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机电安装项目中的应用管理论文_李强

BIM技术在机电安装项目中的应用管理论文_李强

(身份证号码:44011119810815XXXX;广东民航机场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施工中的BIM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借助BIM技术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BIM技术是一种通过科学信息技术来分析数据的多维模型的信息集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BIM技术已经大范围的应用于各个行业,在机电工程项目中也有了相关的应用,且可以有效地把控工程施工的成本,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本文通过对机电安装项目中的BIM技术应用管理进行全面分析来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安装;应用管理

引言:

在我国的建筑工业行业的发展进程中,机电安装行业一直都在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发展号召,通过优化机电安装项目的管控方式,来促进机电安装工程的稳步发展,且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各项安装系统的工程对机电安装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机电的安装工程系统也就变得更加复杂。在机电安装项目的综合管理中使用BIM技术,就能够加强对管线排布的整体化布置与把控,建造三维立体的信息模型,并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改进,以降低施工中出现的风险。

1 BIM 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1.1 可视化管理

在既往的机电设计过程中,不同部门都是针对各自的内容进行平面与系统图的设计,很少实行管线的综合工作,即使实行管线综合工作,也是对于主干的管线进行综合管理。因此,就会经常出现一些细节而复杂部分的管线发生交叉的情况。如果这类问题不能够在施工之前得到有效地解决,就一定会在具体施工时发生冲突或被要求拆除、返工。如果可以把BIM 技术引入机电安装工程,就可以通过三维立体的可视化技术,在实际施工的前期直观而清晰地展示竣工后的效果。且在建立BIM模型时,各种设备都是根据实际的尺寸进行建模的,这和既往的设计图区别较大,能够暴露出深层次的问题,使得操作更加可视化。

1.2 合理管控成本

既往的机电设计图通常不能清楚地反映出各个机电设备和系统间的关系,而且既往的机电设计中不同专业之间呈现的是一种离散的模式,这会导致技术人员在操作中出现疏漏使部分管线出现交叉碰撞。而通过使用BIM 技术对管线进行碰撞检测,就能够在施工之前把各个专业管线的交叉碰撞问题尽早反馈给技术人员,也可以尽早和建设、监管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保障在实际施工之前进行深化设计,显著改善由于管线碰撞而导致的返工问题。还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设计调整次数,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由于施工协调与返工带来的资金浪费与工期延误等问题。

1.3 全面信息支持

建筑工程涵盖了各个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设计、施工与管理等,信息量大且覆盖面广,这些都是人工信息不能全部做到的。当把BIM 技术引入到机电安装工程,就可以把产品型号、厂家以及费用等各项信息全部收到模型的建设之中,利用后台的操作获得一个整体的建筑信息模型,有利于信息的管理与查询,并显著减少机电安装工程出现漏洞的概率。

2 BIM技术在机电安装项目中的具体应用管理

2.1减少管线交叉碰撞

由于在机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放置着各种各样复杂的管线,而且管线的分布排列十分密集,因此非常容易引发管线的交叉碰撞等问题。所以一定要把机房、楼层及吊顶区域内的路由线路进行准确而合理的布控,这样就能够让不同专业的管线的分布更加清晰,保障吊顶的高度处在合理位置上,确保机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可以顺利竣工。在机电工程项目中使用BIM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量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对施工的实际数据进行准确的测量,再通过BIM平台把机电工程项目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整合,及时监测各管线中容易产生的问题,而且还要对保温层、检修面、工作面等部分进行检修,以减少后续出现的安全问题,减少后期施工设计的变更,有效提高机电工程的施工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优化管线的综合设计

机电安装工程的规模越大,其涵盖的内容也越广泛,尤其是其中相关的设备和管线等的分布十分复杂,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如果把BIM技术引入到管线的综合设计中就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布局。在电机安装工程的施工前期,技术人员就应该把工程的设计图纸和与BIM技术融合起来,来设计模拟的效果图,对真实的场景实行模拟,再按照工程的要求实行监督与检查,再把模型与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形成检验报告,以便更加科学地进行管线布置,并通过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减少由于施工过程的混乱而引发管线损伤,进而减少返工或者延误工程等问题的出现。此外,通过使用BIM技术还能实现对于竣工后的整体管线进行的漫游检查,从宏观角度分析管线的分布和操作效果,再把各个管线的关系和支架的形式用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现最真实的工程施工效果。

2.3 有效管理施工材料

在建立建筑信息模型的过程中,需要为每个建筑元素匹配一个相应的参数。在建立完三维立体的模型后,就可以对不同系统分别进行估算,按照真实情况来计算施工所需的材料数量,以提升制作预算的效率以及准确度,有助于进行合理地施工管理。因为在工程的设计时有很多的对比条件,所以技术人员就为系统设计了很多的筛选条件,为后续的设计方案提供便利条件。在建立BIM模拟模型之后,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系统获取各种材料的在不同工程进步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物资招标和仓储管理。如果不使用BIM 技术,而是使用继电设备进行管理,就需要依靠工作人员的个人经验来进行具体的施工安排和人员、材料的分配,缺少精确性、合理性。在使用BIM 技术后,施工的全过程就会变得变得数据化、精确化,无论是施工方案还是人员及材料的分配都会更加的科学合理,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2.4 加强实际施工的有效管理

通过使用BIM 技术来实现机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时,可以充分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相应的移动通讯终端设备进行真实数据的收集,以确定机电工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及安全风险,再把这些数据信息放在BIM 的模型中,实现实际施工中的科学管理。在既往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由于从设计、施工、安装到最期的运营所覆盖的时间周期较长,人员的流动也比较大,所以施工后期的运维管理就会较为复杂,而使用BIM 技术来进行三维立体模型的检测,就可以很好地进行资料的协同管理,保障后期施工状态的顺畅。在事故资料以及检验报告等数据引入到BIM 三维模型中,还可以显著地提高机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以及工作效率。还可以把设备的功率、型号以及厂家等资料上传到系统中,就可以实现事故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有利于后期资料信息的收集。

2.5 三维可视化工程指导

通过利用BIM 技术来完善设计方案,项目设计和具体施工方案就能够利用全面而立体的建筑模型展示出来,一些管线分布相对密集复杂的地方,局部施工的难度就会比较大,这时就需要通过三维模型或是视频来展示,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指导一线技术人员执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首先,三维立体模型有可视化的功能,可以把真实的施工情况和模型设计的效果直接地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得出真实施工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偏差; 其次,在给业主介绍建筑工程进度以及功能时,就可以利用这一对比,使其了解可能出现的偏差,以便及时进行调整,以保障工程施工的精准性。

2.6提高运营维护的能力

将BIM技术构造的3D模型移交给业主或运维单位,能让业主及运维单位对管线的走向和设备的位置有个大致的了解,尤其能更直观的了解天花里的管线及设备,以便提高运维单位的维护能力。BIM技术还能将设备的各种参数添加到3D模型里去,便于运维单位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提高运营维护能力。

3 结语

在机电安装项目中使用BIM技术进行管理是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使用BIM技术能够建立三维立体的建筑信息模型,就可以在实际施工时,针对现有问题做出调整,充分利用三维模拟的优势,实现各项项目的可视化操作,推动机电安装工程实现动态化的监测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巩睿.浅谈BIM技术在地铁机电安装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标准化,2019(02)

[2]胡超东.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03)

[3]林海,杨旭东.基于BIM平台的AR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04)

论文作者:李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机电安装项目中的应用管理论文_李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