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子幕后拼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拼图论文,幕后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的资本市场,东方电子事件十分抢眼,细心人注意到了三件事:
———2001年5月8日,中国证券报和清华大学企业研究中心联合推出“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排序”,东方电子(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682)列综合绩效排名第一。这只是东方电子诸多“第一”中很平常的一次。
———事隔仅4个月,东方电子于9月7日发布了一则不到50字的关于“中国证监会正在调查东方电子”的公告,这给此前市场上所有的流言正了身份:东方电子———这个一度是证券市场中数一数二的绩优股———出事了!
———2001年11月20日,东方电子股价击穿5元的心理价位后出现股价异常波动,深交所宣布21日下午东方电子停牌。次日上午,东方电子董事会发布公告,承认“公司在利润确认方面存在问题。”
近一段时间来,围绕东方电子2000年主营收入高达13.75亿元、主营业务利润高达6.24亿元,市场一片议论纷纷,私下一致给了3个字———“不可能”。作为东方电子的同行,北京哈德威四方公司所言更让人震惊:“如果东方电子都可以被评价为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魁首,那么说明这个市场本身的评价标准有问题。”
无独有偶。近几个月来,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匆忙针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发布了一系列新规定。这似乎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无论东方电子事件的性质如何界定,它的“综合绩效”气球,这次未必能写出不爆的纪录。在最近的敏感时期,东方电子如同惊弓之鸟难以接近。然而,记者在东方电子外围走访的结果,已足以发人深省。
2001年10月底,大雾笼罩下的烟台市夜色初浓,下班时分的海滨马路比白天时稍显繁华。突然,尖利的警笛声自远及近,不一会儿,两辆警车呼啸而过,3辆大巴紧随其后。当警车和大巴绝尘而去,岔路口骑摩托的警察方才闪开道路,让行人通过。
这3辆大巴车上赫然有“东方电子”字样。
“在烟台,不光是东方电子,地方上‘体面’的企业出来,警车护驾是常事。”
一位烟台的朋友轻描淡写地说。
就像海尔在青岛、长虹在绵阳一样,东方电子在烟台的知名度有多高,其衡量指标只消看看出租汽车司机对路线有多熟。司机大多还乐意向外地来客夸耀几句:东方电子,待遇高,有钱!
找到东方电子很容易,接近东方电子却异常敏感艰难。知道东方电子眼下微妙处境的人都明白,此时对此事不宜多说,口径一律为“事态不明朗,不便表态”。记者通过烟台当地朋友的关系找到东方电子的一位副总裁。这位据说因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而“不高兴”的副总裁留下一句话:“我现在讨厌见记者。”记者还未到烟台,就有朋友给记者打招呼说,烟台市从政府到银行以至税务部门都早已达成默契,力保东方电子,此行极可能一无所获。
接近东方电子的过程于是有些像拼图游戏。将零散摸索陆续得到的碎片拼接起来,一张围绕东方电子展开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全景图,逐渐清晰起来。
地方“财神”
1.73亿元,这是东方电子2000年上缴的所得税数字。凭着对地方经济的突出贡献,东方电子一直是烟台市的计划单列企业和财税大户,理所当然地成为一方“财神”。
东方电子的前身是烟台无线电六厂,主营计算机键盘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于199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同时发行了内部职工股。1996年,烟台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公众发行1030万股A股股票,共募集资金约8000万元。募集资金一部分用于键盘生产,另一部分用于新业务:电力调度及工业自动化保护。1997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持有上市公司32.21%的股份,其旗下的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劳动服务公司持有2.2%的股份,而作为主承销商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曾一度成为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之一。
在烟台,东方电子是百万富翁神话的缔造者。作为烟台最早实施内部员工持股的企业,东方电子的内部员工股在1999年年底成功上市流通。经过此前此后的分红、配送以及股价的除权填权,持有内部员工股的人腰包顿鼓。据说在行情最好的时候,东方电子催生出了800多位百万富翁。于公于私,烟台市政府对东方电子的极度重视似乎都顺理成章。
记者到达烟台时正逢大雾。这个海滨城市今年的经济状况也一如灰朦朦的天气,令人打不起精神。利税大户东方电子今年前5个月一直不景气,这尤其让十分倚重东方电子的烟台市政府忧心忡忡。为了让政府放心,在6月20日的烟台市委工作会议上,东方电子的一位副总拍了胸脯:“至少市政府不用担心东方电子,”并保证,到6月底,东方电子的经营状况肯定会有所好转。
这话给市政府吃了一颗定心丸。东方电子的账面也的确实现了承诺。东方电子今年的中报显示,主营收入总额高达7.02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1亿元;主营利润也不示弱,达到3.09亿元,也高于去年同期的2.98亿元。从其中报上,丝毫没有东方电子上半年经营不景气的征兆。
政府想要的数字达到了。至于其中的水份,政府自然不会想到该去拧一拧。记者曾想联络烟台有关税务部门,考察东方电子利税数字的真实性。有人劝阻说:“去了也拿不到什么。况且,东方电子不会在乎这么点钱。”如果这笔钱年年都如数交到税务的口袋里,政府自然不必关心真假和水份了。
而在私下里,面对东方电子的业绩神话,很多人的说法大致相同:“不可能。”但人们道出这3个字时的语气却十分迟疑,意思是:即使东方电子的业绩不可能,谁又能找到不可能的证据呢?主营收入注水?
有人将东方电子的业绩与银广夏作了个对比:银广夏是做假账,而东方电子的业绩不是虚构。于是,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东方电子数以亿计的主营收入是否“注水”。
主营收入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蕴涵的是公司目前的业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基础。根据东方电子的公告,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包括电子及通讯设备、电力调度及工业自动化保护设备、电源、工业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及配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咨询服务等。其中电力自动化系统产品占了大头:在200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的类别只有两个方向,电力自动化系统等销售超过13亿元,而键盘的收入只有不到2000万元。
东方电子历年来的主营收入成倍上涨。1996年,东方电子的主营收入为1.37亿元,1997年即上升到2.36亿元。此后,公司的主营收入每年保持将近一倍的增长,1998年为4.5亿元,1999年为8.55亿元;1999年公司还完成配股,共募集资金4亿元。随后的2000年,公司的主营收入上升至13.75亿元;同时,主营业务利润率也同比增长,奇迹般地定格在43%左右。
与东方电子的利润一起高速增长的是东方电子的股价。从1997年上市开始,东方电子的股价一路上行,从12元一直涨到34元。此后经过4次送股和转增,流通股本扩大了10多倍,但股价仍然保持在20多元,并最高上冲到60元。按说股本的不断扩张肯定会给东方电子的每股收益造成压力,但东方电子却出人意料地顶住了压力:每股收益锁定在0.5元以上。
在最近的敏感时期,人们无法从东方电子内部了解到其收入和利润神话的真相。但东方电子的竞争对手之一———北京哈德威四方保护与控制设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绪昭,对行业势力版图有一清晰介绍,让记者间接对东方电子的收入谜团描出些眉目。
根据新出版的《2001年中国电力年鉴》,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施城乡电网改造计划,到2000年年底,总投资约2045亿元。据估计,这2045亿元的大部分是投到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投资上,即城乡电网系统本身的设备投资。而电网调度自动化等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的二次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很低。北京供电局生产技术处的一位员工透露:这部分一般情况不会超过10%,即顶多200亿元。
国内的电网有城网和农网之分。一般城网中高压电力调度系统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农网中低压电力调度系统所占比例较大。从1998年开始的城乡电网改造,由于高压电网所需的二次设备较多,农网对二次设备的投资相对较少,所以,“投资于二次设备的200亿元,大部分投在城网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改造上,农网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投资只占50亿元左右。如果分配到3年中,每年的市场总容量也就是10多亿元。”王绪昭说。
在高压电网自动化改造方面,南京南瑞和北京四方是国内两个流派的倡导者,在技术上占有主导地位,和外资背景的公司(西门子、ABB等)共同瓜分了差不多150亿元的高压电网自动化市场。北京四方公司成立于1994年,董事长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杨奇逊教授。而南瑞集团则成立于1973年,脱胎于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专业机构,董事长沈国荣亦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但在对技术要求不太高的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东方电子利用强大的市场能力,占据了主导地位。
按照东方电子公告的数字,仅东方电子一家3年的主营收入就达27亿元,竟占整个农网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市场(50亿元)的近60%。据市场人士分析,在1998年之前,这样的市场占有率还说得过去,因为当时竞争并不是很激烈。然而,目前在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发展的企业已多达200多家。以山东为例,在山东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投资中,直属于山东电力集团的鲁能集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东方电子在山东几乎没有市场。而在南方各省,地方势力又非常强大,即使是南瑞、四方这种实力雄厚的企业,也都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
此外,东方电子2000年的高利润率从逻辑上也讲不通。从账面上看,东方电子主营业务方向的重头业务———电力自动化系统等销售———在2000年共实现销售收入约13.55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竟高达6.24亿元,这部分主营业务利润率估计在40%以上。业内人士透露,在1998年之后,即使利润率较高的高压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也不过10%到30%;而在利润率较低的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这个数字还不到10%。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东方电子低价接单在业界几乎是“谁都知道”。例如,北京四方和东方电子在地市级电力调度市场有限的几次交锋中,东方电子几乎都以北京四方报价60%左右的价格拿走了定单。北京四方在地市级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的投标报价一般只能维持10%左右的利润率,而东方电子比四方的报价还低40%,高利润从何而来?
东方电子的一位技术人员在和记者接触时称:“为了配合打开市场,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的软件开发都是免费的。实际上,我们收的钱大部分是系统集成的收入,我们做的很多项目肯定是赔钱的。”而东方电子的键盘生产全年的收入也才不过区区2000万元。
今年10月,在东方电子内部一个小范围的非正式会议上,管理层向下传达了“9月份东方电子营收1亿元”的信息。这被很多员工认为是管理层鼓舞士气。他们很清楚,即使在旺季,这样规模的收入也太乐观了。对于2000年的高额营收,他们直接回答说:“不太可能。”“问一问这行里的人,没有一个人会相信。”这是同行的评价。
“安全”的银行
当东方电子的销售状况不足以说圆主营收入时,市场的猜测便转向东方电子主营收入以外的资本运作,怀疑东方电子是将资本运作收入反注入主营收入。同时,市场也对东方电子的巨额资金来源表示不解。
一位曾经与东方电子打过交道的银行职员说:“现在回忆起来,其实从当时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推断出东方电子这只
多年大牛股业绩的可疑之处。但是,这一切已合理存在了这么多年,资本市场一直以来也都这么认可,谁会怀疑呢?”实际上,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各种机构在支持东方电子时,似乎也从来没认真考虑过其高业绩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其中,金融机构的表现最为典型。
记者与烟台有关银行人员的交谈一律以“私人”方式展开。东方电子1997年成为上市公司后,立刻成为烟台地区各大银行争抢的大客户。银行的信贷部门送上门去,几乎是求着东方电子来贷款,贷款条件也是一路绿灯,甚至连贷款必须的担保都可以事后补办。曾经和东方电子打过交道的银行信贷部员工感叹说:“东方电子要是肯贷我们的款,那是给我们面子!”
1995年7月1日颁布的《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的信贷要遵循严格的程序。贷款企业须向银行提出贷款要求,并出具相关的担保条件、贷款期限、贷款用途等文件。银行对企业提供的相关文件须进行核查,如果满足贷款条件,则给予贷款。但是,当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时,法定的程序也会形同虚设。
据了解,与东方电子关系密切的银行有两家:中国工商银行烟台分行和华夏银行烟台支行。中国工商银行烟台分行是东方电子的老关系户,东方电子未上市时就和它有很好的往来关系。华夏银行烟台支行是在东方电子上市那年成立,随即成了东方电子的新伙伴,与东方电子突飞猛进的业务量一道成长,并一直保持着愉快的记录。傍上东方电子这个大户,这两家银行成了烟台市其他银行羡慕的对象。
不过,这两家银行与东方电子的蜜月是有“经济”基础的。作为一只大牛股,东方电子的股价和业绩不仅坚挺,而且惊人地匹配。效益好、股价高的东方电子在烟台信誉度极高,受益的投资者和相关机构自然也对它一百个放心。
但到2000年底2001年初,东方电子股价突然在20元左右拉起横盘,据传其主力庄家已经撤退,重仓机构安顺基金和安信基金开始放量减仓。主力庄家撤退的风声骤令事态起了变化。
在此前后,中信实业银行总行曾给其烟台支行打过招呼,询问是否对东方电子有贷款,并要求控制对东方电子的信贷风险。而曾经与东方电子有业务往来并希望对其贷款的中国银行烟台分行,则早就割舍了对这个“黄金大户”的情结,从2000年开始,与东方电子的存贷关系一直保持零记录。即使是与东方电子交好的华夏银行烟台支行,也开始尽量控制对东方电子的贷款头寸,以降低风险。
记者赴烟台采访时,中国工商银行烟台分行的相关人员以“目前处于敏感时期,且本行与东方电子的业务量较大,此时说话会对事态有不利影响”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但华夏银行烟台支行员工向记者透露,目前东方电子在华夏银行烟台支行有2亿多元存款,贷款约1亿元。
既然有2亿元的存款,东方电子为什么还要贷款?连华夏银行烟台支行的员工也表示“不可理解”。但他们认为,既然这些贷款有抵押或担保,银行没有理由不贷。至于抵押和担保的条件,其中一部分可能是现金,另一部分可能为东方电子的资产。说到对贷款用途的监管,银行相关人员表现出万般无奈。“就像企业到股市圈钱一样,招股书中的项目多半是假的。只要钱到了手,还不是立刻改变资金的用途,甚至去委托理财!企业到银行贷款也很容易找到合理的理由。至于怎么用,银行在这方面的监管非常有限。”但据专家点拨,如果真是正当的投资和资金缺口,东方电子完全可以用企业的自有现金,没有必要贷款,还要为此支付财务费用。
对此,中国银行烟台分行的员工给了这样的解释:如果上市公司的资金被用做它途,而这种投资又不便于披露,那么它的报表势必很难平衡。除非银行给它出具原本不存在的存款证明。但如果以存款抵押为条件贷款,就能得到资金,不仅企业可大胆投资,同时真金白银的存款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出现在报表中。这看似不失为上策,但是否也意味着东方电子在投资上有不可告人的内容。
从1999年配股完成开始,东方电子的存款数额一直很惊人:1999年为6亿多元,2000年为8亿多元,到今年上半年,存款余额还有5亿多元。如此多的存款,贷款用途看上去合理,贷款又有担保,即使不知道背后的动作,银行当然不会推开东方电子这个大户。
然而,目前在贷款方面,东方电子已经不再游刃有余,资金的缺口也逐渐显露出来。2001年5月15日,东方电子董事会公告:“公司拟通过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规模分别为10亿元人民币和5.5亿元人民币,共计融资15.5亿元人民币。”
银行的账户上已有约5.5亿元现金存款(2001年中报称),却又要实施大规模的融资计划,于是,这些存款的真实性和可流通变现性再次遭到了质疑。狮子大开口的融资计划不仅激怒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把东方电子资金紧张的内情表露无遗。
审计“无保留”
银行“难得糊涂”,因为它不想拒绝生意。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却不能糊涂,因为它有义务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给东方电子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是烟台市唯一一家有资格给上市公司做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烟台乾聚会计师事务所。
在乾聚,记者得到消息说,1999年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涂艳丽已经离开。而2000年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在回应记者的采访要求时,同一天就用了3个借口:出差,休假,正在开会。
在东方电子事变之初,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接受过中央电视台“证券时间”栏目的一次采访,那时它对媒体尚没有太多戒心,而那次的回答成了目前该会计师事务所对外唯一的正式说法。有关东方电子的销售合同是当时采访的一个重要内容。按惯例,会计师事务所应要求企业向
其提供所有牵涉当期完成合同的原件,并进行核对。乾聚声称,它们曾选择一些客户进行函证(接近200封),发函比例在70%以上,但回函情况不是很理想(大概100封左右),乾聚的回答似乎很艺术。但有人认为,这并不表明乾聚能脱掉干系。
首先,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职责是很明确的:根据企业所在行业和自身状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原始凭证进行核查。这些方法之一就是函证: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当期的原始凭证抽样,并函寄给相关单位,进行确认。如果回函情况不好,会计师事务所要么采取其他方式进一步确认,否则就必须出具“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很明显,乾聚对东方电子的原始单据进行函证时,回函情况并不理想,而接下来的举措又无从而知,但在乾聚事后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任何暗示。
其次,在东方电子对外的公告中,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的三分开原则非常清晰。但实际上,东方电子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却同是一个人;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在同一个楼里办公;甚至有传言说: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财务部门的印章都搁在一起。更耐人寻味的是,与上市公司保持密切业务关系的集团公司子公司———烟台东方玉麟电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高峰,同时又是上市公司东方电子的总经理助理、董事、董事会秘书、证券办主任。
作为受聘的会计师事务所,乾聚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但乾聚出具的审计报告却这样说:“在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贵公司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得到的结论自然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单从这份审计报告看,市场对乾聚在此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无从知晓。
律师轻松数钱
与当前相关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被动现状相比,法律顾问可能是东方电子事发后日子最好过的。记者找到东方电子的法律顾问———北京华堂律师事务所。当谈起东方电子可能存在的问题时,该所员工只是微微一笑。
按他们的说法,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职责很简单,即审核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文件的合法性和各种活动相关程序的合法性,并收取顾问费用。当有较重大诉讼时,法律顾问以律师身份出现,并收取律师费用。据华堂律师事务所介绍,东方电子并不是个惹事的公司,几乎没有太多的法律纠纷,所以每年二三十万元的法律顾问费拿得十分轻松。东方电子的法律需求一直是程序性的,除了1997年上市时忙活过一阵外,此后一直没什么大事。法律顾问出席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也差不多是走走形式。
华堂律师事务所的员工对记者说:东方电子不同于银广夏,银广夏是做假账,是违法行为,而东方电子的收入却有基础,不是虚构。按他们的说法,法律顾问涉足东方电子的业务不是很多,对它的具体情况也不了解。这听上去,法律顾问倒更像是东方电子的竞争对手或邻居。不过他们认为,从法律顾问的角度来分析,东方电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东方电子这样的收入,这样的利润,只要稍加走访就会发现,它的同行对此普遍表示难以置信。难道与东方电子有关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竟对此毫无感觉吗?尽管很多为东方电子服务的中介机构讳莫如深,事后也提出了担心,并表示忧虑和怀疑,但在中介机构出具的被市场认可的证明中,人们看不到任何这种担心的痕迹和可能的暗示。而据知情者透露,类似东方电子的现象在上市公司中并不罕见。难怪有人大声疾呼:“谁在为东方电子的所作所为大开绿灯?”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包括地方税务机关在内的不少机构对东方电子事件的解释都惊人地一致:“东方电子有没有问题,要等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如果这句话是从外人,甚至从东方电子自己的嘴里说出来,还可以理解。但它从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嘴里说出来,无疑是给了股民当头一棒。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有义务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出具质疑报告,甚至有责任针对疑点进行实地调研。它们对东方电子所负有的义务和责任,是庄严的国徽所赋予的。
据最新报道,国家审计署2000年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会计报表严重不真实的企业竟占到68%,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11月24日出席“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时发表公开讲话称,财务信息失真和会计造假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毒瘤,国家审计署正在加大对社会中介组织的工作质量监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论东方电子事件的性质最终如何界定,它的“综合绩效神话”一定会现出“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