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识流小说强调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内心联想的主观顺序揭露人物的情感、思想和行动,而没有作者施加的评论。而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最常用的表现形式,不论是直接内心独白还是间接内心独白,都真实地呈现了人物内心流动的思想。威廉.福克纳被认为是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被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第一部意识流小说。主要分析了这部小说中运用的意识流手法:直接内心独白。通过小说中实例的分析,展示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小说中的特征。
关键词:内心独白;直接内心独白;《喧哗与骚动》
一、前言
现如今,人类的生存变得越来越复杂。现代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要说很多话,也要做很多事,但在说话做事之前都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做大量的思考,而这些思想活动直接指导着人类的言行,可见思维在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文学形式需要更真实地描绘现代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意识流小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出现,满足了这种新的需求,标志着文学史上新时代的到来。
意识流小说优先刻画人物对外部事件的心理和情绪反应,而不是事件本身。意识流作家感兴趣的是人物的内心活动。他们认为,只有人的意识或精神生活才是真正的现实,而过度强调外部世界将毁掉这种真实。意识流作家的目的是真实的表现人物的灵魂或心灵。
《喧哗与骚动》代表了福克纳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首次成功地使用意识流手法达到揭示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的效果。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对事件的平铺直叙,而是这些事件对人物心理的撞击和留下的痕迹。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主要采用了内心独白这种意识流技巧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南方庄园主家族的衰败过程。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罗伯特.汉弗莱在他著名的《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中为内心独白下了精确的定义:“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中常用的技巧,用来表现人物完全无声的心理内容及其过程,而这些过程存在于形成深思熟虑的语言之前意识控制的不同层次。”[1]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全客观的描述意识的运动,因为它是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心理过程。而内心独白可以真实地呈现人物内心流动的思想,所以它是最好的方式呈现不同人物内心的想法。几乎所有的意识流小说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使用了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可以分成两类:直接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采用直接内心独白时,作者通常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而作者本人完全从页面消失,没有对人物的思想或经历做任何解释性评论。通过直接内心独白,完全而真实地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显示人物的无意识状态,读者因此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二、直接内心独白
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娴熟地运用内心独白描述康普生三兄弟以及整个家庭的衰败。整个故事是分四个章节由四个人分别讲述。开篇的第一部分是班吉———一个丧失了最起码的思维与交际能力的白痴———的直接内心独白。这一段似乎非常混乱不合逻辑,往往令初读者不知所措。作为一个33岁却只有3岁婴儿智力的白痴,班吉没有分辨逻辑是非的能力,讲话也颠三倒四,他只能对事物做出本能的反映,他的世界完全基于他的感官印象。因此,他的内心独白极为杂乱,读者也被迫陷入班吉经历的混乱之中。然而,一旦读者仔细研究,在层层混乱之中会逐渐理出头绪。在班吉杂乱的意识中,一些康普生家族的重要场景逐渐浮现出来:圣诞节;班吉的三十三岁生日;凯蒂的婚礼,祖母和父亲的死亡以及昆丁的自杀。然而,这些场景有时相互交错,有时被无数琐碎的生活细节打乱。此外,还伴随着时空的不断转移和变化,不同人物的频繁出现和消失,想象一下有多么难以理解!看看这部分开始的一段:
我们顺着栅栏,走到花园的栅栏旁,我们的身影落在栅栏上,在栅栏上。我的影子比勒斯特的高。我们来到缺口那儿,从那里钻了过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等一等,”勒斯特说。“你又挂在钉子上了。你就不能好好地钻过去不让衣服挂在钉子上吗。”
凯蒂把我的衣服从钉子上解下来,我们钻了过去。凯蒂说,毛莱舅舅关照了,不要让任
何人看见我们,咱们还是猫着腰吧...
把手插在兜里,凯蒂说。不然会冻坏的。快过圣诞节了,你不想让你的手冻坏吧,是吗?
“外面太冷了。”威尔许说。“你不要出去了吧。”
“这又怎么的啦。”母亲说。
“他想到外面去呢。”威尔许说。[2]
这是小说开始写黑人小孩勒斯特带班吉去看人家打高尔夫球时,弄丢了一枚硬币,于是勒斯特便带班吉去找。当他们钻过栅栏的一个洞时,班吉的衣服被挂在了钉子上,这使他的思想立刻返回到大约二十年前,当凯蒂带着他穿过篱笆帮助毛莱舅舅给帕特森太太送情书的情景。他的思想仍然或多或少停留在这一事件上,直到他想起那是圣诞节前一个寒冷的日子,凯蒂叫他把手插在兜里,以免冻坏手。这时他的思绪忽又转到同一天早上威尔许说外面太冷,不让他出去的情形……
这段不足200字的直接内心独白完全没有逻辑顺序,表明白痴班吉混沌的意识。三个不同的情节在时间、空间和情节上没有必然的语义上的连接,没有理性的控制。班吉回忆起的事件都以完全不合逻辑的方式交织在一起,三四个时期的不同事件混合在一个情节中表现出来。事实上,康普生家族的所有事件最终都是通过班吉扭曲的印象表达出来,就好像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一样。而这种混乱恰恰是福克纳所刻意描绘的。它形象地揭示了白痴班吉的内心世界,同时,间接影射了当时美国南部的颓废状态。
“我先从—个白痴孩子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由一个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的人说出来,可以更加动人。”[3]在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时,福克纳曾这样说。因为班吉白痴的生理条件决定了其“意识流”的特殊个性:一个由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的大脑所记录下来未经消化的感官印象片断。他就像“一面道德镜子”,家里所有的人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的真面目。这使得班吉篇读起来更接近于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作者全能角度叙述的故事。
通过直接内心独白,福克纳清晰地描绘了人物的无意识状态,而间接内心独白却做不到这一点。
三、结语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家用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完美手段。福克纳采用直接内心独白这种意识流写作手法来叙述他偏爱的复杂的故事,在创新中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读者必须完全地投入,耐心地领会,翻来覆去地揣测,在创作性的欣赏中获得长久的美感,否则就会迷失在他迷宫般的叙述里。[4]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汉佛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2]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Faulkner,William.The Sound and The Fury[M ].Penguin Books,1964.
[4]Cohen,Philip.Texts and Textuality:Textual Instability,Theory,Interpretation[M ].New York:Garland,1997.
作者简介:高雪艳(1975-),女,天津市人,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教学。
论文作者:高雪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独白论文; 内心论文; 意识流论文; 班吉论文; 人物论文; 小说论文; 福克纳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