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中国共产党领导论文,经验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11)04-0057-04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回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理论探索、生动实践与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建设的理论探索
政党不仅具有政治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当政党代表某一特定阶级、阶层利益或全体人民利益时,就已经展现其社会属性。政党的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走向,直接影响社会对政党的支持或选择。政党的社会工具性得到充分彰显时,政党才具有广大的社会群众基础,构成政党的社会支持系统。[1]因此,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革命胜利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那里找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全部现成答案。党带领人民结合我国实际,在探索中国社会建设的历程中取得富有成效的创造性成果。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建设的重要成果。对于执政党而言,社会越是稳定发展,越有利于获得稳固的社会基础,越有利于巩固政权。在新中国建立后,党充分发挥对社会的影响和引导功能,创造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正如马克思所言:要在生产者享有自由平等权利的基础上,“按照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2]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明确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中的一些重大关系作出深刻论述。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重要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要求全党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由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实践,党对开创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缺乏规律性认识,加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我们党在探索中出现了一些曲折甚至是严重的挫折,但是,毛泽东和我们党的许多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对我们当今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建设的突出贡献。政党要代表某一阶层或多个阶层的利益,以表达民众的诉求,或对多个利益群体的诉求进行整合。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与条件下,最有力的表达者和整合者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必须充分发挥执政党表达和整合社会利益的功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我国发展的目标,形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重要经验。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中国,执政党是政治体系中的领导核心。党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政策中具有确定方向的作用,党要充分发挥通过法定程序制定和实施各项方针政策的功能。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提出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理论、政策和策略。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首次将“社会更加和谐”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平衡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问题。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社会协调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多次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使党员干部成为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开创了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新境界。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建设的重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1.新中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初创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始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长期执政的党。恢复被战争和剥削者破坏的生产力,“发展国家的经济,稳固地维持基本秩序”是执政党的首要任务。[3]党领导人民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推进解放全国的战争,建立了中央和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初步形成了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建设的基本组织网络。通过大规模剿匪斗争、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不法投机资本、建立新的经济制度、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推进全国土地改革,为实施社会建设,创造了新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秩序;推进工矿企业民主改革、旧的婚姻制度改革、扫除旧社会痼疾等,为实行社会管理提供了良好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三年的努力,曾在旧中国屡禁不绝、被视为不治之症的娼、毒、赌等社会顽症就被基本禁绝,净化了社会环境,振奋了民族精神,巩固了人民政权。这一举世瞩目的奇迹,赢得了社会各界包括许多国际人士的惊叹和赞许。
大力发展新中国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使人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为了使人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对旧有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使教育事业从过去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转向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使教育事业从过去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转向为恢复和发展国家生产事业服务。党号召爱国的文艺工作者团结起来,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重点发展人民的文学、艺术、戏剧、电影等文化事业。在医疗卫生方面,1950年8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为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三大原则,据此,各级卫生部门在广大农村、城市街区和工矿企业建立基层卫生组织,培养医药卫生人员,发展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人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一五”末的1957年,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提高24.5%。这五年间我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1957年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实际增长30.3%。五年内国家投资新建职工住宅9454万平方米,投入103亿元资金用于职工的劳动保险、医药费、福利费等。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改善,由于农业税率一直稳定在1953年的水平和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五年中全国农民的收入增加30%。“一五”期间,基本建立起公费医疗制度和医疗上的劳动保护制度,绝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高等院校学生和工矿企业职工都享受有病就医的保证。在农村,对那些严重危害健康的流行病的治疗,则采取了减免费用的办法。普遍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对老、弱、孤、寡、残疾社员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保教),并努力增加“五保户”的收入。[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虽然是初创性的,但是,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2.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在新中国成立后前七年奠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从1956年到1966年的前十年,我国的各项建设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很大成就,社会建设同其他各项建设一样,也取得新进展。在国民收入方面,按当年价格计算,1965年国民收入达到1387亿元。[5]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成就显著,提高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一是教育水平明显提高。1957年至196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学生累计达139.2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累计达211.1万人,分别为1950年至1956年的4.9倍和2.4倍。二是医疗卫生事业进展明显。1957年至196年,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由122954个增加到224266个,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由0.46张增加到1.06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由0.85人增加到1.05人。三是文化事业较快发展。1965年,全国图书总印数为2.17亿册,刊物总印数为4.4亿册,报纸总印数为47.4亿份,分别比1956年增长21.7%、25%和81.5%。广播影视事业得到新发展。1958年5月,旧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到1966年,全国拥有电台78座、电视台13座,全国96%的县通了有线广播。十年间全国累计生产故事片495部、美术片109部、科教片786部、新闻纪录片2250部。全国的文化艺术、文物单位,由1956年的14408个增加到1965年的27210个。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6]群众性体育运动也有了很大发展。这些成就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在“二五”计划(1958~1962年)的头三年,我国力图以高速赶超发达国家,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使社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由1957年的6.1%上升到1958年的32.7%。这种脱离实际的超高速度,很快就难以维系而回落,1959年下降为18%,1960年又下降至4.7%。“二五”计划期间,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都是负增长,分别为-0.4%和-3.1%。经过1961年到1965年的两次调整,1963年到1965年的三年中,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15.5%和14.7%。[7]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动荡后的恢复性质,影响了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3.改革开放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新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错误,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制定了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谱写了中国社会建设历史的新篇章。
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经济基础。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实际增长9.8%,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和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为2688万人。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8]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国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方略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年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面继续扩大。2010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6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23万人;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2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59万人;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3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0万人;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1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8万人;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3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30万人。2678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832亿元,累计受益7亿人次。[9]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取得新成就。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构成的完整系统。狭义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并列的内容,特指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逐步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多元管理主体中,执政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对社会领域诸要素进行科学安排,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是: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群众工作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具有互补性。思想工作是为了教育人,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社会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它们在内容上、本质上、方法上具有关联性、重合性与互补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党在社会建设中取得的新进展,既是对党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政党执政经验的借鉴;既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2.坚持和加强党领导社会事业与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我们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而言,党的组织系统对各种社会资源有较强的整合能力和组织优势,要不断提高党领导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我们党推进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作用。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要把握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不断提高党领导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能力,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3.坚持和推进社会建设的制度改革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我们党历来强调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先进性要求,与党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要求相吻合。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推进社会建设的制度改革和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才能转化为社会成员的权利,才能建立健全对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的制度。促进就业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工作、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都要以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重要途径。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律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群众基本生活。通过制度建设,保证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4.坚持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针政策。我们党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练,具有很强的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能力。党在全国执政后,党组织遍布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地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的社会身份、党员生存的群体多样化。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不同岗位党员的示范作用,完善和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针政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分成办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转移支付的规范化、法制化;着力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探究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规律,健全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社会法规和社会政策,调整社会结构;完善组织保障,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协调利益的作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普权、普利、普教于民。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关系人民福祉的重要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汲取历史经验,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上来,在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进展。形势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把握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全部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提出了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的新目标,确定了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路线,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征程上一定会创造新的辉煌。
标签:社会管理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政治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时政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