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的异化是值得警惕的!_股票论文

股票市场的异化是值得警惕的!_股票论文

股票市场的异化值得警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票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变单一依靠银行间接融资的方式,逐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并促进银行业的改革。从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中,尽管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是不带偏见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我国国有企业经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对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实现快速扩张、迅速将企业做大做强,对实现企业间资源的优化重组、达到最佳配置、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企业管理的规范化,都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理论上看,股票市场具有3个功能,一是通过发行股票,将社会零散资金集中起来,增加实业投资,实现资本的快速集聚:二是通过股票市场的交易使投资股票的资金具有流动性,满足投资者对现金的需要;三是通过股票市场的交易实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进而实现公司之间的兼并重组。在股票二级市场通过买卖股票进行投机只能说是股票市场的一个副产品。这种投机也是投资的一种形式,但这种投资对国民经济没有太大的正贡献,其贡献只是使国家财政增加了一笔印花税收入。但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投资与投机已分不清楚。随着股民人数的增加,股市的波动牵动着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心,对社会稳定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为了社会稳定,政府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关注股市的动态,不得不动用各种政策手段来扶持股市,使原本应随经济波动而波动的股市变成了随政策的调整而波动的股市,中国股市因此被称为“政策市”,股市这个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变成了股民心情的晴雨表。

于是,各路经济学家开始越来越多地研究股市,为股市的繁荣献计献策,但这些对策大多数是如何维护股指上升的,这些计策大概有:让一定比例的保险资金入市炒股,允许用股票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炒股,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通过降息和舆论把居民储蓄往股市上挤,停止国有股减持等等。虽然也有少数规范股市发展、改善上市公司管理的建议,但一遇股指下跌,这类建议马上要退避三舍,为刺激股指的政策让路。总之,目前证券市场已经异化,从手段变成了目的,从为企业发展融资的手段变成了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不再是通过证券市场为企业融资,而是要调动各种资金来维护证券市场的繁荣。更有甚者,许多股票投机者和股市操纵者以社会稳定为名,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停止某些重要的改革政策,或出台一此刺激股市扩张的政策。证券市场的这种异化,已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十分有害的影响。

据证监会机构监督部提供的资料:截至2002年5月底,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18家,净资产额为917亿元,但不良资产却高达460亿元,不良资产率超过50%、中国证券业面临严峻挑战。证监会在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时认为证券公司不规范经营现象突出,大搞房地产开发、资金拆借、国债回购、代发企业债等业务,导致大量不良资产产生。我个人认为,这种分析是不正确的。在一般情况下,上述几项业务哪一样都比在股票二级市场投资风险小,房地产开发近几年形势很好,价格持续回升,怎么反而导致大量不良资产产生呢?因此,这些都不是导致证券公司不良资产的原因。真正导致证券公司不良资产的是证券市场的泡沫,是证券公司的非理性投资和政府对证券市场的非理性扶持,投股票价格推高到非理性的高度,使证券公司高位套牢,骑虎难下,这才是导致证券公司不良资产的原因。试想一下,一年多以前股市最红火的时候有这么多不良资产吗?建议证券公司将自己的不良资产与股票指数作一下相关分析,我想不良资产最高的时候不是在股票指数的最高点,也不一定是在股票指数的最低点,而是在最高点出现大幅下落之后。

我们平时看电视,有关股市分析的节目都会善意地提醒观众;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说明正常的股票市场本身就应是有起有落,有熊市有牛市。这个道理做股票的人恐怕没人不知道。为什么政府就只看得牛市,看不得熊市呢?说明政府有关部门对待股票市场规律的认识需要深化。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居民投资渠道少,需要帮助居民将低收益的银行储蓄转化成高收益的投资。一般的投资渠道有购买股票、国债、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各种保险等金融投资,还有购买邮票、钱币、古玩、字画等收藏品投资,甚至购买房地产、收购或者开办企业等实业投资;并非只有股票投资一条渠道,也并非只有购买上市公司股票一条渠道,不能什么都围着股市转,一说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就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居民投资、引导合理的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等口号,甚至连保险资金都要求一定比例进入股市,这不是拿投保人的钱开玩笑吗?为什么不能在全国统一交易市场之外开办柜台交易市场和地方性证券市场?为什么不能用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为什么不能用保险资金投资实业?即使用保险资金买股票,也应买国有股式法人股,由于投资时间长,价格低,安全性、回报率都比投资二级市场股票好得多,应允许地方政府在严格监督的条件下开办柜台交易市场和地方性证券市场,给更多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渠道,给投资者更多的投资渠道。

去年下半年以来股票市场的持续下跌据说是由于国有股减持。这项政策意在改变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治理结构,真正实现股权多元化,从而建立决策民主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保证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因而是一项关系到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重大举措,在本质上应当是利好。但如果国有股减持的方法设计不当,不能让国有股公平出让,侵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必然要遭到流通股股东们的抵制,对证券市场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国有股减持珠政策操作问题受到全国数千万股民的关注。大家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对老股东是否公平和是否会冲击股市大盘的问题上,也就是说更关注短期的影响。那么,如何处理好证券市场长期与短期的关系,如何解决好国有股减持与证券市场稳定的关系,应成为有关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

6月23日国务院作出决定,暂停国有股减持工作。证券市场对这一决定的反应异乎寻常地热烈,6月24日深沪两市出现井喷式上涨,成交金额比平时放大5倍多,几乎所有股票都以涨停板报收。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国有股减持政策不被股票投资者接受的程度。但“减持”是为了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保证上市司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个问题不解决,永远都是一把悬在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而且越晚解决,对让券市场的消极影响就越大,解决的难度也越大。最近美国一连串的上市公司财务丑闻及其带动下的股市大幅下挫就很值得政府管理部门和股民们认真思考。因此,在国有股减持暂停期间,应抓紧研究合理的解决办法,相信合理的办法一定能为广大投资者所接受。

总之,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有赖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有赖于上市公司完善的治理结构。作为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增强市场监管,规范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权和经营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当搞好宏观调控,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应明确证券市场是为宏观经济服务的,但要辩证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证券市场可以促进宏观经济,也可以干扰宏观经济如果证券市场泡沫过多就会将过多的资金入证券市场,从而冲击实体经济;而如果证券市场过于瘦软,就会出现融资困难,同样影响实体经济。

应当指出,证券市场疲软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不大,因为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完全分开的,即使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下降50%甚至更多,公司的运行也可以基本照常,股票波动的风险在投资者身上,而不在上市公司身上,这就是直接融资比间接融资的优越性所在。因此,宏观调控主要应针对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而不应把证券市场作为调控对象,那样往往会走偏。因为,从量论上说证券市场的走势是由宏观经济的走势决定的,但这是就长期来说的,从短期看,证券市场常常与宏观经济背道而驰,如果针对证券市场的波动制定宏观存宏观经济政策,往往会有碍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同时,宏观调控又必须适当考虑证券市场的状况,防止证券市场的过热或过冷。在证券市场的交易规则上也应限制投机性,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即实现股指在合理价位的基础上与宏观经济同步或略快的上升。

还应指出,上述分析是在资本市场没有对外开放的情况下而说的,如果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当股票价格降至净资产以下时,这会造成国内资产的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对证券市场进行适当干预,防止股指的过度下跌。但不管资本市场是否开放,防止股市的过度投机,对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必要的。

标签:;  ;  ;  ;  ;  ;  ;  

股票市场的异化是值得警惕的!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