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源与流的三个阐释维度
郑舒婷1,2
(1.辽宁大学研究生院,辽宁沈阳110036;2.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研究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客观现实,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思想以马克思恩格斯“真正的共同体”构想为源泉,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从共产主义价值目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和平发展价值目标的重大转变;以马克思恩格斯民族交往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为源泉,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从国家和民族交往的价值追求向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现实追求的重大转变;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为源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价值追求和理论阐释向现实追求和实践活动的重大转变。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理论源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及其实践,在理论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和倡导的共同体思想,在实践上践行和创新了人类对共同利益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把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繁荣的共同理想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对世界和平、人类幸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任何思想都是在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创造的结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也是在吸取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的。但是,就根本的价值追求和思想方法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以人类解放为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上,才能深刻领会和正确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一、从共产主义价值目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和平发展价值目标的重大转变
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共产主义价值目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和平发展价值目标的重大转变,把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现实追求有机地统一起来。
面对21世纪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深度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并通过推进“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形成了顺应人民福祉和历史潮流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共同体在理论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深厚的契合性,它们都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立足于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最高追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上探索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的认识、新的谋划和新的实践,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体思想的开拓创新。
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真正的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按照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价值目标的科学概括。在探索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进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同体的认识和论述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在《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通过论述一个普鲁士人的预言——“凡是在人们不幸离开共同体而孤立”〔1〕,将这里所谓的共同体界定为政治共同体,即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分工和私有制的深入分析,进一步将这种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国家制度称为“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只有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并建立了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建立起“真正的共同体”〔2〕。“真正的共同体”是一个与政治共同体(即国家制度)相对的范畴,在这里,国家已经消亡,人的解放成为现实,人们在为其他人的自由发展而自由发展的过程中,构成了真正的共同体或联合体。在那里,阶级和阶级剥削被消灭了,国家消亡了,共产主义制度成为现实,人们实现了自由而自觉的联合。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运用唯物史观将人的自由和解放与建立共同体相联系,从而为共产主义社会勾画蓝图。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从作为哲学范畴的人的本质的实现起步,最终回归现实世界,将其构建为人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由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超越国家观念的社会构想。
习近平多次深刻阐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然不是一种社会形态构想,它是基于全球化大背景,旨在实现中国和平发展和人类和谐进步所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和价值观体系。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当今时代主题下的新的全球性发展理念,强调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同舟共济、互惠包容、求同存异等友好的全球发展观和价值观,是解决当今国际问题、推动人类文明大步向前的科学发展理念。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当今的国际关系,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不是单一的社会制度构建思想,而是全面的、全局的人类发展新思想。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促进全人类发展的同时,旨在促进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中国和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类和平发展的新的历史节点,“中国是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3〕,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所提出的方案和行动,是中国智慧的集中展现,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裨益重大。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为世界人民团结和发展指出最新路线,更为中国发展和民族复兴展现美好前景。从这一角度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追寻着同样的理想目标和价值导向,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体现了当代中国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国对外关系新格局的同步推进。习近平在2014年就提出了“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19〕的新要求,要“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按照外交工作新要求,我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全方位发展对外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方面各领域的国际合作;从构建良好的周边外交关系做起,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重点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为构建涵盖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区域模式;广泛宣传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是世界人民共建共享的梦想,得到除超级帝国政治人物和少数理论家之外的国际社会的充分理解和积极响应,当今的国际形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准确把握时代性质和发展趋势,科学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理论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资本主义产生以来的时代称之为“资产阶级时代”〔4〕,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要社会力量,社会主义是这个时代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已经发生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方面,作为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发展演进表面上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而事实上却不断加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这一根本矛盾,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也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作为这个时代的主导力量即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得到彰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论断不断被事实所验证。习近平透过新世纪纷纭复杂的国际社会,把握科技革命、文化交融、社会发展所折射出的世界的本质,深刻阐述了当今时代的特点,指出“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5〕,不论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在实践中把共产主义宏伟事业推向前进。这是马克思主义赋予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赋予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但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直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持续不断的接力奋斗。这个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6〕。为此,一方面,既要把握好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大的历史时代”的本质,也要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新的时代特征,既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扎扎实实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既要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又要从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世界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世界梦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就是把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结合到一起的价值定位、目标指向和实践方案。
二、从国家和民族交往的价值追求向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现实目标的重大转变
第五,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16〕的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和国际秩序理论,创造性论述了当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主张,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框架。近代资产阶级构建的国际准则和国际格局,造成了“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7〕的局面,是资产阶级对内统治理念和统治手段在国际事务中的体现。工人阶级要彻底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权,这将是人类管理和治理理念的根本变革,是社会管理制度的根本变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是这一变革的开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理念推进到国际社会,使这一构建实践与创建新型国际关系、变革国际秩序紧密联系。为此,必须积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使世界的事情由大家来办、大家来管,深化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对全球治理和构建国际关系新秩序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共谋共建共享和平繁荣的国际社会作出的中国贡献。
第三,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发展“合力论”〔12〕的思想,发展“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13〕的理论,创造性论述了当今世界各国安全相互制约的关系,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历史发展一般进程时,既从社会形态的内容即经济、政治、文化等出发,又从社会和历史的主体即现实中的人的力量出发,说明历史的发展是多种内容相互作用、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合,而历史发展的结果实际上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14〕,从而导致现实世界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世界的紧密联系凸显了人类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各国人民共同的利益追求要求国际社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凝聚人类共识,汇聚人类智慧,发展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伟大事业。尽管世界各国存在很大差异,不同文化导致不同认识,但在和平、发展、繁荣等根本点上,却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即各国人民利益追求的“最大公约数”,奠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和价值基础。以人类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为基础,推动世界各国人民为着共同目标同频同向发力,凝聚了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力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第四,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使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15〕的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政治主张,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往准则。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外交政策,是在资本作用下为了资产阶级的私利而在国际事务中纵横捭阖,是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的政策。构建社会主义的道德和正义准则,必须破除资产阶级的外交政策,实现各国在平等基础上的友好交往。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原则,从当今世界实际出发,深刻阐述了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思想,倡导以新的国际关系理念推动大国关系的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国际关系基础。在外交理念上,提出了秉承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新要求,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新方针,按照协调与合作的理念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新框架。这就把至高无上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契合到当今的国际社会,构筑了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新通道。
第二,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8〕的思想,创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理论,创造性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阐述了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是国际性的,认为“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9〕。工人阶级在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要坚持各民族的利益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全人类的利益的有机统一,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和平”〔10〕。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高举和平旗帜,从人类共同利益和国家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战略策略,把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同实现世界梦的伟大理想结合起来。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11〕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客观依据,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追求。
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当代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谋求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共同利益,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始终高度重视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在揭露资产阶级外交实质的同时,深刻阐述了工人阶级应该坚持的外交原则和外交方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国际交往的思想发展为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开辟了当代世界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实践也是理论的源泉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突出特点在于注重时代性、实践性和实效性,通过倡导新的外交理念,拓展新的外交实践,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政治与经济,实现全人类的美好期盼和全世界的美好未来。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理论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一开始就既来源于国际关系实践,又作用于国际关系实践,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中发挥了指导和领航的作用。习近平提出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过程,也是既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发展,又充分发挥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作用的过程。
第一,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发展世界整体性联系性一体化思想,创造性论述了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的深刻内涵,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厚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和客观规律,阐释了人类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一般进程和内在动因,注意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把世界各地各民族都连成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地区的事变都深刻影响着其他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发展,不仅造就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而且造就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世界舞台,离开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偏离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带来了交往内容和交往形式的巨大变革,引起人们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大改变,人类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7〕。这一重要思想,是针对人类相互依存新情况、世界历史发展新变化作出的科学认识和重大判断,探索和把握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世界前进的时代诉求和发展趋势,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依据和认识基础。
从马克思民族交往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思想到习近平人类利益“最大公约数”的思想,实现了国家和民族交往的价值追求向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现实目标的重大转变,体现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大创新。
三、从价值追求和理论阐释向现实追求和实践活动的重大转变
从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思想到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实现了价值追求和理论阐释向现实追求和实践活动的重大转变,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增进人类共同福祉的重大贡献。
慢阻肺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的典型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肺功能减弱、活动能力降低等,不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同时更严重影响着其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慢阻肺的治疗,临床尚无根治手段,因此多以常规药物治疗以消炎、止喘,以缓解患者病情发展。
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和强烈的抒情,多角度描绘了圆月和缺月图。首句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勾勒了儿童视野中的月光的皎洁可爱。月亮升起时,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王立军(1974-),男,河北高邑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石家庄市 “十百千人才工程”教育人才,石家庄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等;
与普通刑事案件调查相比,职务犯罪调查进程往往具有突出的单链条线性特征。蛙跳式的线性进程中,调查信息既是支点也是落脚点,信息助力调查进入每一个工作节点后又需要及时获得后续信息的补充。这反映了案侦工作对推动调查进程发展的节点信息依赖性、时间性强,否则致使调查工作方向迷失和战机遗失(如图1)。因节点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不明显导致调查工作进展状态可预见性差,往往某种新情况出现时因缺乏信息支撑而难以作出准确判断。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促成了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共享“一带一路”福祉的同步增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载体,通过推进全球发展、合作共赢的实践,打造了当代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从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不仅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欢迎,而且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从贯通经济走廊、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到搭建融资平台、促进人文交流,为世界各国特别是沿线各国拓展了发展新空间,彰显了“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诚意,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伟大实践。通过“一带一路”和其他重要的战略举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一步一步地转换为实际的步骤,各国人民对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诉求一点一滴地转换为现实。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洪波认为,“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一脉相承,高度契合。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21〕。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推动了中国参与国际事务、贡献中国智慧与国际秩序积极变革的同步发展。作为推进世界秩序变革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一经提出就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13年9月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首次对习近平关于中国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想的“中国方案”给予高度关注。自那时以来,从地区会议、国际论坛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纷纷接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在把脉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全球经济治理的主张,在助力国际减贫进程方面提出了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提出了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方面提出了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的观念。这些符合人类共同美好愿景的新理念新思想,有力推进了国际秩序的积极变革。作为世界共享福祉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重新审视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国际地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公认为作出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22〕。
“可是什么?”妈无情地打断她的话,说,“村里多少女孩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挣钱养家、供弟弟读书?你能?我供你读到大学本科,把向南都荒废了!”
第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世界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同步展现。近代以来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人类解放的斗争是世界性的伟大革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始终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步进行,并因此不断拓展了世界进步的宽广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与世界不断连成一体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把中国与世界有力地融合为一个整体,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仅造福了中国人民,也造福了世界人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世界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在科学社会主义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和创新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层面,成功展现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结果的独特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推动和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既加快自身发展又保持自身独立的健康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在解决人类共同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层面,强调和坚持人类共同利益和不可分割的前途命运,有效破解了阻碍世界和平发展的顽瘴痼疾,推动和促进了人类共同期盼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85、488.
〔3〕习近平.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
〔4〕〔9〕〔13〕〔17〕〔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1、419、405、135.
〔5〕〔19〕〔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441、443.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86.
〔8〕〔15〕〔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11、66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53.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6.
〔12〕〔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5、605.
〔21〕〔22〕一带一路,“促进国际合作的一项创举”〔N〕. 人民日报,2019-02-13(17).
Three Interpretation Dimensions of the Theoretical Origin in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ZHENG Shuting1,2
(1.Graduate School,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2.Department of Marxism,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
Abstract: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dheres to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with deep studies of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today’s world and contemporary China,providing a Chinese plan for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This idea takes Marx and Engels’“true community”as the source,making Marxism achieve significant changes from value goal of communism to value goal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a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It also takes Marx and Engels’“moral and justice of ethnic communication”as the source,making Marxism achieve significant changes from the value pursuit of national and ethnic communication to the practical pursuit of constructing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Finally,it takes Marx and Engels’“all social life is essentially practical”as the source,making Marxism undergo a major shift from value pursuit and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to realistic pursuit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Key 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true community;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oretical origin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291(2019)04-0016-06
收稿日期: 2019-01-07 修改日期:2019-06-06
作者简介: 郑舒婷,女,辽宁朝阳人,辽宁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博士生。研究方向:现代教育管理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列宁社会主义文化观研究”(18BKS008);2017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涵意蕴与建构路径”(L17CKS004)。
【责任编辑 潘照新】
标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 真正的共同体论文; 新型国际关系论文; 理论源流论文;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