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淦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象圣中学 广东 广州 511400
【摘要】初中校园需要对学生们开展高水准的思想教育,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以及情感态度,积极塑造学生们健全的人格品质。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初中校园未能高效开展的思政教育,学生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思政教育,很难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而微时代对现代教育起到多种影响,一方面能丰富思政教育的资源,同时也会对学生们的价值认知造成负面误导,需要对微时代进行全面的理解和看待。所以本文认为应该在微时代下革新之前的思政教育方式,重视借助现代化教学思维和媒介实施思政教育,提升课程教育的最终质量。
【关键词】微时代;初中生;思政教育;文化传播;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05-02
前言
学术研究可知微时代的发展基础是将微博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基础,借助短小精悍的方式对文化知识进行传播和讲解,它和传统媒介有着鲜明的差异。在对初中生实施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初中校园和思政教师应该革新之前的教学理念,重视在微时代下给初中生开展高水准的思想引导和情感塑造。这样可以提升学生们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利于他们在课程教育中得到情感态度的熏陶,通过价值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以教师需要在微时代下探索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路径,给初中生提供更高水准的知识探索平台,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一、对微时代的内涵理解
通过对微时代的学术资料进行内涵分析得知,它蕴含着复杂的语意,如文化传播或者是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时代命题。微时代的发展基础是将微博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基础,借助短小精悍的方式对文化知识进行传播和讲解,这样就导致文化传递的速度更快,同时传播内容更加具有冲击力,从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虽然学术界未能对微时代进行定义的统一,但是都肯定它和传统媒体有着鲜明的区别——信息传播速度更加便捷、数量更加海量化且内容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人们可以借助移动客户端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微时代也更加关注话语的表达情况。人们也可以围绕多种社会热点进行自我观念的表达,通过网络平台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者是新闻评论,更加具备表达的能力。
二、微时代对初中生思想价值观造成的影响分析
(一)正面影响——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拓展教育空间
微时代体现出鲜明的传播特色,需要关注到微时代对初中生造成的思想影响,从而对微时代进行全面的探索和价值认知。微时代对初中阶段思政教育起到正面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知识探索平台。教师们可以借助网络进行相关教学资源的搜集和整理,根据课程基础和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制定教学方案,改变单一进行教材知识讲解的模式。另一方面,思政教师可以借助新技术拓展教育空间,强化学生们的思想认知[1]。对初中生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或者是其他方式开展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改变之前灌输式的课程教育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社会热点或者是学生们的认知需求进行主题教育,也能指导班级学生开展话题讨论,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最终质量。
(二)负面影响——冲击主流教育的引导效果,误导初中生的价值认知
微时代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资源和内容,利于学生们得到更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但是同时也会对思政教育造成负面影响。第一,在微时代的影响下,一些负面思想会冲击主流教育的引导效果[2]。这是因为人们可以围绕多种社会热点进行自我观念的表达,通过网络平台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者是新闻评论,不再受到教育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体现出更加强大的自由性。第二,微时代会让各种负面思想在网络世界中流传,人们在网络中遨游的过程中会遇到这些负面思想。例如暴力思想、仇富或者是贪慕虚荣的思想认知,也包含黄色或者是分裂国家的思想态度。这些不良思想观念会误导初中生的思想态度,因为他们不具备成熟的心理认知和强大的判断能力,会受到这些思想的诱导或者是侵蚀,从而给初中阶段的思政教育造成制约。
三、思政教师在微时代下创新思想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合理借助新媒体开展课程教育
微时代改变之前的知识或者是信息的传递方式,也能让人们在网络世界中进行观点的探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教师们可以借助网络进行相关教学资源的搜集和整理,根据课程基础和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制定教学方案,改变单一进行教材知识讲解的模式。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提出新要求,教师们需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根本任务,重视对他们进行承担民族复兴的责任教育,借助多种方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基于这样的教育需求,思政教师应该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合理借助新媒体开展课程教育,以此给初中生开展高水准的课程教育[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思政教师应该在这样的教育要求指导下革新之前的教学理念和能力培养模式,引导班级学生对教材知识点开展多角度的探索。教师需要对微时代进行全面性的认知,根据初中生呈现出的认知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从而强化学生们参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思政教师需要合理借助新媒体开展课程教育。微时代给教师们开展课程教育提供更多的选择,指导教师借助先进的教学方式实施高水准的知识教育和思想引导,利于初中生得到更高层面的价值引导。例如开展“交友的智慧”教学时,基于初中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思政教育,这样可以展示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内容,从而引导初中生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同时,教师可通过大屏幕进行知识点的互动,强化学生们对这些知识的认知程度,指导他们智慧交友,以此保障最终的教育质量。
(二)借助微课开展课程教育,强化学生们的思想认知
上文指出微时代对现代教育起到多种影响,一方面能丰富思政教育的资源,同时也会对学生们的价值认知造成负面误导。一些人在网络世界中发送一些消极的观点,也有部分人员散发负面的思想认知或者是文化意识,这样就会影响网络世界的纯净度。初中生可以借助手机或者是电脑进行网络探索,在网络平台中搜集相关的数据或者是信息资源,而诸多负面思想就会误导学生们的价值认知。受到这样的引导影响,初中校园所具备的主流引导效果得到明显的削弱,这样不利于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基于这样教学情况,思政教师需要通过微课开展课程教育,强化学生们的思想认知。
因为微时代更加体现出借助短小精悍的方式对文化知识进行传播的特色,所以教师们可以通过微课对学生们开展高水准的课程教育和价值引导。微课能让学生们对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也可以强化初中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程度,体现出比较强的教学应用价值。例如对初中生开展“品味生活”教育时,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对他们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和情感态度的熏陶,从而收获更高层面的课程引导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教学视频的制作,借助短小精悍的视频方式展示相关的知识点,增加他们对情绪和兴趣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引导他们树立高雅的生活观念[4]。通过小视频的播放,教师可以指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深度的探索和情感理解,增加他们对健康生活的理解程度,利于班级学生养成高尚的生活意识和行为观念。这样能改变之前的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探索知识点,也能强化学生们的情感认知。
(三)重视和其他教师进行资源共享,构建特色化的实践教育路径
微时代改变之前的知识或者是信息的传递方式,也能让人们在网络世界中进行观点的探索,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微时代的影响下,一些负面思想会冲击主流教育的引导效果,这样就会对思政教育造成制约。教师们要想提升课程教育的吸引力,则应该在微时代下革新之前的教学模式,从而给学生们实施更高水准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引导。在这样的影响下,思政教师需要重视和其他教师进行资源共享,构建特色化的实践教育路径。通过资源共享可以丰富教师们开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各项资源,利于思政教师开展更高水准的课程教育,保障课堂教学的创新新和成效性。
例如对学生们开展“珍爱生命”教学时,思政教师应该在教学之前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方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共享的方式强化自身的授课能力。这样能丰富教师们实施课程教育的资源和内容,也可以进行教学观点的交流,从而保障课程教育的最终质量。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思政教师能借助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实施教学资源的共享,保障课程教育的最终质量[5]。同时,思政教师也应该构建特色化的实践教育路径,如借助相关的微信公众账号等资源实施创新性的思政教育,拓展课程教育的路径。这样可以指导学生们对生命真谛的认知程度,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认知,也能养成高品质的道德意识。
结论
综上可知思政教师应该革新之前的教学理念,重视在微时代下给初中生开展高水准的思想引导和情感塑造。因为这样可以提升学生们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利于他们得到情感态度的熏陶,通过价值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基于这样的教育需求,思政教师应该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合理借助新媒体开展课程教育。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对学生们开展高水准的课程教育和价值引导。此外,思政教师需要重视和其他教师进行资源共享,搭建特色化的教育网站。
参考文献
[1]高维峰.实效性、参与度与信任关系重建:基于区块链原理的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19(04):108-114.
[2]丁红枫,孙连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理论与对策研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07):99.
[3]王明春,陈德琼.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视角解读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5):127-128.
[4]袁红梅.谈谈初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时代初中生心理监护与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系列成果之三[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3):196-197.
[5]袁红梅.责任心 耐心 用心——新时代初中生心理监护与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系列成果之二[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2):196-197.
论文作者:潘文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思政论文; 初中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们论文; 时代论文; 认知论文; 课程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