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和发展的视角论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和发展的视角论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方法论探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和发展的视角

秦书生 孙梅晓

(东北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9)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包括基本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工作方法。其基本方法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坚持和运用,主要表现在它坚持以实事求是、辩证分析、社会矛盾基本分析和群众路线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其科学思维方法是它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与深化发展,集中表现为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精准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方法,这是其方法论的理论创新和精髓所在。其狠抓落实的工作方法是它在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实践运用,主要体现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深入群众的工作方法和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方法。三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构成这一科学理论的完整方法论体系架构。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其思想体系的显著特色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坚持运用和深化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方法坚持和运用的基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创造性运用与深化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实践工作方法。基本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工作方法三者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有机统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体系。

一、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实事求是方法、辩证分析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基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体系中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对这些方法的坚持运用。

(一)坚持运用实事求是方法

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实事求是方法,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大胆探索,不断回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课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巡视工作涉及面广,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纪律性很强,工作难度很大。坚持原则、严格程序、规范运行,是巡视工作的生命线。要认真总结经验,准确把握规律,完善配套制度,规范方式方法,推进巡视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本次模型上边界采用1972年6月~2014年5月共42年的流量资料,下边界为水位边界。考虑最不利情况,即预测河流流量在典型枯水年(P=90%)水文条件下的污染物排放过程。

第二,在脱贫攻坚方面,习近平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3]47-4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下脱贫之战志在必得。在深入群众、全面深入细致调查研究以及在综合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习近平直面问题,找出矛盾,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在贵州贵阳主持召开扶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聚焦精准发力,以解决制约瓶颈问题为重点,攻克坚中之坚,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从六个方面做到了精准、具体,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严标准、严程序,确保工作切实到位。直面群众,精准调研,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精准补齐短板、精准攻破难点、精准抓住重点,把实际情况摸透,把工作抓牢,把工作做实,实现了“细、准、精、深、实”。

第二,注重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客观规律,为科学布局施策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论是对实际的抽象概括,这就决定了掌握客观实际也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强调要“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4]。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实事求是的最基础工作,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广泛深入调查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四面八方,调研群体覆盖农民、工人、学生、军人、知识分子等各行各业等。在数十次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中,他不断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主要构成为“八个明确”核心内容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

(二)坚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习近平指出,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5]。矛盾分析法揭示了矛盾的内在规律性,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等方面。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社会发展问题,从整体上科学把握社会有机系统,深入研究社会矛盾问题,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做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5]。他注重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旨在实现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出发,科学部署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布局,又客观分析了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是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着重点和主攻方向,强调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这些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集中发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强化弱项,结合具体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与途径,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牵引和重要推动作用。

(三)坚持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

习近平坚持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分析问题,他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6]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坚持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从而激发社会生产力的活力,促进生产力向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方向发展。同时,还应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调整或变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或部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其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四)坚持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习近平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4]习近平批评部分党员干部很少下基层,很少接触群众,唯上、唯书、不唯实,强调要把实事求是同群众路线紧密结合起来,到人民群众中作调查研究[4]。人民群众是问题声音的提出者,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回答者。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必须到人民群众中去找答案,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将无解。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提高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就是各种方针政策形成的过程。

习近平指出: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21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变,要时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党和国家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联系群众、实践中依靠群众。深入群众、汇聚群众智慧为党中央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认识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并立足于新的时代特点,为群众路线赋予新内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执政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项方针政策中,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需求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这是我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的结果,旨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各项利益。总之,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可以拉近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和距离,了解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利益需求,而且能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内心期待,真正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行动自觉,促使更多人民群众从改革成果中获得实惠和幸福。

二、创造性运用与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5.3 去雄。为节省养分,将有限的养分集中供给植株生长发育,因此,玉米拔除多余分蘖应及早进行,以降低养分损耗,同时还可以避免损伤主茎。玉米去雄可减少植株体内的营养消耗,促使光合产物和矿物营养向雌穗输送,使穗大、粒多、子饱。去雄后,一般可增产10%左右。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秃顶、缺粒,一般可增产8%~10%。在玉米进入蜡熟末期,扒开玉米果穗苞叶,以促进玉米早熟,进行田间降水,提高玉米品质。

(一)战略思维方法

法治思维就是崇尚法律权威,善于运用法律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实践和理论,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等,都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思维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法治思维,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为推进伟大事业护航。

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战略自信、战略定力、战略举措和战略目标于一体。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就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具备的战略自信、毅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八个明确”核心内容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回答了什么是以及怎样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回答了总体性、战略性的总目标、总任务,又提供了具体的内在要求与实践路径,规定了具体的战略步骤和具体理论政策;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它们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明确要坚定“四个自信”,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深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自信、战略定力和战略目标,以及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的战略思维。

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结合,致力于推进中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做出的具有前瞻性、长远性的决策,是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密切联系中国国情、统筹谋划的产物,需要各种利益不断整合、优化和协调,但在各项政策整体推进的同时,又有所侧重,如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除了从全局高度谋划党和中央工作外,还需要在具体的各个领域、各项政策中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过程中协同推进社会整体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种既统筹全局,又在重点突破中推动各项工作整体发展,做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正是战略思维的集中展现。

共识问题,首先在数学界受到关注。早在1959年,EISENBERG E和GALE D研究了特定条件下如何在一组个体中形成共识概率分布问题。随后共识问题受到了不同学界的广泛关注。

(二)系统思维方法

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注重用系统思维方法谋划工作、指导实践,他指出“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8]68。治国理政是一个系统工程,习近平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维和决策中深刻体现了系统思维方法。

将PBL教学法引入高等师范院校水文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驱动问题展开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及应用学科思想.同时,学生要创制出一套能解决问题的可行产品,这样也可以锻炼彼此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作为课堂学习的成果公开展示答辩,在展示答辩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问习惯,提升学生的讲解思辨能力.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可以在高等院校水文学教学中推广.

第一,坚持用系统思维方法来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针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指出:“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谋划,从全局出发,对各个要素进行了总体构想和设计,同时又善于抓住重点。“八个明确”核心内容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领域的改革,这些要素和环节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构成了治国理政复杂的系统工程。

起初挺好,他严肃庄重地端着步履和身段,让这个叫魂的仪式颇具庄重感。可是在梨园里转了一圈再跟着他往回走,我就没了兴致,回答也变得有气无力。

习近平在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基础之上,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土壤,提出一系列科学思维方法,包括战略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历史思维方法、精准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法治思维方法和底线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与深化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历史思维方法

历史思维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的思维方法。习近平十分注重历史思维,他指出“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11]。习近平将历史思维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中。

第二,注重运用系统的整体性与协同性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要素与要素的协同性,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10]。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度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整体。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一领域的改革,也不是碎片化的修补,更不是零敲碎打的调整,而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更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改革,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忽视任何一个领域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影响改革的总进程。因此,各领域的改革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以此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总进程,开创新时代改革新局面。

精准思维是指对认识或改造对象进行精细化、精确化的逻辑认识与思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细处着手,在要害发力,制定出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科学有效的政策,准确、具体、到位地而非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落实到实践工作中的务实思维方法。精准思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色,他指出“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14]85

选择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应用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为我院提供的试剂盒通过双试剂丁酰硫代胆碱底物法进行检测。

主要教学内容:针对某一具体装配对象进行系统研究,完成装配流程设计、视频采集、达宝易软件分析、标准作业指导书制订等,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学地点:实验室;教学课时:1周。

第二,习近平提出运用历史智慧为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借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12]。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不管是开平盛世的成功经验,还是衰乱之事的负面教训,都为今天的国家现代化治理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借鉴。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必须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充分借鉴,为此,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12]。运用历史智慧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思想观点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思维。

第三,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精辟阐释以及如何评价党的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深刻论述等深刻体现了历史思维方法。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8]22,“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8]23。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离开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实践如同空中楼阁,改革开放前后是相互贯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要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致力于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此外,他还坚持用历史思维来评价党的历史和历史人物,指出必须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人物,“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2]

(四)精准思维方法

第一,习近平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12]。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周后,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党的重要历史遗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地重温初心,感受使命,勉励大家从党史国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将“初心”和“使命”时刻铭记于心,进而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指出:“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13]。习近平的这一论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没有割断历史、没有否定历史,而是以历史为前提和基础,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执政能力。

第一,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习近平将精准思维运用到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首先,用人要准。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容易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干部的选任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工作行为和价值导向,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才能从源头上保证用人的正确性,才会创造出利国利民的政绩。其次,干部再教育培训方面要彰显精准思维,他指出,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开展精准化的理论、政策、科技、管理、法规等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15]。对待不同类型的干部,更要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分类施策各个击破,整体提升干部素质和水平。同时,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务求实效。如中央抓“八项规定”落实,如严禁过节送礼、中秋节送月饼等,都是精准思维的体现。

第一,立足于我国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征,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准确判断出我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10。基本国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方针政策路线的重要依据,是判定其历史方位的基点。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得出的科学结论。它是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研判,是基于新的历史特点,按照实际情况解决现实问题的现实论断。习近平正视国内外深刻复杂变化和客观实际,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创了我们党治国理政发展的新局面,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这个“新时代”不是改朝换代,不是阶级更替,更不是社会基本形态的变更,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第三,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习近平将精准发力的方法运用于找准改革关键内容,牵住改革“牛鼻子”。他指出“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6],他反复倡导精准发力、精准聚焦、精准施政等改革方法。习近平以精准思维对焦我国改革的瓶颈与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有效提升改革联动效应。他指出要“对准瓶颈和短板,精准对焦、协同发力,努力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17],准确具体把握住改革重点,提供精准的改革导向与推进动力,准确把握各领域改革的主攻方向与难点症结所在,从而把握好改革的协同性关联性与耦合性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注重精准施策和精准落实,大目标与细微工作兼备,从细求实,由小及大,通过找准阻碍改革推进的关键点,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分类指导,实施有效的政策供给,精准的政策导向,从而保证改革在深入推进中找准穴位、对症下药,进而提高改革效应。

虽然置出资产失败,但对武汉公司的输血却不能停。2017年年报显示,泛海控股为武汉公司的担保金额已经高达274亿元左右,占截至2017年底泛海控股担保总额的3成以上。

(五)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就是打破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超越原有的思维定势,运用新视角、新思路,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思维,敢“啃硬骨头”、“涉深潭”、“过险滩”,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开辟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方略新举措,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等,营造了一种标新立异、勇于探索的氛围,激发了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彰显了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利益关系复杂,转型升级困境重重,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性地破解发展难题,创新思维方法更加重要。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3]26。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在经济、技术、社会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创新思维在今天这个举步维艰的时代成为必然选择。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未来。制度创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并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主题,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备、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文化创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对其进行不断批判、反思、超越、创新和建设,不断扬弃传统文化形式和思维,把中华民族文化与时代相接轨、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赋予中国文化以新的生命力。可以说,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成就,关键就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在理论与实践创新中推动中国向前发展。

(六)法治思维方法

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全局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只有胸怀战略思维,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更全面、客观、动态的认识事物,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习近平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位高远、把握大势、统揽全局而做出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它主题鲜明、思想深邃、高屋建瓴,全面揭示了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战略指向,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开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总部署,这是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发展战略。

其中,f1(DF)为耗损费用最小,耗损费用和稀释因子DF有关[8]; f2(x1, x2)为目标出浆量差值最小化; f3(x3)为清水加入量最少。

第一,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由一个主题、“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成的有机整体,法治思维贯穿于其全始终。首先,法治思维扎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习近平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3]22,把依法治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系,并上升到本质地位,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依法治国和法治思维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法治的新的历史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了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同时也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领导核心、道路保障、制度保障和理论基础,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遵循和依据。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全面依法治国都关乎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二选择。其次,在核心内容和基本方略中都有明确强调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且规定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3]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不仅可以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也可以更好地释放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可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第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共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21。因此,如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至关重要。习近平提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18],把法治思维运用到改革领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凝聚改革共识,对改革的推动与保护作用。

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与推进改革一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伴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闯过了许多“深水区”,啃下了很多“硬骨头”。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注重改革与立法相互衔接,增强立法的及时性、针对性,坚持改革与之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不断构建适应改革需求的法律法规。改革的政策必须建立法律的授权之内,循法而行。改革在法治下破题,在法治下推进,二者相互促进,不断夯基垒台,生发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源源动力。既依靠改革推动法治建设,又通过法治为改革提供保障作用,确保改革于法有据,从而化解风险,缓解转型阵痛,确保依法规范的推进改革。同时,还要运用法治思维将改革经验和改革成果上升到法律层面,给予保护。改革和法治应该同步推进,相互配合,改革推进法治进程,法治为改革护航。总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是改革与法治并行并重,共同建设,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七)底线思维方法

底线思维是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已存和潜在的各种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表现为不可逾越的警戒线,一旦突破底线就会出现实践主体难以承受的后果,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这就要求主体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风险意识、原则意识、主动意识和全局意识,在整个思维过程中坚守质变与量变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多个场合中都提出要树立底线思维,他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9]180-181。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底线思维能力要求充分估计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及时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预案。增强底线思维能力要求正确把握和研判当前的局势,对各项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充分了解外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及可以转化利用的中间条件,善于把机遇期遇到的所有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以积极主动精神应对挑战,创造条件,面对矛盾和利益冲突,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善于把挑战转变为优势,抢得发展机遇的制高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领域明确改革底线所在,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底线思维既是一种防范风险的思维,又是一种积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思维。它是关注矛盾转化的思维方式,着眼负面后果,建立防控体系,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发展。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20]。不论怎么改革开放,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改革发展的最根本底线,也是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最大底线。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根“底线”不动摇;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底线不能动摇;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底线绝不动摇;经济体制改革要固牢制度底线,在制定行之有效预防措施时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文化方面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构筑中国精神;在社会领域,要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底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在党建方面,坚持“零容忍”态度等等。通过运用底线思维方法确定各领域改革底线,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领域明确改革底线所在,有效防止改革背离顶层方案和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确保了各领域在改革中保持正确方向。

三、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实践工作方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如何使其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关键在于如何落实,正如习近平强调的“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21]293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工作方法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否肩负起历史重任,领导干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关键少数”,他们是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制定者、组织者和执行者,是连接上下级的重要纽带。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8]48,习近平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他抓住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这个推进改革的“关键少数”,要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充分发挥其重要示范和牵头作用,他提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22]。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敢于革掉庸懒散奢的“命”,革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命”,要树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对改革亲自部署、亲自把关亲自督查,确保形成推进改革的头雁效应,最大限度的凝聚推进改革能量与共识,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二)调查研究、深入群众的工作方法

调查研究、深入群众是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实践论和群众观的深化发展和实践运用,是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需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就是党中央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后做出的重大判断。调查研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查研究必须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明确调查内容、注意调查方法以及调查跟踪等,保证目的明确、对象广泛、内容针对、方法科学,进而深入到实践中,在深入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检验办法,不断提升调查质量和水平,总结经验和规律,提高调查实效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走遍祖国大地、扎根人民群众中而结出的果实,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运用,是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工作方法的光辉典范。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社情之真,保证各项方针政策之实;通过深入群众,确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之真,保证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实。

(三)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方法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关键在落实。中国共产党人将亲自抓、带头干,促落实、求实效的实践思维方法深化运用于各项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建立科学协同机制。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带动下,切实部署,狠抓落实,保障各项方针政策落地生根,获得实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事实不实,不仅仅是思想问题,更是工作方法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集中心思和精力把本质工作做好、做精、做细、做实,与人民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充分发挥领导者主动思考、主动作为、主动钻研的战略思维,执行者埋头苦干、能干巧干、大干快干的拼搏精神,切实担起领导干部的职责,既抓好部署,又抓好落实,既突出重点,又抓好关键,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实干才是硬道理,不实干,再好的蓝图,再好的决策都将是“水中月、镜中花”。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方法成为不二选择。习近平指出,“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3]69习近平十分注重工作落实,他充分发扬“实干兴邦”的优良传统,反复强调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使其真正入脑、入心、入地,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尊重客观实际,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更多地亲临一线,到问题多、最困难、工作局面打不开的地方去,放下架子,深入实际,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本领就会大起来,认识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工作就会做得越好;要通过明确责任分工,推进任务落到实处,加强跟踪评估,做好落实督察,强化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具体方法,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到实处,开花结果。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坚持运用和深化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与发展,两者相互渗透、相互支撑,一方面,坚持中有发展,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坚持是发展的坚持;另一方面,发展中有坚持,发展以坚持为基础,脱离了坚持的发展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二者关系是交融性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05.

[2] 习近平.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12-27.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

[5]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6] 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

[7]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8-21.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

[10]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11]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 学习时报,2011-09-05.

[12]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1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14]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15]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16] 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 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5-02-28.

[17] 推动改革举措精准对焦协同发力 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N].人民日报,2016-03-23.

[18] 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N].人民日报,2014-03-01.

[19]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0]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J].前进,2012(12): 51-52.

[2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2]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N].人民日报,2017-02-07.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研究”(N181306001);教育部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与发展研究”(19JHQ020)。

作者简介: 秦书生,哲学博士,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孙梅晓,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924(2019)07-013-021

[责任编辑:黄 昇]

标签:;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和发展的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