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仁和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 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状态,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治疗
青光眼是常见多发眼科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当中,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是青光眼术后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术后患者晶状体混浊,瞳孔弹性降低从而造成白内障等并发症。手术治疗方式是应用较广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治疗方式,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患者预后视力改善情况不十分良好,超声乳化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使用能够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状态,取得更加优越的治疗效果,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超声乳化方式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治疗的应用日益广泛[1]。为进一步了解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情况,本文选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4例,女性20例,男性24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0.8±2.4)岁;对照组患者44例,女性21例,男性23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2.5±2.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使用截囊针撕开前囊,将白内障核以及皮质摘除,保留后囊膜完整[2]。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视力情况进行测定。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用奥布卡因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后,于患者角膜缘做2.8-3.2mm切口,使用截囊针做环形连续撕囊术,注入黏弹剂,进行水分离超声乳化术,将原晶状体核震碎吸出,清理干净皮质,而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完成后,冲洗残余皮质以及黏弹剂,关闭手术切口[3]。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分为有效、好转、无效三个等级,有效:患者治疗后视力得到明显改善,视力>1.0;好转:治疗后患者视力状态有所好转,视力在0.3—1.0;无效:患者治疗后视力没有较明显的好转,视力<0.3。治疗有效率=(有效+好转)/总人数×100%[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并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改善情况 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是一种利用超声乳化装置对白内障进行有效摘除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在使用传统白内障摘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手术操作会对患者的眼部造成较大的损伤,并且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多,治疗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方式是利用超声将白内障震碎,而后将白内障同皮质一同吸出,不容易对患者造成严重创伤,且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情况较少[6]。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进行治疗,能在有效清除患者白内障的同时,对患者的视力进行有效的改善,通过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改善患者视力条件。由于超声乳化治疗对患者眼部创伤较小,手术操作较为便捷,能够促进患者手术更快更好的恢复,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有研究认为对于晶状体体积较大、硬度较高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治疗时,震碎所需的能量更高容易造成角膜组织和内皮细胞的灼伤,但随着冷超声、扭动超声等治疗方式的发展,超声乳化治疗能够在尽可能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基础上对患者白内障进行良好的治疗,在震碎白内障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眼部组织的损伤。研究显示,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减少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患者更好的进行术后恢复,并且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状态,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程明智.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因素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78-79.
[2]常惠.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05):27-28+31.
[3]杨海婷,王冠.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27):42-43.
[4]孙荧.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22):30-31.
[5]邵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46例临床治疗[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14):63-64.
[6]贺二女.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99.
论文作者:胡栋,刘申文,唐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白内障论文; 患者论文; 青光眼论文; 术后论文; 超声论文; 晶状体论文; 视力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