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建筑中,电气系统的应用非常常见,有效保证、提升了建筑的使用价值,不过由于电气系统存在一定的技术复杂性和部件老化的问题,在使用中会出现各类故障,同时,电气系统带有一定危险性,本文以水电安装公司为例,探讨建筑电气系统故障的类型、原因、诊断方法,有利于水电安装公司人员依靠科学方法了解电气系统的故障,提升用电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系统;诊断方法;处理方法
前言:建筑电气系统所用电压通常在220V以上,远超过36V的人体安全电压,因此如果电气系统出现故障,诊断、修理均需格外注意,仅2016年一年,我国因为电力故障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即超过50起,导致200多人死亡,用电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探讨建筑电气系统故障类型、原因和诊断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用电的安全性。
1.常见的建筑电气系统故障
建筑电气系统的故障类型多样,但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种,即横向故障和纵向故障,横向故障是指各类短路问题,纵向故障是指各类断线问题。
1.1横向故障
横向故障是指电气系统中的各类短路,由于连接形式、用电方式等的不同,短路包括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三相短路三种基本类型,其中两相短路又包括两相接地短路。
在对已有故障进行分析后发现,建筑电气系统的各类短路状况中,单相接地短路是主要原因,发生率为故障总数的64%,两相短路的发生率为故障总数的25%-30%左右,三相短路的发生率最小,在5%-9%之间。在实际生活中,短路的情况较为常见,比如用电设备进水带来电流变化导致的短路等,三种短路情况中,三相短路的危害最大,单相短路发生率最高,需要重点重视。
1.2纵向故障
纵向故障是指电气系统中出现的各类断线故障,包括单线断线、两相断线、三相断线等,断线事故和短路事故发生的概率几乎相当,是主要的电气系统故障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建筑电气系统的各类断线事故中,三相断线的危害最大,但发生率较小,仅为4%-6%左右,两相断线事故发生率为22%-29%,单相断线事故的发生率最高,达到70%左右。单相断线通常发生在用户端,危害较小,但鉴于电力系统用户端电压也在220V以上,安全工作依然不容忽视。两相断线事故和三相断线事故通常发生在传输过程中、以及变配电站等地,危害较大,需加以重视。
2.建筑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
2.1人工诊断法
水电安装公司往往在建筑装修时期以及使用中进行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排查等工作,这是人工诊断法应用的基本条件,人工诊断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其核心是利用人员丰富的电力学相关知识以及专业设备进行故障的诊断和排除工作,由于部分设备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员也可以进行故障的诊断和排除工作。
当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首先进行电流检查工作,电流检查的对象是用电器,基本的工具是试电笔,试电笔也被称为测电笔,笔体中有一枚通电可以发光的小灯泡,灯泡内部填充的通常为惰性气体氖气,使用时,首先应保证试电笔性能可靠,之后以手指握住电笔尾部,笔头探入电线的金属部分,如果氖灯发亮,则说明有电流,故障可能发生于用电器端;如果氖灯不发光,则说明没有电流经过,应再进行下一步检查。由于建筑中的用电器多为并联结构,一个用电器的损坏不会影响其他电器,因此检查工作需具体、细致[1]。
电流检查无法排除问题,还可以进行电压检查,电压检查的对象是入户线路、保险盒等,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可以先打开保险盒,观看开关的开闭情况,如果处于合闸状态,则可能是用电器过多,瞬时电流过大导致合闸保护现象发生,如果开关处于开闸状态,需检查电力线路,包括母线、导线等,人员进行线路检查时,应确保穿戴绝缘装备,以免触电,同时,电压稳定性等测试需借助专业工具,这要求水电安装公司的人员具备基本的使用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电压检查过后,如果室内电压不稳,则应进行更上一级检查,查看入室线路是否存在破损等问题,如果室内电压稳定,则可能是墙体内部线路出现问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处理。
2.2智能诊断法
智能诊断法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出现的新型技术,鉴于电气系统检查以及故障发现、排除过程中的危险性,人工诊断法渐渐被淘汰,智能诊断法成为电气系统故障诊断的主要方法。
应用智能诊断法的基础是设定的诊断系统、程序和支持检查的设备,水电安装公司可以建立一整套的故障诊断和排除系统,并以专门人员充实到系统中。就施工环节而言,应依靠施工人员进行基本的诊断、故障排除,如果故障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则以维修人员进行故障诊断等工作[2]。
智能诊断法需要依托于专业的设备和行之有效的体系,设备的智能程序设定需要以大量数据作为支持,将常见的故障类型、处理方式、处理标准、安全情况等各大模块融合在一起,设定于设备中,在使用时,智能化设备可以较为有效的发现故障所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由人员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进行检查,直至达到安全标准。体系方面,可以应用基本的两层结构。即施工人员、维修人员和设备组成的第一层,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组成的第二层。电气系统发生故障,首先由施工人员或者维修人员以专业设备进行初步检查,发现并处理故障,如果未能解决,则上报至第二层,由专业人员进行第二轮检查,直到故障排除。
3.建筑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时需注意的问题
3.1切断电源
在进行建筑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将电源切断,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触电的危险。
水电安装公司在进行装修作业时,电力相关作业往往被优先进行,因此室内陈设简单,当电气系统故障发生时,人员应通过电闸等快速的将电源切断。确保安全后,如有必要再恢复电力进行电流、电压的检查。如果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出现电气系统故障,则应尽量保证切断电源后影响范围较小,确保安全再接通电源,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工作。总体而言,电气系统故障检查遵循安全性优先原则。
3.2避免易燃易爆物品接近电源
电气系统故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普通建筑的电压通常在220V以上,如果出现漏电问题,可能引燃易燃易爆物品,因此在进行故障诊断时,应确保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电源。
水电安装公司在进行建筑装修时,通常会用到一些电力设备,而室内也极有可能摆放木材以及软装饰材料,当故障发生,这些物品应首先进行处理。如果故障发生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室内的食用油、燃气设备等需要远离电源,另外还包括烟头、打火机等明火也不能距电源过近[3]。
3.3保证设备性能良好、使用安全
进行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时,所用测电笔、智能设备等,性能应是良好的,同时使用也需规范。
以测电笔为例,人员在用测电笔检测电流时,如果测电笔尾端没有与人员手指连接,则无法形成电流的流通系统,即便用电器存在电流,氖灯也不会发光,同样,一些其他设备也需确保操作的规范。另外,人员也应尽量穿戴绝缘外衣、胶皮手套,保证自身安全。这些需要水电安装公司加以注意。
总结:建筑电气系统故障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鉴于电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本身的危险性,故障诊断和排除工作不容大意,目前来看,建筑中的主要故障包括横向短路故障以及纵向断线故障两种,就水电安装公司而言,可行的故障诊断方式包括人工诊断法和智能诊断法两种,在进行诊断时,需注意切断电源、避免易燃易爆物品接近电源,同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使用安全,以更好的完成故障诊断和排除工作。
参考文献:
[1]鲍义刚.引发建筑电气系统故障的因素及诊断方法[J].电子测试,2017,(06):101+87.
[2]张龙,陈宸,韩宁,王亚慧.压缩感知理论中的建筑电气系统故障诊断[J].智能系统学报,2014,(02):204-209.
[3]吴茜,王亚慧.基于RBF与BP神经网络的建筑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比较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04):42-47.
论文作者:刘福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断线论文; 电气论文; 故障诊断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电流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