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325000)
摘要:声乐教学在现代中职教育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声乐能力和素质,而且要在把传统音乐教育融入现代声乐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声乐教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主要来自外国的教学知识,从而忽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生。因此,在当前的第二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已被正确地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
关键词:传统音乐;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
前言
人们对教学的一些认识逐渐的发生改变,在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方面,逐渐加入了那些古典的乐器项目,这一改革很好的发扬了古代的传统艺术,加入了传统音乐,也让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出来的学生更有才华。关于如何学习声乐,无论是发声还是进行演出,我们伟大的教职人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建立了足够完善的教学体系,传统乐器源远流长,经过了时代的淘汰,留下的都是精华,但是现在越来越少的学生选择学习古典乐器,所以为了弘扬传统音乐,教师们应多多的了解古典传统声乐的魅力,才能够在教学的时候,更生动形象的把传统音乐的魅力解释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传统音乐文化的摇篮当中。首先把众多的传统乐器的基本状况介绍给学生们,音乐是寄托的人们感情的产物,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教会学生们有感情的演奏,把古典乐器的文化发扬光大,再次发展到一个新的巅峰
一、中职声乐教学现状
1.模式较单一
通过课堂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教育的重心还是在于升学,无法做到足够的自由。现在中职的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只注重学生们演奏方面精准度,完全为应试而教育,学生们的艺术素质和其他很多方面的培养都有所不足。简单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们音乐素质的培养缺失,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升。本来中职学生的有些素质就比较差,中职教育模式的的不完善让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尽人意。
2.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只有那些上不了好高中的学生,退而求其次才会选择中专,他们在学习本来就有些不足,不能重视声乐的学习,所以学生们学习的动力极低,没有兴趣。教师布置什么任务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想法,从来不会主动的去学习和创造。
3.以《鳟鱼》为例的声乐教学现状
首先,对于老师来说,鳟鱼这部作品都很有难度,繁多的音符和音调变换的难度对演奏者都有较高的要求。想要让学生完全掌握这部作品很难,首先最基本的要学会歌曲,而且想要唱的好听音准,会增添更多难度,学习起来很吃力,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的气息。气息不稳,就很难再进一步,唱歌时的气息和平常讲话有些异同。必须准确的认识到这点,不然就可能对嗓子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如果学生学到的内容没有经过复习,就会导致单纯的背诵而不能转化成实用的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中职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有效路径
1.用心领悟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每首歌都寄托了创作者的某种感情,音乐是有灵魂的,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是可以让听众感动的。中职教育缺最少的就是情感方面的教育,要想把传统音乐融入现在的音乐,必须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理解为核心。
古典音乐最注重的就是寄托强烈的感情,音乐是本质是不变的,都是表达出作者的哀愁或者喜悦。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五个民族都能歌善舞,都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舞蹈,各个民族音乐的风格迥异。虽然风格不同,但是都是要表达丰富的情感。让学生自己体会音乐的情感,好好体会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讲课时,老师第一步需要在做的就是给学生科普音乐的作业、时代背景、作者创作时候的生活状态,让学生对这首作品有一个生动形象的认识。让同学们和歌声产生共鸣,随着曲词的和旋律的递进,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学习取得的成果会很可观。
2.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易于理解音乐
音乐是艺术最重要的一门分支,在音乐课的教育上,老师传授给学生的都是老师自己的了解和心得。实际上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古典音乐的学习,老师要大力的鼓励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感情,从音乐本身的风格,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出发,仔细感受作品的魅力。古典音乐的学习,老师上课要围绕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进行充足的互动,鼓励学生自己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读和感受音乐的魅力,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存,结合生活中的感悟自己创作一些小作品。例如,中职的学校可以在下课的课间播放一些古典音乐,熏陶学生们的情操,或者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弹奏一些古代的乐器,再让老师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析欣赏古典音乐,还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试着演奏一下,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老师讲完课后,大家在一起多听几遍这首曲子,记住歌曲的节奏。自由开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多欣赏古典音乐作品,增强对音乐的体会
3.教师应丰富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提高音乐水平
教师在教育中站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声乐课的教学质量。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历史,发展成的风格都不一样,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民族音乐知识储备,在教导学生时,能够起到的作用就会很小。最稳妥的教学方式还是先一基础知识为本,教师本人也要活到老学到老,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欲速则不达,老师也不可能一步变成音乐家,这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自学。教师备课本来就要查阅很多资料和文献,加强自己对音乐的见解,不同的音乐有着不同的特点,老师讲课时能够讲的越生动有魅力,就能更加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喜欢。音乐是个比较抽象的东西,是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和讲解能力的一个很大的挑战,老师不光会讲会唱,还要把握好情感和歌曲创作的故事。所以,作为一个教师,需要一直学习,补充自己的视野,然后更好的教导学生,让学生的音乐实力取得进步。
结束语
声乐教学发展的走向已经确定,古典音乐必定和现代音乐互补交融,意义深远结合以后的音乐文化更加完善,不光能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音乐文化素质的教育也是一个质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常晓虹.论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黄河之声.2015(18)
[2]郑晓燕.新形势下中职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思路[J].中华少年.2015(12)
[3]吴琼.浅析如何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职声乐教学[J].才智.2018(14)
论文作者:郑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音乐论文; 声乐论文; 自己的论文; 传统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学生们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