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000)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心理护理;对症配乐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产褥期,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后抑郁之间的一种精神疾患。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占10%,严重影响家庭生活和产妇的亲子行为。产后抑郁症与正常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在概念上可以将产后抑郁症与正常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即正常产后→产后抑郁情绪→产后抑郁症。而通常分娩至产后4天内是产妇的住院期,因此临床护理人员早期筛选产后抑郁情绪并及时给予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降低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极其重要。
1 抑郁症的诱因
1.1生理因素 孕妇从怀孕到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显著提高,皮质内激素、甲状腺激素可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娩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细胞活动而诱发抑郁。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1.2心理因素 产后抑郁症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熟度不够,敏感(神经质)绪不稳定,好强求全,固执认真,保守,严守纪律,社会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和内向性格等个性的人群中。孕育分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孕妇分娩前后心理准备不足,分娩育儿知识掌握不够,对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够,部分个体有幼稚化现象,还有婴儿的性别和健康状况也是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
1.3身体因素 产时产后的并发症、滞产、难产、手术产是产后抑郁不可忽视的原因。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不平衡,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的出现。
1.4社会因素 接触死胎死产婴儿的孕妇易产生精神伤害,曾经历了不良产史的产妇往往是忧心忡忡,精神高度紧张,其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比一般产妇为重,更易导致产后情绪低落,是引起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
1.5家庭因素 产后母体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妇的心理脆弱,敏感性增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此时的产妇非常在乎家人特别是丈夫的关心与帮助,如产后家属的冷漠,家庭的不和睦,家庭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低劣,家庭对婴儿性别的期盼等都是产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
2 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
2.1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重在心理护理,应从产前做起。做好产前健康咨询和围生期的保健,经常心理咨询,掌握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讲解有关分娩常识, 使其正确认识分娩。产时进行全程心理支持,提供导乐陪伴,使其顺利分娩, 以减少因难产等因素而发生的心里精神应激。产后护士应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理变化,及时教会产妇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技巧, 使其尽快进入母亲角色, 同时帮助调动家庭成员的支持, 对产妇提供多方面指导, 使她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难题。
2.2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产妇由于分娩的疲劳,会阴切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伤口的疼痛及子宫收缩痛等, 都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过度的劳累会直接影响产妇的情绪。尽量给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产后是产妇情绪最不稳定的时期,各种精神刺激都应该尽量避免。应加强护理工作效率,治疗和护理时间要尽量集中,减少不必要的打扰。
2.3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除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要倾听产妇的倾诉。帮助产妇从心理上树立信心,及时调整孕妇的一些不良心态,消除心里的烦闷,尽量给予她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她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及鼓励,帮助她提高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研究说明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显著作用。
2.4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做好母乳喂养指导主动与产妇交流,关心她们,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指导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介绍有关母乳喂养及育婴的常识, 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帮助照料新生儿。宣教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有关新生儿生理现象知识,如新生儿黄疸、假月经、溢奶等现象。看一些产褥期保健知识及育儿方面的书籍,教育产妇学会照顾自己和婴儿,顺利进行角色转换。
2.5音乐护理 临床实践证明,适宜的音乐可以刺激听觉中枢使人体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从而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如手术、分娩等过程中, 使患者呼吸平稳,血压、心率稳定,有助于各项操作的顺利进行;并可通过脑内啡肽等物质的释放而达到镇静催眠作用。有研究表明音乐的快慢、强弱、升降能很好地对抑郁症状患者情绪起调节作用。护士要全面评估并“对症配乐”, 使音乐风格与患者的病情和人格类型相吻合,让患者先试听不同的音乐,以确定最合适的,给患者最喜欢的音乐集锦,这就是“对症配乐”。
2.6提高业务水平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临床护士、助产士的素质及整体护理水平,积极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产妇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积极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分娩。医务人员在与产妇的接触过程中要亲切,温和,友善,要视患者为亲人,使其处于一个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减少产后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的心理负担。
3 预防措施
产后抑郁症不易被发现,更不应被忽视,如何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予以心理安慰和支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探索适合各种类型患者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是医护人员在有效控制产后抑郁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是有必要的。
4 讨论
由于一般人对生理疾病较重视,而对心理疾病则较疏忽,因此产后抑郁症的患者虽然非常多,但仍未引起广泛的注意。很多卫生医疗书籍的心理层面的探讨很少,使得一般家属无从取得相关资讯,无法体会患者产后的心理转折,而认定是患者无理取闹,不知适时给予情感支持,最终导致病情的恶化。从而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不但如此,还影响婴儿、婚姻、家庭和社会。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准确评估她们的心理状态。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实施护理。充分重视围产期及产褥期的心理保健和心理护理, 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宣教,积极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并对抑郁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予以心理安慰。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总之,针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特定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积极的情感支持,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斌.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4):185-186.
[2] 郭丹,杜彩素.延续性心理护理在预防产妇产后抑郁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9):76-77.
[3] 张砚媚.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104-105.
[4] 赵淑梅,石文双,王楠.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29):239-240.
[5]陈莉,肖水源,薛志辉.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72):14138-14139.
[6]王艳丽.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影响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3(2):95.
论文作者:梁丽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抑郁症论文; 心理论文; 抑郁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