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生入学考试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事物的多变、快变呼唤我们以变应变,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中小学考试制度、高考制度逐步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却驻足不前,几十年几乎保持不变。那么,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需不需要改革,应该怎样改革呢?针对这个问题,本人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改革设想。
一、考试时间的改革
一般来说,我们在确定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时,常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考生是否具备报考资格;(2)会不会与考生其他方面的重要任务相冲突;(3)有没有足够的时间使得考务、录取等工作顺利完成。我们的目标是确定一个合适的考试时间,使研究生入学考试既不干扰本科的教学,又能达到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
我国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以来,大多实行11月上旬报名,1月底考试,3月底公布成绩、划定分数线,4至6月分批录取的工作程序。这种制度在最初制定时,也是经过慎重考虑,并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考试时间安排在1月底,也就是应届生最后一学期之前,按90年代的情况,学生就能在大四上学期考研,下学期实习,然后学校5、6月份统一分配工作。这一系列程序衔接紧密,并不冲突,是有序、合理的。然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曾经合情合理的程序安排却给应届毕业生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这表现在:
一方面,研究生入学考试定在1月底,带来了考研与找工作的冲突。我们知道,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已经由以往的国家统一分配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了给学生保留更多的选择机会,以扩大就业率,各地“人才交流会”的举办时间已从4、5月份改到了2、3月份,考生只能刚下“考场”又赴“市场”。以今年为例,1月24日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而某省第一个大中专春季人才交流会2月22日就开始了。在这短短的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毕业生正值寒假、春节期间,准备材料十分仓促,在心理上也很难做好足够的准备,甚至连最基本的自我推荐技巧都来不及掌握。这种在人才市场上的匆忙出场,势必会影响学生们的自我推销和选择,使他们无法正确估计市场供求及形势,错过了就业的好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考研对学生择业的冲击。
另一方面,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定在1月底带来了考研与实习的冲突。各高校“人才交流会”时间的提前,意味着学生找工作的时间的提前,因此以往安排在大四下学期的实习,也不得不提前到大四上学期。这就导致考生在大四上学期既要实习又要备考,时间、精力发生冲突。有的学生为了搞好实习,被迫中断一至二个月的复习,而相当一部分人则放弃实习,开了假证明躲在家里复习。我们不能指责他们选择了鱼翅而放弃了熊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避免这种时间冲突,让他们先参加考试,再安心实习,这样就可以二者兼顾了。
所以,我主张将研究生入学考试提前到9月初进行。具体理由是:
(1)报名时间可定在六月底。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学完了3年的课程,基本完成了本科阶段的教育任务,可以进行资格审查。在现阶段,“大学四年”沦为“大学三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报名后刚好是暑假,考生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可以专门复习。
(3)在开学初或者开学前几天进行考试,可以减轻考研对大四上学期教学的冲击。
(4)发放成绩单、划定分数线可在11月完成,12月到1月就可以进行录取工作。这样,考生在大四开学初考研,上学期结束时就基本知道了能否被录取,既不耽误大四上学期的实习,也不会妨碍下学期谋职。
实际上,考研时间定在9月初,除了能避开考研与找工作、实习的冲突之外,还可以带来其他几个好处:
首先,考研时间提前到大四开学前进行,可以增强学生求知的紧迫感,有利于学风的好转。众所周知,莘莘学子们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刚进大学时往往有松懈情绪,一方面想用游戏、玩乐来补偿过去“黑色七月”的辛苦,另一方面又意识不到未来将要面对严峻的挑战。所以,很多学生就在玩乐中长醉不醒,在懵懵懂懂中把大一、大二的宝贵时光虚掷了。而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的提前正好能提早给他们以紧迫感,促进他们早日醒悟,毫不松懈地继续攀登科学高峰。
其次,考研时间的提前,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签约—毁约”现象。按现在的时间安排,应届生2月开始找工作,4月才能知道考研分数及全国录取的分数线,录取通知书甚至要拖到6、7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考生由于心中没底,很多都已经跟用人单位签约。就按今年的硕士招生计划12万来算,即使只有一半的同学签约,那也有近6万签了无效协议者。学生因考上了研究生而毁约,用人单位又得重新招聘,实在是浪费人力、财力和精力。
按这种方式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唯一的不足是给招生工作增加了难度,尤其是报名后的考前准备这一阶段,更是时间紧,任务重。各招生单位招生工作人员必须牺牲一部分假期时间,用来完成编制、寄发《准考证》,印刷、密封、寄送试卷,安排考场等工作。但这些困难也是不难克服的。
二、考试内容的改革
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对招生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考试内容了。国家设立了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的内容最根本地体现着选拔的标准。20多年来,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一直把政治理论、外国语作为公共必考课,然后再测试其他3门专业课(部分专业考公共的数学一至数学四)。这样的考试内容,我认为太多了一点。全世界的GRE考试也只是一天完成,而我国的研究生考试要考两天半,学生在备考时所花费的时间更可想而知了。而这必然会冲击考生正常的学习或者工作,如果考不上,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对此,我提出改革考试内容的以下设想:
(一)外语考试的改革
首先,应该降低外语考试的难度。
根据考研命题组在《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试教程》(英语分册)一书中所做的统计,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平均分,95年为45.31,96年是47.33,97年是48.07,98年是48.01,连50分的水平都难以达到,更不用说达到60分的及格水平了。这样的分数不禁使人产生怀疑:是不是题目出得太难了?有人说,公共课难一点才能增加淘汰率,否则都像专业课那样好考,那谁都可以考取了。事实上,确实有很多考生专业课考得很好,总分也很高,但就是因为英语或政治差一点分而无法被录取。我着实替这一部分考生感到惋惜。
研究生教育本来是高等专业教育,学生出成果也主要是在专业上取得突破,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相比更强调专业而非通识。尽管外国语很重要,但主要依靠外语成绩来淘汰学生也不尽合理。因为它提倡的是公共课第一,或者说各门功课都必须达标式地“平均发展”。按这种标准录取进来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上也容易沿袭这种各科平均用力的传统,在专业上很难有所突破。我们正在大力提倡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个性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学生有所偏好呢?
我认为,现代中国应该摈弃中庸。正如北大党委书记任彦申所说,“北大不仅培养普通的人才,而且要为偏才、怪才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我们现在鼓励学生创新,就应当有勇气接纳具有不同个性的人才。吴晗、比尔·盖茨也不一定是各门功课都优秀的学生。
另一方面,当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外语的考试,还只是公共英语的测试,并不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的英语。所以,即使公共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代表以后的专业英语就会跟不上。实际上,如果学生真的对专业钻研很深,有愿望了解国际动态,他一样可以把专业英语学得很好。
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大多数单科分数过线的考生能够上总分线,但相当一部分总分过线的考生没有过单科线,其中比例最高的是英语没过线。这就提醒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外语难度稍作降低,或是分数线再划低一点,让英语成为考核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性的条件?毕竟广大考生并不都是学外语专业的,如果把外语提高到了可以“一票否决”的高度,成为继续深造的拦路虎,那也是有违选拔优秀专业人才的初衷的。所以,我主张降低外语考试的难度,尤其在从今年开始的大扩招的背景下,更应该为那些确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潜力的人,制定出相应的较为宽松的政策,以便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次,外语考试的形式也应该改革。
现行的外国语考试除了翻译和作文外,几乎都是分项式的多项选择题。这样的题型虽然客观性强,评阅方便,但其考察的重点仍然是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而不是主动的语言运用能力。
另外,在选择题中,也是更偏重于对语言形式而非语言意义的考察。学生通过各种补习班增强应试能力,通过排除法、猜测法,甚至不需要理解意思就能选出答案。但语言是用来交际的,是要通过听、说、读、写来传递信息,促进交流的。这些能力的获得似乎与会做选择题不太相关。所以,为了检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也为了给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提供正确的导向,我们应该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考试的形式。
具体地讲,外语不考听力是不正常的,要增加听力测试,复试中也应该进行外语口试;试卷中主观测试部分要加强,比如提高英译汉、汉译英、英语写作的比重,增加综合能力的测试而非单项知识的考察等。
(二)政治理论考试的改革
首先,政治理论课考试应当适当压缩需要记忆的内容,降低难度,使题目更加精简、灵活。
现在的研究生入学政治考试包括《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和时事政治等内容,记忆量着实惊人。在这样短的时期里“恶补”如此多的政治理论知识,究竟能在学生思想上产生多大的帮助实在值得怀疑。
所以,与其大容量的“狼吞虎咽”地记忆,不如缩减内容,把考试重点转到思考、推理和应用上去。具体地讲,可以确定每一门功课要考哪几部分内容,删掉那些并非最重要的、最基础性的章节,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入手择优选择知识进行考核,而不是面面俱到,做大量无用功。另外,在压缩内容之后,出题就可以更加灵活。如在题目中列出必要的史实,只考学生对事实的思考;实行统考、平时学习成绩、政治思想表现加权记分;实行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甚至进行开卷考试等。
其次,我认为最理想的办法是取消政治考试。这是因为:
第一,“政治理论”在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必修课,学生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哲学观、历史观,在读研阶段政治理论也仍然是公共必修课。因而即使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考政治理论,也不代表考生在政治理论上一片空白。进一步讲,取消一次政治考试并不会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行发展造成太大影响,更不能把它夸大为走“白专道路”。
第二,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课程,它的理论知识固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增加一次政治考试,往往能促进学生背住更多的理论教条;但若想要通过政治考试来培养马克思主义者,那是很难成功的。从这个角度讲,政治考试在提高学生实际的政治思想素质方面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这不能不让我们重新思考反复进行政治考试的意义。
第三,世界各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极少有专门把政治列为公共必考科目的。我国的高考中,政治已不是必考科目,博士入学考试也已经不考政治了,这说明政治并不是非考不可的。所以,能不能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消政治理论考试,实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专业理论考试的改革
首先,专业课命题应逐步向一级学科方向发展。
目前许多学校专业课的命题停留在按方向甚至按导师命题的阶段,内容涉及面窄,使得考试成绩在不同方向、不同专业、不同学校间缺乏可比性。这既不足以反映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的能力,也不利于通才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这种命题方式,要在命题中体现大学相关主干课程的主干内容,要有较强的覆盖面和代表性,使其能反映出大学期间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
其次,专业课可适当压缩,可试行综合考试。这是因为:
第一,一本或二三本指定参考书,对应付一门考试容易产生局部知识的限制,无法检验考生的知识结构、发散思维、综合能力、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而综合考试恰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在采用综合考试以后,一门试卷可以涵盖多门学科的内容,这就为考试科目的减少提供了可能。减少科目可以相应减轻考研对考生学习、工作的冲击,尤其是可以为那些转改专业的考生减轻很多负担,增加竞争的公平性。
三、推荐免试制度的改革
推荐免试制度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中除统考、单考之外又一种主要的招生形式。高校是否具有推荐免试权(简称推免权),要由教育部批准,向外推荐学生和接受推免生的比例,也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并且推免的对象,仅限于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我国自1951年开始实行推荐免试制度(当时称为“学校保送,审查批准”制)。各个时期的推荐免试从总体上来说,扩大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对全面衡量考生的德、智、体水平,深入考查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择优选拔是不无裨益的。
在现阶段,高校推免人数虽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一些中、低层次的招生单位推免的比例仍然较小。如教育部所属某重点师范大学,2000年应届本科毕业生1834人,推免生只有73人,仅占应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99%;再如某省属重点综合大学,2000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有1621人,推免生47人,只占应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89%。非重点大学推免的比例就更小了。所以,我认为推免的比例还可以再大一些,尤其是那些教学质量高的老校、名校,甚至可以摆脱一定比例的限制,将那些符合推免资格的,招生单位愿意接收,学生本人也愿意被推免的学生尽量推荐免试。
尽管现在有很多人对推免生抱有成见,认为他们不参加考试就入学好像不如正式录取的学生能力强,或者有凭关系、走后门的嫌疑,因此不大愿意扩大免试生的比例。但是,客观地讲,推荐免试并不会带来录取新生质量的下降,而且对我们的高教发展是有利的。
首先,成绩优秀者能够被推荐免试直接攻读研究生这一制度本身,对在校大学生具有普遍的激励作用。近年来报考研究生的学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很多学生愿意接受推荐免试。在他们努力争取的时候,必然会发奋学习,你追我赶,学习目标更为明确,劲头也更高涨。只要操作得好,推荐免试就能取得“推免一人,激励一群”的效果,并能以此促进学风的好转。
其次,对于推免生而言,推免前的考核可以督促他们扎扎实实学习,打好深造的基础;能够较早地明确自己的读研道路,也能让他们早日定轨,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和精力,顺利完成本科到研究生的过渡。有一种观点认为,推荐免试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它是进入研究生队伍的“侧门”。是侧门就该堵,都参加考试才算“公平竞争”。这种观点,我认为是过于偏激了。一方面,由于推免的比例小,招生单位在进行推免时有充分的选择权,被推免者不仅要求考核合格,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很优秀的人才,甚至有一些是通过正式录取也难以得到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主张扩大推免,还因为考试并不是参加得越多越好,既然学生具备深造的基础,各方面都能达标,为什么非得要他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呢?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要考5门,内容覆盖面很大,在复习时至少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若把这些时间留给推免生早日走上深造之路不是更好吗?考试的目的只在于选拔,那些经考核就能确定的优秀学生应该可以不再接受选拔。这能够克服高等教育中按部就班、过于强调刚性的管理制度的弊端,给优秀者提供了更快、更好成才的宽松环境。
再次,推荐免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避免“一考定音”的弊病,能够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选拔。一般来说,高校在推荐免试时,都是以学生前3年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参考,然后经院系研究讨论,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素质,再经过一定的考核、面试,最终确定推免人选。这样的选拔,比单凭一次成绩从上到下进行录取要科学、可靠得多,也会减轻“应试”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推荐免试类似于择优进行的“本硕连读”。国外的本硕连读非常普遍,而且没有太高的要求;在我国的清华大学,每年2000多名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有百分之六七十实行“本科硕士衔接培养”制度,实施的效果也很好。而且,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已经普遍地由“选拔式”转变为“淘汰式”,即受教育机会增多,人们在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时不需要进行过多的选拔,转而采用不合格者不能授予学位或者不能毕业等措施进行必要的淘汰,以这种“宽进严出”的方式保证质量。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正朝着这种国际化的方向努力。“99大扩招”在大学“入口”处就弱化了选拔。从长远来说,研究生入学考试放宽要求也是必然的趋势。而推荐免试作为一种既能保证质量,操作又简单的研究生入学方式,理应得到足够重视并发挥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