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郭俊伟,任宏斌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郭俊伟,任宏斌

(国网三门峡供电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生活与工业生产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大,并且对输电线路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电力施工技术是输电线路整个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对电力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主要施工技术展开分析,总结输电线路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为提高生产生活的质量、加速电力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输电线路的主要施工技术

1.1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是指埋置于地下的塔杆部分,作为输电线路施工的主要环节,其正式施工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保障塔杆上层结构整体性与稳定性、防止工程在外力荷载影响下出现偏差。由于我国地质相对复杂,加上各地区电力工程的具体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性,要求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与调整。

结合地域情况与资源条件,选择最佳施工形式,搭配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且排查施工图的设计问题,保障工程符合预期质量标准。钢筋混凝土与混凝土组合使用,是目前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最为常见的基础方法。以转角塔为例,因为其上拔力相对较大,必须选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控制转角塔的上拔力,进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针对岩石基础施工:第一,要求作业人员深入到塔位现场调查和研究周围岩石情况,并且调整设计方案中相冲突的内容。如果与设计勘察情况存在过大差异,应该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设计变更。第二,对岩石进行打孔插筋,合理灌注砂浆以及浇制承台。第三,岩石基础开挖操作不能够影响到岩石结构地完整性,认真核对锚筋安装的尺寸和位置。直至检查无误后进行固定浇灌,按照现场浇制混凝土要求来展开养护。

1.2塔杆工程

按照受力特点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将输电线路的塔杆分为耐张型与直线型。由于塔杆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送电线路施工建设效率、供电可靠程度以及后期维修方便程度,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塔杆型式选择的适当程度。例如:针对丘陵、平底等运输与施工相对便利的地区,应该优先选择预应力混凝土杆与钢筋混凝土杆;针对出线走廊重直档距较大、跨越大、施工和运输条件相对困难等地区,应该选择铁塔。

1.3架线工程

输电线路的架线工程施工主要由架线准备工作、放线与导地线连接松弛程度观测以及紧线和附件安装。结合展放方法进行分析,架线施工可以分为张力展放与拖地展放。其中,拖地展放的线盘不需要制动,采用地面行进方法所应用的设备及操作相对简单,可是对导线磨损比较严重,使得整体施工的效果较差;张力放线则是通过牵张机来控制导地线张力,进而对较差物保持合适的安全距离。采用这种方法能够确保导地线的展放质量与效率提高,但是其有着操作成本高、机械设备过于笨重等缺点。

1.4检修施工

输电线路会在外界因素影响之下产生设备运行异常等问题,尤其是台风、冰雹、地震、雪灾等较大的外力作用,使得输电线的器具严重破损、绝缘体脱落以及送电线塔倒塌,情况严重的甚至发生整体设备瘫痪。所以,线路调度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到输电线路中检修施工的重要性,一旦发生跳闸等异常问题,及时给予有效的设备故障或事故处理方案。同时,在输电线路日常运行阶段应该定期组织检查,详细记录各类故障类型及诊断方法。全面了解和掌握输电线路常发故障的地点、类型以及原因,制定和调整应急处理措施。针对小型故障,可以通过巡视人员所配备的材料工具进行处理,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针对大中型故障,要求巡视人员及时将故障情况反馈给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重点描述故障情况和设备的损坏程度,为抢修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整体抢修工作最好控制到45-50min以内,重点检修故障点,并且由技术人员负责准备抢修材料与工具。

2.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施工图纸设计、制作与审核、施工材料准备、施工方案与流程制定等内容组成。首先,施工图纸制作阶段,需要精准测量各项工程数据。根据工数据初步绘制图纸,并且绘制完成之后进行审核与调整,提高施工图纸周密性与详细程度。其次,按照施工图纸来设计和规划施工方案,通常情况下需要建立备用方案,合理预测施工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制定有效处理措施。再次,准备施工材料。严格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情况,针对不达标准的材料及时剔除。选择供货稳定的渠道商,确保材料可以及时到位,防止影响整体施工进度。从材料质量与供应时效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把控,从本质上提升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效果。最后,全体施工人员都应该全面认识到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针对性措施来促使准备工作合理进行。

2.2施工人员与材料

针对线路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资质审核,确保人员的持证上岗。同时,加强施工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保障输电线路施工现场的安全程度与质量。制定和完善材料验收与设备运行管理制度,针对原材料采购进行质量把控,防止不达标准的施工材料进入现场。结合施工设备的说明书制定操作规程,保障在安全使用的条件下强化设备机械性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输电线路整体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2.3施工全过程

想要保障输电线路的施工能够满足预期治疗标准,应该从以下内容进行管理和控制:第一,施工准备过程中进行图纸会审,全面了解和熟悉施工方案并且结合施工场地与工程需求进行调整;第二,重视材料管理。安全作为输电线路整体施工管理的主要组成内容,而材料质量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检查导地线、光缆以及塔杆的材料,有效控制和降低材料隐患;第三,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管理。输电线路正式施工阶段,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现场人员了解和掌握施工的要点内容,严格按照图纸流程推进作业。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应该及时上报且采取有效解决措施,防止发生重大事故。

2.4质量管理体系

想要实现输电线路整体施工的质量提高,需要借助于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约束作用。作为保障施工顺利推进的制度支持,也能够对现场作业人员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将质量管理的各项内容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要求施工阶段监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主动承担起现场预控的工作。制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匹配的安全监督制度,全方位、多角度的管控输电线路建设施工。

2.5加大现场管控力度

现场管控作为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各项内容,针对重点施工环节或技术要点展开跟踪监督,例如:高空作业、隐蔽性工程等危险程度高、技术操作难度大等内容,全面排查安全及质量隐患,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制定相应措施,如果发生施工问题,将质量影响降到最低。

结束语

总而言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想要实现整个电力工程质量的提升,首要条件是需要保障输电线路施工质量。因此,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输电线路的质量控制重要性,加大质量控制研究力度。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展开具体操作,从而实现强化输电线路施工质量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业茂,张建功,邬雄,等.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长期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5,41(11):3708-3714.

[2]李小华.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0):264-264.

[3]邢建玺.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解析[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17):151-151.

论文作者:郭俊伟,任宏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郭俊伟,任宏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