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鹏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2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数量逐年增加,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是沥青路面工程。由病害引发的交通事故并不罕见。本文主要对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路工程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水准的公路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裂缝的应对措施,从而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因此,应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点进行施工,并在材料选择方面,防止使用不合标准的材料,在防水方面,应优化防排水方案,降低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程度,同时合理限制重卡通行,缓解公路沥青路面的承载负荷,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1路桥施工中裂缝的种类
混凝土作为常见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路桥中。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于常见的裂缝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治理裂纹就会越来越大,钢的内部力量被腐蚀,导致路桥项目的质量的使用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严重影响了整体性能和工程的耐久性,所以我们应该提高标准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以确保及时控制,以防止这一现象。
1.1低温裂缝
如果温度太低,沥青材料的质量会受到影响,所以一旦温度逐渐降低,沥青混合料开始逐渐变硬。或者沥青混合料发生收缩的情况,在实际情况下,沥青混凝土本身在路面上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如果沥青混合料的拉伸强度小于底层中形成的收缩拉伸应力,最终会导致路面开裂。
1.2温度疲劳裂缝
如果一个地区的白天气温差异明显,由于温度市场会上升和下降,沥青路面的温度应力就会出现疲劳。最终沥青路面混合物的极限拉力将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刚度会越来越高,这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促使沥青混合料达到极限拉伸强度,最终出现裂缝。
1.3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在进行公路的碾压中,由于碾压速度的是很均匀,对沥青路面的质量产生影响,在路面新旧结合以及中间的位置容易产生纵向的裂缝,产生裂缝容易导致两侧产生错位,其二是在进行新旧路面的施工中,新旧结合的位置会产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容易产生纵向裂缝。
1.4龟裂
在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龟裂现象严重的影响着路面质量,是其产生一定的问题,是水泥稳定的砂砾基层遭到损坏的表现,如果龟裂现象比较严重,就会使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形变以及挤浆等质量问题,对公路工程质量产生影响。通常来讲,这种裂缝的形成主要是是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和强度不够充分造成的。
2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施工操作上的失误而导致施工裂缝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0. 1 到2 毫米之间的裂缝是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这是由混凝土材料本身造成的结构裂缝,本身很难避免,而且对路面稳定性等没有直接的危害。而由于操作的失误和环境剧烈变化等原因造成的裂缝会对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稳固性和强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严重的影响着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
2.1设计原因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如果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质量问题,则出现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路面厚度不充分;②路面结构不科学,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加上汽车荷载不断变大,沥青混凝土路面强度不能够符合具体的要求,导致路面出现裂缝质量问题。
2.2施工问题
在进行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中,也存在由于施工存在问题,没有很好的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产生裂缝的现象。主要体现为在进行换填土的过程中,对换填土的质量没有进行很好的把控,导致换填土的含水量比较大,受到冷胀的影响,就很容易导致产生裂缝;在进行路基的压实过程中,压实度不够,使得路基产生沉降,进而使得公路路面产生裂缝;在进行公路路面的碾压中,碾压的速度没有进行很好的控制,过程中速度不均匀,使之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会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养护问题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如果维护措施不及时,沥青路面的裂缝质量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当沥青路面通过车辆时,当地条件将松动。所用的养护方法不科学,第一次没有修复裂缝。在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相对较低,养护措施不合理等,都会造成沥青路面的裂缝质量问题。
2.4超载问题
车辆在沥青上超载也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质量问题。由于车辆超载的情况,沥青路面上的载荷将超过设计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路面基层的抗拉强度不够,导致路面结构层出现裂缝质量问题。
3裂缝防治对策
3.1原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原材料这一环节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要选择合格的原材料。质量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原材料没有一个准确的要求。很大一部分生产企业选择相对比较廉价的材料虽然能够使成本得到控制,但是产品质量也没有了保障,因此公路工程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在结构设计阶段就对于材料的搭配以及材料的实际品种以及规格进行明确,是避免这种情况的有效手段。严谨的选择厂家,严格的对材料进行审核,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以及标准来进行选材,这样能有效避免由于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
3.2混凝土材料的配比
混凝土混料需要控制各环节的标准化。在试拌原料、降低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控制比例在合理范围内的水胶、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骨料应该选用少碱、粗骨料。避免选择砂子和粘土,进而保证材料的适用性。粗骨料应选用强度高、粒径大、级配合理、料量适中和水泥用量达到有关标准的粗骨料,就会减少混凝土变形收缩。在选择细集料时,以泵送标准的前提下,最好应该使用细砂或中砂,以减少水泥用量。外加剂应加入少量的减水剂和煤灰剂,以此降低水泥的耗水含量和水泥的含量,进而提高水泥的性能,以此减少塑性收缩。适当掺入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以此减少收缩与降低温度。在施工的时候应该减小裂缝周围的应力,需要代替钢筋混凝土来承载这部分应力,这样不但会能够行之有效的控制裂缝的产生,还会降低裂纹,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保证高强混凝土的韧性。
3.3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控制
在结构设计阶段还需要明确三点:一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二是实际浇筑顺序,三是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控制就能够很好的阻止裂缝的产生。在公路工程过程中浇筑是比较复杂的工作,浇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相关人员的施工技术要过关是最基本的要求。施工的相关企业应该对其浇筑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活动,这样不仅保障了工程质量还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3.4提升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步骤,在设计图纸中通常会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做出明确规定,浇筑施工完成后的十二小时内进行需要进行养护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现阶段行业内普遍认可的养护方法是保温和保湿。具体的养护时间需要根据材料以及实际施工的环境来确定。温度以及湿度是混凝土养护的重中之重:要有效控制温度,随时测量并将其记录;对于湿度可以使用薄膜进行覆盖,这样就能使混凝土得到很好的养护,从而有效避免裂缝的出现。
结束语
由于沥青混凝土经久耐用、强度高、不透水、整体性好等优点,在公路路面工程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沥青路面在遭受长期行车荷载与自然环境的作用下,也会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轻则采用再生工艺使沥青路面得到改善,重则将沥青路面全部清除重做,因此,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而如何保证高速公路路面质量,提高路面的使用耐久性,并减少路面早期损坏,目前成为了广大公路建设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要合理的分析和研究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类型和成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为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虹.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105.
[2]金鑫.加热型沥青路面灌缝胶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北方交通,2017(03):132-134+137.
[3]王勇.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预防性养护措施[J].西部交通科技,2017(02):21-24.
[4]师永翔.沥青路面抗裂缝反射材料流变性能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04):152-155.
[5]杨阳.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7,39(01):128-130.
论文作者:崔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公路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