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修订中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修订版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概论论文,基本原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和教育部的部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于2009年3月2日—4月3日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修订。这次修订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反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充分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同时认真吸收高校广大师生对教材提出的意见和修改建议;力求使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
这次修订涉及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层次纳入到教材中。
在这方面教材突出强调了三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二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三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宝贵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而这三点,紧紧围绕的主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明确的观点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材作了多处具体内容的修改,例如:将原文第11页第二段第7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又如,在原文第12页第7至8行在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之后,增加一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并在段中增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再如,将党的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我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十个结合”的论述体现在教材第213-214页关于“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的论述中。
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大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层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释。
这类问题有的是实践早就提出但教材论述得不够;有的是最近几年提出、近一两年更加突出、教材应该给予阐述的。前者最突出的是意识形态中的宗教问题,后者最突出的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教材在编写之初就有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即对于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当代大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要理论联系实际,给予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解释。所以对于这两个问题,在这次教材修订中都给予了关注和阐述。对此后面将予比较详细的说明。
三是根据教材使用过程中,一些专家学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包括课题组成员和学生对教材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内容和文字修改,以使教材表述更加准确,理论阐述更加深入。
例如,第3页第3段第3行讲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时,原文为“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现改为“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加了一个“等”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列宁是代表,但又不只是列宁一个人。这样改可能更符合历史事实。
再如,原文第118页第三章第三节第二目“(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从原有的内容看并未很好地说明这个命题,从前后文逻辑关系看,这个标题也不甚合适,所以,这次将其改为“(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类似的修改大致有十余处。
二、关于宗教问题和金融危机问题
(一)关于宗教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第三章第一节第一目中作了比较深入的阐述,但限于篇幅,对于社会意识包括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具体形式没有展开论述。在这次修订中,考虑到在我国当前条件下社会意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特别是考虑到社会意识中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和社会关注度,以及目前宗教问题对青年学生已经产生了影响,所以对此增加或加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
一是对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的内涵作了补充叙述;二是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新变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三是对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之一的宗教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熟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以此作为对自己行动的指导。
教材的修订过程,也是编写组学习的过程。根据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主要思想至少可以概括为: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应该“到宗教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现成物质世界中去寻找宗教的本质”,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曲折、复杂的反映,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2.正确地说明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发展规律。宗教的根源在于其信仰的人的社会并与人对自我和自然的认识相关。在原始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当人们无法抗拒自然力量和无法解释自然现象时,便产生了对那些似乎支配着自然界和人们命运的神秘力量的信仰、敬畏和崇拜,宗教得以产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们除了受自然力量的压迫外,又增加了社会的阶级压迫,而且阶级压迫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比自然灾害更加深重,当人们还不理解其社会根源时,人们的祸福命运由神操纵的观念就更加增强了,希望来世生活幸福,幻想未来的“天堂”,宗教由此得到了发展。只有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宗教也才会消失。3.指出了宗教的社会作用。经典作家基于对存在剥削、压迫社会中宗教的分析,指出了宗教作用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重性。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宗教的内容以人为本源,反映出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在有的社会中起到一定的凝聚作用;在历史上曾被作为一些社会变革或反抗运动的旗帜和武器;在资产阶级上升阶段曾被作为反对封建阶级的工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在阶级社会中对受苦人们起着麻醉作用;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都曾被统治阶级作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手段;也曾被用作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对科学进步起阻碍作用。4.阐明了宗教与民族、宗教与文化、宗教与政治、宗教与政权、宗教与政党的关系。①
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这些基本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宗教问题的实际状况,在这次修订中,我们增加了有关宗教的一些内容。具体修改是:
在原文第26页增加了关于无神论的论述:“人们面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又形成了有神论与无神论的观念,反映了哲学思想中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立。有神论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存在,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神支配和决定着人类命运;无神论以不同方式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否认超越物质世界的神的存在和作用。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有神论的虚幻性。”
在原文第86页增加了对宗教的论述:“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的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宗教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从其产生根源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和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从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宗教观念。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重要根源。宗教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被统治者的思想工具。从历史和现实看,宗教将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宗教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和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要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这段话文字虽短,但包含了四层意思:1.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宗教的本质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2.宗教产生的根源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3.宗教将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宗教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关于金融危机问题
自2006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由此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目前尚在蔓延,从已经造成的后果看,其严重程度不亚于1929-1933年那次遍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
这次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国内外观点各异,至今莫衷一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美国针对需求不足而长期实行的扩张性的低利率政策是危机的直接原因,但为什么会需求不足,为什么会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回答却大相径庭。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8年10月23日接受美国国会质询时,面对贝尔斯登的倒闭、雷曼兄弟的破产和7 000亿美元也补不回来的银行坏账,格林斯潘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笃信了40年的银行自我约束理论是错误的。他说:“我以为以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组织,尤其是银行之类,最善于保护他们的股东的权利和公司股份,但是我错了。”②但同时又将责任推给了别人。他表示,楼市泡沫不是美联储一手造成。1971年至2002年美联储利率与按揭利率步伐一致,到2002年至2005年期间却出现偏差。他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经济采取出口主导市场策略,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急速增长,导致全球储蓄过多,从而推低长期利率水平。这一言论与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如出一辙,鲍尔森2009年初称,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则干脆把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高额储蓄。③
对于格林斯潘和鲍尔森、伯南克等人的论调,我国舆论当时反击称,这次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的次级房贷,而导致美国信贷消费过度扩张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国内长期的低利率政策。④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的多重失误,才是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⑤而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则指出,当前的金融危机“都是新自由主义惹的祸。”
这样的争论当然还会继续下去。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而言,这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即对于这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重大危机,要不要在教科书中反映,如何反映,这是这次修订时必须回答的问题。
经过慎重考虑,我们认为,作为负有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重要使命的教科书,不对目前发生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作出解释是不合适的,但这种解释不应该是浅层次的而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度作实事求是的解释。
基于这样的认识,编书组经过认真的研究,认为,这次起源于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多重的:首先是政策方面的原因,即美国长期实行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以及大规模减税政策;其次是体制方面的原因,即美国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些机构漠视风险控制,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制衡机制,而与此同时,金融创新过度导致金融风险扩大化,加上金融监管体系存在重大的缺陷,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了金融机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风险不仅没有分散掉,反而被放大许多。再次是理论指导方面的原因,即新自由主义在理论上把市场经济的作用无限扩大而对政府的适度干预予以否定,由此影响了经济决策。
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引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但编写组认为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美国长期存在的生产无限扩大与社会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不足。由于需求不足,所以才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以才热衷于虚拟资本的膨胀而忽视与实质资本的协调,所以才使金融危机有了现实可能。而为什么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会长期存在社会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不足?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资本主义这种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固有矛盾。历史发展了几百年,资本主义制度有辉煌,有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变化,似乎使人们看到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摆脱了其固有矛盾的羁绊,但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又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规律的真理性。
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本次对教材的修订,突出了两点:一是在教科书第178页增加了对金融危机影响的论述,将“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改为“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它已经并正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二是在教科书第181页增加了对金融危机根源的论述,指出“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这样就不仅把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影响纳入教科书的视野,而且把它发生的根本原因归结于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进一步地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资本主义本质没有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趋势没有变。
至于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我们认为本教材不宜具体地分析,而应由其他的专业课教材去研究,所以这次修订并未增加这方面的文字。
三、关于本书的主题和拟努力实现的创新
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有同志提出,希望能就这本教材的主题和教材有哪些创新做一些说明,以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更好地把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主题主要是: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树立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⑥现在教材第二次修订已经完成,我愿意再进一步谈谈看法,与大家交流。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讲过一段话,这段话在教材修订时已经引入教材,前面已经引了一遍,这里我想再引一次。这段话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⑦胡锦涛同志讲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回答的这四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特别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所要阐述的主题。
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与原有的同类教材相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力图努力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所前进,有所创新。
(一)以发展的观点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有多种表述,教材对这些表述作了概括、肯定和吸收。教材指出: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但是本教材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狭义和广义的区分,指出: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教材进一步指出: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对于马克思主义广义的理解,应该说是一种前进。其意义不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从而否定了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封闭僵化体系的错误观点,而且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在这次修改中就更加明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样的一些论断,其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还会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深刻理解和认识。
(二)从整体上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基本上习惯于“三个组成部分”,这当然是有根据的也并不错,因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用以证明上述的观点。但是本教材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在肯定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新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整体性的概括。教材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社会生活、人类发展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丰富的。同时指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这样的概括,既尊重前人 “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解,又不拘泥于“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解,而是拓展了对马克思主义从整体上理解的新视野,无论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以前是有教训的,在历史特定时期,有人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指导意义,有人教条主义地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人片面地断章取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结果都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带来不好的后果。当然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更多的时候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先后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反两个方面使我们积累了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教训。本教材吸取这些经验教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四)吸收理论界的最新成果,力求全面准确地阐述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经典作家160多年前根据当时历史条件作出的科学结论。时代发展了,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同时又要紧密结合今天发展了的实践,作出准确而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阐释,努力作到“四个分清”,即: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
根据这样的要求,教材既力求全面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又尽可能地吸收理论界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关于如何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中的地位及其与世界物质性的关系。教材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充分吸取理论界讨论的最新成果,提出:不管从历史上讲,还是从逻辑上讲,都是先有物质世界,后有实践,实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我们只能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已知世界的有些变化是实践造成的,不能说已知世界的存在依存于实践。
再如,关于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材在充分阐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得出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客观地梳理了资本主义变化的表现,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明确地指出了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质。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它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又如,如何认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教材不停留在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强调暴力革命的认识上而是力求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对此的基本观点,认为: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但是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国家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所以,如果轻易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原则,让无产阶级完全放下武器,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缺乏根据和有害的。当然,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道路,教材根据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与各国选择道路的自主性。认为: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真理。同时,指出: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多样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这种多样化的趋势,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从世界历史的走向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既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那么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五)探索新的框架结构,力求在表述形式上有所前进
教材试图吸取已有教材的优长又不拘泥于原有教材的框架结构,而是采取了除绪论外,共设七章的结构。绪论开宗明义,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正文七章,前三章集中讲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既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科学的认识论,有马克思主义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的根本立场,也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观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最基本原理,还有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后四章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进一步展开和应用,其内容除马克思、恩格斯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等学说外,还包括了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这样的结构安排,目的是尽可能使教材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也有利于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上述这五个方面是编写组希望通过努力能够有所前进的,但限于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要通过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同学的教学和学习实践去检验。即便真正做到了有所创新,也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创新实践的结果,编写组只是将这些创新成果反映到教科书中而
注释: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页。
②参见2008年10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③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谬论改变不了事实》,2009年1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④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谬论改变不了事实》,2009年1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⑤张建华:《金融危机根源在美国》, 2009年1月17日《金融时报》。
⑥参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体会和对讲授该课的建议》,《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7年第5期。
⑦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⑧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8页。
标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中国宗教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宗教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