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1]2002年在《试论美国早期政治报道》文中指出新闻媒体与政治历来关系密切,在美国尤其如此。因为新闻媒体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机构,所以对政治的影响相应更大。新闻媒体可以独立地报道政府活动、监督和制约政府,对政治进程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新闻媒体对政府也有一定的依赖性,它需要依赖政府的产业经济政策的扶持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依靠政府部门提供新闻信息来源。所以政府也利用媒体的这种依赖性使其为政治服务,宣传政府的政策及措施以便使民众周知,在全球推销美国观念和文化。政党还利用媒体在竞选中拉拢选民、争取选票。这样,新闻传播被纳入政治运作的一部分。传媒与政治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美国新闻媒体的政治基因其实可以在其新闻事业史的发展中找到源头。早在报纸诞生初期,便和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殖民地最初的报纸就是在邮政局长的手里诞生,带有了半官方的性质。政治报道一开始就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报道的发展塑造了报纸的政治品格,促成了报纸与政府、政党的合作,由此而形成了报业与政治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也是现代新闻媒体与政治的关系的基础。 政党报刊时期报纸与政治的关系同现代美国新闻媒体与政治的关系之间是有历史的必然联系的,然而又是有不同内涵和层次的。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新闻媒体的商业属性的发展。媒体的独立性使得美国政治权力阶层不可能再像政党报刊时期那样直接通过自己的报纸来谋求政治目的,而是通过自身在商业性传媒企业的影响力来间接达到目的。 本文以美国早期报业发展阶段中政治报道的起源和发展为考察对象,以史论结合的宏观分析方法,引入传播学的相关概念,论证了美国新闻媒体与政治的紧密联系何以在早期得到萌芽和确立,以及对美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进程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勾勒了美国早期报业发展的概况,以提供对问题进行研究的历史背景。第二章至第五章则梳理和论述了在这个历史发展阶段,在政治报道领域的四次大的变革和飞跃。这四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期形成了早期政治报道发展的主要线索。这四个时期分别是《新英格兰报》开创编辑独立传统、塑造报纸的论争品质,成为政治报道的开拓者;报业在独立战争中发展了揭露性报道,推动了政治报道的进一步发展;报纸反映政党斗争以及报纸为政治竞选宣传则深入发展了政治报道,形成了报纸为政治服务的属性。第六章为文章的结论。论从史出,在史实的基础上分析论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王丽芳[2]2012年在《《新英格兰新闻报》天花接种事件及其影响》文中指出本文在阐述《新英格兰新闻报》创办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报对天花接种事件的报道及其影响,认为这是北美报纸第一次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它所采用的"讨伐式报道"更对日后出现的政治报道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殖民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王明亚[3]2017年在《《经济学人》“中国专栏”非财经类报道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学人》是一份具有174年历史和全球影响力的西方主流新闻刊物,2012年创建了其第叁个国家专栏“中国专栏”。该刊以财经新闻为主体,兼及非财经新闻的涉中报道格局自此发生改变,“中国专栏”报道议题明显地偏向非财经类新闻。这种报道议题变化的缘由何在?此类新闻的报道技巧与呈现方式有何特点?这种改变背后寓含怎样的话语机制?它为中国对外报道带来哪些启示?本研究试图就此做一探寻。“中国专栏”报道议题的改变,与《经济学人》从财经类新闻刊物向具有全球视野的综合性新闻周刊的演化脉络是一致的。这种报道议题的变化,既是对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崛起的呼应,也取决于经济学人集团追逐商业利益与政治影响力的经营方针。以政法和社会等非财经类议题为报道主体的“中国专栏”,在表达方式和叙事技巧方面具有鲜明个性。报道视角在“限知”与“全知”间频繁转换,巧妙结构出“倡导性新闻”;“述议相兼”的报道模式与“冲突框架”让文本叙事既具冲突性又富逻辑性和感染力;而观点先行的全景式故事化新闻书写,则以全局视野统摄大量事实材料,通过文字、图片等特写叙事强化了记者报道立场与观点的表达。本质上,“中国专栏”非财经类报道本身是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的传播载体,通过“以退为进”和“抑中褒西”等策略对西方价值观进行广泛鼓吹。其政治报道仍持刻板成见,以“独裁”与“专制”污名化中国;而社会文化议题的报道倾向则更趋中立、客观。“中国专栏”非财经类报道对我国对外非财经类英语报道的改进也具有启示意义。如对国内热点政治议题的报道要“多、快、准”;增强全局观,兼顾立场鲜明与信源平衡;重视故事化与“冲突”叙事;注重挖掘新闻图片的隐喻功能。
邱凌[4]2009年在《软实力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实力理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着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之后,在国际和国内社会引起了普遍关注。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之下,以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所构成的“吸引力”显然是比军事、经济等强制力更具有积极的意义。许多国家将发展软实力作为了自己的目标,我国更是将提升国家软实力置于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已进入媒介化社会的当今时代,以扩散和认同作为基础的软实力是须臾离不开国际传播的,以大众传媒作为主要渠道的国际传播对软实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目前的现实来看,我国在提升软实力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不足的影响,在国际舆论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少有话语权。国外民众尤其是西方政府和民众对我国的负面印象远大于正面印象,在西方舆论界所炮制的一个个议题中,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殖民论”,从“中国责任论”到“中国间谍论”,我国的传媒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局势是显然不利于以“吸引力”为要旨的软实力的提升。所以如何加强我国的国际传媒建设,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如何对我国的软实力资源(包含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就成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第一章中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意义及相关概念和理论;在第二章中将从宏观到微观对大众传媒与软实力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最终将其关系落实于国际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同时结合我国的现实来分析加强国际传媒实力建设的重要性;第叁章和第四章分别从传媒实力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两个层面来具体探讨如何加强我国国际传媒实力的建设问题,这里既要解决我国国际传媒的传播力问题(以规模建设为主),又要从传播理念和传播策略角度提高我国国际传媒的影响力;第五、六、七章则是从传播策略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软实力中的核心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国际传播问题:提出文化的传播应结合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普世性,在文化产品形态上可选择以电视剧和纪录片等为主;对政治价值观的传播是从常态的政治传播和危机时刻下的政治传播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对外交政策的传播建议可借鉴国际公共关系中的理念和操作程序来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
贺翔宇[5]2017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区域形象的建构》文中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构想提出后,新疆提出了建设核心区的想法,并提出打造交通枢纽、商贸物流、文化科技、金融服务、医疗服务五大中心的规划。新疆由于其地缘优势,在我国政治、经济、边防等发展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及时了解新疆的客观形象尤为重要。新疆的区域形象是新疆区内外公众对该区域整体形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评价与认识。构建良好的新疆区域形象不但有利于新疆形象的有效传播,而且有利于推动新疆“丝绸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而进入21世纪,人们主要通过媒介来获取信息,尤其是通过新闻报道来认识了解新疆的变化和发展,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全球性、海量性等特点在塑造区域形象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天山网是自治区最大的从事登载新闻事务的媒体网站,也是自治区一家重点宣传网站,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互联网、手机网、手机报、数字报刊四大传播平台,开通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英文、俄文五个语种的八个版面,土耳其文频道正处于试运营状态,开设频道76个,栏目600多个,已经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力,对于新疆区域形象的塑造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们选择对新疆天山网汉语频道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两年间的报道进行研究,将媒介理论与框架理论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通过对天山网汉语频道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两年间的新疆的相关报道的新闻数量、报道对象、报道倾向性、报道体裁、报道主题等进行宏观、中观与微观的内容分析,力图呈现出其构建的新疆区域形象,包括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形象。通过对天山网汉语频道各议题报道框架特点的分析,发现框架背后潜藏的新疆区域形象的建构的主导因素。同时,研究也通过与现实新疆形象的对比,对天山网汉语频道所建构的区域形象进行评价总结,进而从议题设置和形象塑造的角度将其放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背景中,提出构建传播新疆区域形象的有效途径。
华翊含[6]2014年在《《人民日报》对昆明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昆明是云南省的政治、科技、经济、文化中心。昆明不仅是中国西部的第四大城市,也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枢纽。昆明因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怡人气候被称为“春城”,昆明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地处云贵高原,离沿海和内陆发达城市较远,地理位置的限制对昆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将《人民日报》作为研究样本,以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这叁十年中《人民日报》昆明报道为抽样范围,从中抽取了十五年为研究样本。运用框架理论的相关知识,结合传播学中的文本分析和文献研究两种方法对搜集到的文本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而概括出《人民日报》中昆明报道的框架特点,分析框架形成的原因,以及媒体在对昆明进行报道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对收集到的文本的分析发现,《人民日报》中对昆明的报道较为客观、公正。呈现出的特点为政治报道、经济报道数量较多,正面报道数量集中。旅游城市形象突出,但是城市特色不够鲜明。同时,对于典型人物报道数量较少,缺乏对昆明特色产业的报道。
朱文瑜[7]2006年在《大陆媒体对台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对台传播在我国当代新闻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对两岸和平统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对台传播的理论和发展史的角度对大陆对台传播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针对2005年大陆夺回两岸议题主导权、开辟对台传播新格局的最新实践,通过对《人民日报》涉台报道和台湾《联合报》两岸关系报道的内容分析,总结对台传播新格局的特点,并评估新格局的效果。文章探讨了对台传播相关的几组概念,说明了用“对台传播”概念取代“对台宣传”概念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总结出对台政策、媒体发展和台湾民众是影响对台传播发展的叁大因素。通过梳理对台传播五十多年来的发展脉络,展现了对台传播随叁大影响因素变化而发展演进的过程,并总结了对台传播五十多年来发展变化的五大趋势。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人民日报》涉台报道在2005年前后的发展,认为对台传播新格局的主要特点为对台传播队伍扩大、涉台报道的重大革新、大陆掌控两岸关系议题等。通过比较分析台湾《联合报》两岸关系报道和台湾民意在2005年前后的发展变化,认为大陆对台传播新格局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大陆议题掌控了台湾媒体的议程设置,媒体营造的大陆映像趋于改善,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刻板成见开始好转,要求发展两岸关系的民意不断增强等。文章在最后总结了2005年对台传播的经验,并为今后对台传播的发展提出一些专业上的建议。
吴华清[8]2012年在《党报时政新闻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话语分析的视角切入,对当前我国党报新闻改革的难点——时政新闻改革进行研究。以笔者供职十余年的宁波日报新闻生产为例,研究目前党报时政新闻话语所呈现的特征、生产过程,以及时政新闻话语模式的社会成因,并基于此研究党报时政新闻话语革新的现实路径。论文主要运用批判话语分析与媒介生产社会学理论,采用文本分析、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在深描的基础上加以抽象的理论阐释。第一章提出问题,厘清话语、话语分析、时政新闻等基本概念,并简要说明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第二章回溯我国新闻史上叁次重要的党报改革,以及时政新闻话语的变迁轨迹。第叁至五章,运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分别从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分析、社会实践分析叁个向度,通过与晚报的对比,研究党报时政新闻话语的特征、生产过程,以及话语模式的社会成因。第六章跳出“二个向度”分析框架,并基于上述分析结论,从党报组织、政党、社会叁者互动关系的视角,提出党报时政新闻话语革新的现实路径——基于党报组织、政党及社会叁者良性互动的协商式表达。结语指出,尽管当下党报时政新闻话语模式让人困惑,但我国新闻发展史中晚报时政新闻话语“叁步走”革新历程使印证了这一体制内空间拓展路径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正是在一次次的“非常规”活动的突破中,提高了现存新闻体制容纳程度。
马文丽[9]2010年在《中国当代英文报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在中国对外传播体系中,英文报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由于办报方针、报道内容与受众对象等与国内媒体不同,英文报采取了与中文报不同的操作方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报道风格,对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同西方主流英文媒体相比,中国英文报在表述力、亲和力与公信力方面的劣势也显而易见。因此,中国的英文报纸在收获赞誉的同时也遭受了不少尖锐的批评。就目前学界对中国对外传播媒体提出批评较多的领域,本文综合考察英文报的话语样态,探讨既符合我国对外传播政策,又符合国际新闻惯例的英文报对外传播策略。为建立一种完整的研究机制以及基于定性研究的研究模式,本文将研究方法确定为话语分析。从形式上看,“话语”表现为使用中的语言,是话语主体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用的言语手段。从本质上看,“话语”是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的交汇点,是话语主体在一定的语境场中运用语言系统表达思想情感和实现意图的社会实践。本文参照以梵·迪克为代表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以文本分析与语境分析为基本方法对中国英文报的代表《中国日报》展开研究。政治、文化与语言因素是中国英文报话语构建的宏观语境。对外传播的话语特点首先表现为鲜明的政治性,冲破意识形态差异,维护国家利益构成了对外传播的大语境。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从本质上看,国际传媒之间的竞争是以更生动地展示本民族的文化为手段,以更广泛的文化传播为目的的竞争。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在社会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具有成熟新闻写作经验的西方英语主流媒体,中国英文报的语言能力决定了其传播效果,成为其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本文第一章在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构说英文报话语框架。第二章考察我国英文报刊的历史沿革。第叁章考察在对外传播语境下,《中国日报》在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话语表现。第四章考察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日报》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跨越了文化障碍,是否能使中国文化得到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认同。第五章分析在一定的社会语言因素限定下,《中国日报》的英语新闻写作与语言特征。本文对《中国日报》进行了“建构周”抽样调查,时间跨度为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共14个月,涉及2124篇文本,包括消息、特写、评论等多种新闻体裁。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抽样对象进行了编码与分析,这些原始数据是本文定量与定性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研究表明,《中国日报》在对外传播中国政治、文化、经济形态,以及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日报》的议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中国对外传播的大语境,其社会报道的多样性及其话题的开放性体现了报纸对可读性与客观性的积极诉求。同时,《中国日报》在表述中国文化生态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语言方面来看,“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成为其主要语言特色。总的来说,《中国日报》所表现出的开放性和人文性,表明其正在经历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机制的历史性跨越。但是,在国际舆论界,中国的英文报影响力依然有限。《中国日报》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国际语境关注不够,过于看重新闻的宣传职能而对其它职能关注不够的情况,其代表性的表现为题材选择中庸、报道模式化等。另外,文化内容仍然处于较边缘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被简化与弱化,这种话语状态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强烈的文化传播诉求不相符合。在语言方面,语言表述不当和不规范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词汇、句子层面,在语篇层面由于行文过于强调规范而缺乏活力。研究指出,针对影响力有限这一现状,英文报尚需进一步改进传播理念,增强报纸的批评性与在重大问题上的权威性。要冷静对待外界批评,同时要处理好经济报道与政治话语的关系,问题报道与客观报道的关系,一线城市报道与其它地域报道的关系。要树立文化比较视野中的新闻价值取向,并加强文化传播的系统性与战略性。作者认为,英语报规范而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特征既是中国文化及思维方式在英语使用中的客观反映,也是中国传媒在其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之下的主动话语选择。但是,英文报还需改变相对单一的传播技巧,掌握新闻事件的多元表现方法,并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规范性与准确性。传播模式的最高境界是扩大传者与受众之间共通的意义空间,就中国当代的英文报而言,其目的就是在对西方受众透彻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赢得良好的话语空间,从而最终实现对外传播的终极目标,即促进中国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共创和谐、平等的人类社会。
马睿颖[10]2012年在《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排比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九套大学英语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包括许国璋主编的《英语》、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胡文仲主编的《大学英语教程》、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黄源深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以及何其莘和童明编着的《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等教材的初版及修订版,其内容涉及教材的编写依据,编写理念,编写体例,课文主题以及教辅配套材料。通过对50年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主导教材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英语教育思想和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转变,主要体现于以下诸方面:第一,从单纯传播语言知识到注重发展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转变。第二,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第叁,从以单词、句子教学为中心向注重语义、语篇教学的转变。第四,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转变。第五,从强调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对这九套教材全方位的详析与对比揭示出一种突出的发展走向:我国英语专业精读教材(包括改称为“综合英语”的教材)精读性质逐渐淡化,综合性质大大加强。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外语界引进并深受外国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影响,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要。本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一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观;二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外语学习观;叁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与其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四是通过梳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选择教材,让教材更好地发挥作用。论文就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评估理论以及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等叁个方面理清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发展走向并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 试论美国早期政治报道[D]. 王萍. 四川大学. 2002
[2]. 《新英格兰新闻报》天花接种事件及其影响[J]. 王丽芳. 新西部(理论版). 2012
[3]. 《经济学人》“中国专栏”非财经类报道研究[D]. 王明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4]. 软实力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D]. 邱凌. 复旦大学. 2009
[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区域形象的建构[D]. 贺翔宇. 新疆财经大学. 2017
[6]. 《人民日报》对昆明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D]. 华翊含. 云南大学. 2014
[7]. 大陆媒体对台传播研究[D]. 朱文瑜.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8]. 党报时政新闻话语研究[D]. 吴华清. 复旦大学. 2012
[9]. 中国当代英文报的话语分析[D]. 马文丽. 武汉大学. 2010
[10]. 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D]. 马睿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标签:新闻与传媒论文; 政治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形象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国际文化论文; 传媒产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软实力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