和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玉米优势产区则主要集中在东北春播玉米区和黄淮海夏播玉米区。优质水稻产区,则应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建立不同用途的专用生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以工业用、饲用为主的优质早籼稻和优质食用中、晚籼稻(其中包括部分宜作为出口优质米)生产基地;在华南一带则以生产食用稻米为主,同时兼作饲料用,双季稻则主要作为贮备粮和工业用粮;在华东华北适宜发展食用优质稻和酿造黄酒的粳糯稻;在东北、华北发展主要发展食用粳稻。又如绿色食品优势区域主要在云南、黑龙江、海南以及吉林长白山区、闽西北、赣东南、湘鄂西等地。畜牧业产品优势区域,近期重点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四川盆地、湖南省、吉林中部地区建设无规定疫病保护区,以创建安全名牌畜产品产地等等。经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长江流域的油菜产区,黄淮海地区的花生产区,广东、广西和云南的甘蔗产区,河北、山东和河南的肉牛产区。还有一些已经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如陕西的苹果,山西的小杂粮,山东的蔬菜,新疆的棉花,海南的冬季菜,黑龙江的绿色食品等。(注:《调整之路越走越宽——三年来农业结构问题综述》,2002年1月6日《经济日报》第1版。)
我国优势农产品根据其国际竞争力,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主要是畜牧业(猪、牛、羊、鸡、鸭等)肉产品、水产品、蔬菜、花卉、水果。需要进一步提高优势产区的规模化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以提高竞争优势,扩大出口。另一是在国内生产条件好,商品化程度高,需求前景广阔,但在国际市场上尚无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主要是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专用玉米、优质大豆、棉花、糖料、牛奶、果汁,应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扩大国内需求,抵御国外进口。为了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要发展优质、专业、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要相应压缩低质农产品的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结构由以低质农产品为主向以优质农产品为主的转化,建立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大创汇农业的发展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增加农产品出口和经济效益。目前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主要有:(1)猪肉等畜产品,在成本价格上有一定优势;(2)园艺产品,如蔬菜、水果、花卉、盆景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潜力很大。以蔬菜为例,2001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达2.4亿亩,比2000年扩大了1300万亩,超过油料面积,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据农业部预计,2001年我国蔬菜总产量2.4亿吨,比上年增加1300万吨,1至11月份出口357.1万吨,出口额2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11.9%,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农产品之一。另据世界粮食组织统计,我国蔬菜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注:2002年4月1日《中国信息报》第5页。)(3)加工型食品,包括果汁、果酱和罐头等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加工成本优势的产品。(4)稻谷,包括北方的粳稻和南方的籼稻,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5)小杂粮,在国际市场前景看好;(6)非转基因大豆等食品,在日本等国具有一定的优势;(7)牧草,尤其是东北、内蒙古的牧草无工业污染深受国际市场欢迎。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源,实行进出口结合。如南方适当增加低价饲料粮(玉米)进口,用于发展畜牧业,增加畜产品出口,而在北方的优质玉米则可以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
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价格回落,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的条件下,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应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加速外向型农业发展。(1)完善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对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增值税实行“征多少、通多少”政策。(2)取消农业特产税。(3)建立符合WTO规则的农产品出口促进支持体系。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买方信贷、卖方信贷服务;提供农产品市场开拓扶持和服务(国际博览会、交易会参展费等,市场调查、广告促销等);资助出口农产品科技研究开发。(4)加强应诉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的工作和对反倾销应诉工作进行组织与指导,充分发挥各商品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001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是通过产加销结合,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的经营形式,要作为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注:2001年11月30日《经济日报》第1版。)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注:本人在1997年曾写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文论述了这一问题,发表在1998年《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其基本组织形式是“公司+基地+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效吸收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是区域专业化、原料基地化、基地合作化、农户专业化。依托龙头企业组织原料生产,推进区域专业化布局,形成区域化生产带。在农民与企业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组建利益共同体。依托龙头企业开拓市场,通过企业把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减少和避免农民的市场风险。目前,龙头企业应努力扩大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创造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知名度,不断发民壮大。大型龙头企业应走出国门,实行跨国经营。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外向型龙头企业,发挥其主导作用,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比重。目前,上海市正在集聚起融资、技术、信息、市场等综合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调动其所缺少的劳力和土地资源,培育出二至三家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业产业集团。(注:《上海培育大型农业产业集团》,2002年4月1日《中国信息报》)全国共有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运行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万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6.7万个。据统计,2000年全国农户总数的1/4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注:《调整之路越走越宽——三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综述》,2002年1月6日《经济日报》。)近年来广东省从实际出发,按照“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创办龙头企业,建设商品基地,辐射带动农户,走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的工作思路,有效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据初步统计,短短三年多时间,广东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073家,16个扶贫重点县还兴办扶贫龙头企业48家。全省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90.85亿元,举办农业商品基地1964个,销售收入356.53亿元,实现利润27.47亿元,出口创汇4.64亿美元。全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已达222.59万户,农户从中增加收入44.16亿元,户均增收1984元。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48家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已达9.42万户,农民户均增收1685元。(注:2002年3月20日《经济日报》第一版。)
(三)努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目前我国农村有1亿到1.5亿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相应增加。因此,必须拓展剩余劳动力的非农业就业门路,积极建设小城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合理发展高科技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才能逐步实现农业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也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农村人口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此要推进改革,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摆脱城乡分割管理体制的限制。“十五”计划发展纲要已明确要求打破城乡分离体制,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消除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要鼓励创业,以创业推动、开辟农民转移就业的途径。同时要为吸收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如职工培训,技术进步,配套服务和环境改善等。2000年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农业的比重已下降到23.1%,非农产业的比重已上升到76.9%。2000年出乡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超过7100万人,庞大农村劳动力流动,需要为他们的就业创造条件。为此,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二、三产业,大城市也要吸收农村劳动力在二、三产业中就业。
(四)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
我国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下,对粮食实行定价收购,使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偏高。加入WTO后,必将受国际市场冲击,大量粮食进口可能使沿海地区粮食市场为国外粮食所挤占,中部主产区的粮食将更多的转化为国家库存,或剩余在农民手中。这样,国家在粮食流通方面的补贴将转移到国外。因此,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国家可按市场价格出售粮食,减少库存,以减少国家粮食储备的利息支出和其他费用。同时可以降低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抑制国外粮食进口。可以考虑用其他方法弥补因粮食价格降低农民收入的减少。如实行税费改革,减免农民税费。也可以采取对种粮农户实行直接收入补贴取代价格补贴。
(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
为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必须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开发能力。要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步伐,实现教育、科技、推广、加工、生产一体化,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同时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与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农业科技发展要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食品保障能力为基本目标。加强专用、优质农作物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建立主要农作物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的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加速畜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畜、禽优良品种和专用饲料的普及,控制畜、禽疫病,建立畜、禽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节水农业技术研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建立节水灌溉综合试验区,促进节水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技术研究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六)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创建农业生产发展的市场环境。
目前我国国内农产品销售主要流向大中城市,要继续扩大大中城市市场。随着大中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都在增长。特别是无公害、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仍然需要通过大中城市市场打开销路。同时要积极开拓小城镇市场。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每年有几百万甚至近千万人口转入小城镇,随着小城镇人口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农产品销售潜力巨大,将是扩大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在开拓市场的同时,要努力改善农产品市场环境。加强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行网上交易,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灵活多样、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使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无阻。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要普遍建立质量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农畜产品特别是各种生鲜食品和加工食品,凡是有害物资超过标准的食品,一律不得进入各种农产品市场,并且实行就地销毁,从制度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的提高,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国内农产品市场开拓与市场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开拓国际市场。加入WTO为国农产品更大规模地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应当根据外国消费者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需求变化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和销售,不断开辟和扩大国际农产品市场。
(七)进一步改革农业管理体制,为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应改革我国农业宏观管理不适应国际竞争的状况。
要以建立综合、高效、灵活、协调的农业管理体制为目标,加强中央统筹协调和宏观管理的职能,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协调、产供销一体的管理体制。抓紧改革目前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与内外贸易脱节,管理部门职能重叠、管理环节过多的农业管理体制。要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政府要依法行政,减少行政审批。清理和调整不适应WTO组织规则的法律、法规,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将对农业的支持纳入法制轨道。健全并严格执行市场交易规则和处罚措施,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组建农业产业行业协会和组织,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及外贸易一体化管理。农产品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农产品技术研发与服务;国际市场开拓;行业准入管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应诉、行业损害调查,贸易纠纷处理等。
(八)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方式,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WTO组织规则,对政府支持农业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减少和消除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的价格补贴,降低粮食等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关税壁垒和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应纳入WTO组织规则允许和提倡的“绿箱政策”轨道,即利用教育、信息服务、环境保护和基础建设等途径来实施。同时借助WTO规则中“微量允许”条款,实施对农业的有效支持,增强农业的自身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应当调整农产品价格支持方式,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减少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如粮食价格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民。应增加对农产品科学研究、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服务、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绿箱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标签:农产品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玉米补贴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国际竞争力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日报论文; 小麦论文; 玉米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 棉花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