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362021)
摘要:阐述了现阶段国内使用机制砂替代天然河砂作为原料的干混砂浆生产设备的结构,通过对其需求背景、设备布置、经济效益、投资成本等多方面的分析,明确在干混砂浆生产线的建站方案中,选择干混+制砂两位一体机的方式,可以用较少的投资,和较少的维护和运行,实现设备的投产和生产。总的来说,干混+制砂两位一体机布置可以有效节约客户的投资成本,让客户获取更高投资回报。
关键词:干混砂浆设备 制砂机 两位一体
一、干混+制砂两位一体机布置的需求背景
天然河砂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越来越少,同时近年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很多地方严禁开采河砂,导致市场上天然河砂量越来越少。致使不少干混砂浆生产企业在生产中使用机制砂替代天然河砂作为原料,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市场上使用机制砂作为原料的干混砂浆生产线,主要有两种结构模式,第一种采用干混+独立的制砂机,此种结构占地面积大,投资和使用成本高;第二种为干混+制砂机两位一体生产线,此种结构是在第一种结构构的基础上改进得来,相对于第一种结构设备,两位一体机的投资和维护成本均降低,更加实用。
二、干混+制砂两位一体机布置
由于两位一体生产线是由独立的制砂机+干混结构改进得来,因此首先介绍下制砂机+干混结构的布置。
图1
上图1中B-B视图为制砂机部分图纸,主要包括上料系统、破碎系统、筛分系统和集中除尘系统;A-A视图为干混设备图纸主要包括砂上料系统、筛分系统、计量系统、搅拌系统、主原料储存系统、砂储存系统、外加剂储存系统、成品库系统等系统。
图2
干混+独立的制砂机工作原理如上图1所示,制砂机生产出的机制砂通过皮带机和提升机输送至筛分系统,筛分后不同级配的砂储存与相应的砂罐中,供干混搅拌主机生产所用;制砂机通过集中除尘系统将各节点处粉尘收集到石粉仓中,通过散装车转储。
两位一体机是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布局的优化把制砂机和干混设备整合在一起,如下图4所示,取消制砂机主楼,将破碎主机和筛分机等置于干混主楼里。另外取消制砂机集中除尘系统中的石粉仓,将石粉通过输送设备送往干混设备的粉罐中,用于生产,如下图3的流程图所示。
图3
图4
三、两位一体机布置投资成本优势
1.土地成本。对于干混砂浆生产线来说,土地成本在其投资成本中占较大比例。除了设备本身占地外,还包括原料堆场、车道、办公场所等用地;由于是比较同一厂家采用两位一体机和采用独立的制砂机+独立的干混生产线的成本,因此我们只考虑设备本身占地面积,其余附属用地不予讨论。
以我司FBT3000系列塔式设备的占地面积为例进行对比,如上图1和图4所示,图1设备占地面积约为1450㎡,图2两位一体机占地面积约为940㎡,两位一体机相对于独立制砂机+干混设备占地面积小很多,土地成本大大减少。
2.钢结构成本。由于两位一体机中制砂机和干混设备是共用搅拌楼等,相对于独立的制砂机+干混少了制砂机主楼钢构部分,从而也大大节约设备成本。
3.其他设备成本。由于两位一体机较独立的制砂机+干混的结构,没有集中除尘石粉仓及石粉散装设备,而是将石粉输送至干混设备中的粉仓中,作为生产干混砂浆的原料用,一方面省去了石粉仓及石粉散装等设备费用,另一方面石粉作为原料使用,为客户省去了材料费用。
四、两位一体机布置设备维护成本优势
两位一体机布置除了在占地面积和设备成本上较少外,还在设备使用及维护过程中为厂家节约人力、材料转储等费用。
1.人力成本节约。独立的制砂机+干混中制砂机离干混设备较远,其控制室位于制砂机处,而两位一体机中制砂机的控制室与干混设备的控制室放于主楼同一位置,方便人员操作。
2.物料转运成本节约。两位一体机中石粉是通过输送设备输送至干辊粉仓中,减少散装车转储,减少了转储费用。
五、总结
两位一体机在满足用户相应产品或者产能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约设备投资、使用成本,对于客户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干混砂浆搅拌设备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干混砂浆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的成熟,两位一体机布置的形式和结构将会不断优化和成熟.将会给干混砂浆行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砂浆产业研究所.中国干混砂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简析[EB/OL].http://www.mortar.cn/news/zsfx/2013/1025/71364.html,2013-10-25 / 2016-06-03.
[2]薛国龙.干混砂浆生产工艺及设备投资分析[R].《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2007.
[3] 董卫良.干混砂浆生产设备浅析[J].散装水泥, 2012年第5期,36-38.
论文作者:陈可宇 杨乔生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两位论文; 设备论文; 砂浆论文; 制砂机论文; 成本论文; 系统论文; 结构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