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城市:中心城市面临的新战略任务_城市经济论文

建设国际城市:中心城市面临的新战略任务_城市经济论文

建设国际性城市——中心城市面临的新战略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性论文,中心城市论文,新战略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大势所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和通讯手段已今非昔比,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大大缩短,使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交易和销售成为可能,因而跨国公司迅速崛起,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不断向纵深发展,商品、资本、劳务、信息和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流通,地球正在日益变小,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程度却在日益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为顺应这个历史潮流,跟上时代的节奏,国内先后有大连、海口、深圳、上海、天津、沈阳、昆明、北京、青岛、宁波、福州、重庆、武汉、郑州、杭州、哈尔滨、南京、成都、长春、广州、西安、长沙、珲春等31个城市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国际性城市战略目标。这不仅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而且是我国城市经济学的一次新的探索。

最早提出创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是大连市。早在1988年10月中共大连市委书记毕锡桢就提出“把大连早日建成开放度高、吸引力强的贸易金融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随后,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高层次的研讨会,提出了“把大连建成北方香港”的具体目标。进入90年代后,各大中城市关于国际性城市的研讨会活动此起彼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浪潮不可逆转。上海提出“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武汉提出“把武汉建成东方的芝加哥”;广州提出“用15年左右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把广州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哈尔滨提出“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经贸城市”;宁波提出“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郑州提出“建成国际商贸城”;深圳提出“筹建国际信息城”;昆明、杭州则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等等。这些城市对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可能性大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我们可发现这些城市具有以下共同特点:⒈是一定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有较强的吸引和辐射功能;⒉城市经济现代化水平有一定的基础,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⒊区位条件理想,交通条件便利,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能起到启承转合的作用;⒋具有易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把创建国际性城市的宏观论证建立在这些基本条件的分析之上,就大大减少了盲目性;防止了一哄而起的现象,因而,许多知名学者对此都持肯定态度,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意义主要是树立了一个理想的目标,长远的目标”;周叔莲也认为“建设国际性城市有利于把地区经济推向国际市场,是中心城市面临的新的战略任务”。

为什么当前我国有那么多的城市提出创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是偶然吗?是相互攀比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磐的回答是“不那么简单”。他认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有5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中国经济正处在持续改革、健康发展的阶段,下世纪必将成为经济大国;第二是在经济发展中,外向经济成为最有活力、最富生机的一部分;第三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各个城市都在努力扩大吸引力和辐射力;第四是我国经济正面临一个新的战略选择,沿海沿边发展战略的内移,要求在内陆建立一批国际性城市;第五是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每个城市经济战略都要考虑如何跨入21世纪。实践证明,上述论述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已由过去封闭、自我完善、单一的经济状况转向开放、区域协作和国际分工的多元结构。城市的兴衰与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国际经济形势已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由此,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以及城市规划和建设如何与国际接轨就更加显得刻不容缓了。

在讨论中一般倾向把城市国际化分成3个层次:国际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城市带。实行国际化战略的大多数城市都把目标定位在区域性的国际性城市这个层次上,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所谓国际性城市就是指一个城市所辐射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区域或本国,而是在世界或世界某一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发挥较大作用,具有多种国际功能或某种国际功能的城市。而国际化大都市的含义更为划一,它不是在一个区域内有较大影响,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不是在一个方面功能突出,而是在国际上享有综合的、全面的中心地位。国际城市带是城市国际化的更高层次,多个相毗邻的国际化都市连在一起,形成国际影响更广泛的经济联合带。中国未来的第一个国际城市带很可能是由上海、南京、苏州、常州、无锡组成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带。

国际性城市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专业型又有许多类别,如制造中心型、金融型、商贸型、交通型、科技型、文化型、旅游型等等。但无论何种类型的国际性城市一般应包函以下4个特征:⒈经济贸易外向化,商品流通向国外辐射,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较高水平;⒉资本融通跨国化,外资投入和资本输出对本市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影响,是众多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机构的集中地;⒊交通电讯和信息网络全球化,拥有通达性很强的国际运输和电讯、计算机信息网络;⒋科技文化交流国际化,有广泛开展国际性科技文化交流的设施和能力,并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国内外旅游者。一切致力于扩大开放、提高外向度的中心城市都应朝这4个方面努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发达区域一些中心城市发生的各种国际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其城市设施、综合环境建设及文明程度必须逐步与所承载的国际功能相适应,以致最终成为联系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桥梁——国际性城市。因此,城市的国际化,一方面取决于城市在区域内的相对地位,另一方面取决于该区域的重要性、发达程度以及与国际各种交流的通畅程度。国际化程度也就成为衡量城市综合功能作用大小的重要标志。

提出创建国际性城市,并不等于这个城市一定能成为国际性城市,因为国际性城市不是自封的,也不是经哪一级行政机构验收批准的,而是在经济增长和国际交流过程中,以及与世界国际性城市相比较中自然形成的,它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和经济运作的认同。要在下世纪30年代前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要做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这绝非一日之功。然而,提出“创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提出一个高起点的、面向21世纪的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把地区经济进一步推向国际市场,促进政府和企业按国际惯例办事,更多地参与国市场竞争;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作为一定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扩大本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有利于鼓舞全体市民的士气,激发干部职工建设新城市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更大更强的合力。

标签:;  ;  ;  ;  ;  ;  

建设国际城市:中心城市面临的新战略任务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