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格局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战后的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从一个中心向多中心演变的过程。冷战后时期,世界经济多中心发展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特点。这些特点目前还在进一步发展。美欧日国际竞争能力的消长出现了有利于美的变化,但其中又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值得深入地研究。
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和世界多极格局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世界多极格局是相对于世界两极格局而言的。它是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力量发生全面变化和改组的产物。而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则在两极格局时代就已开始形成。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开始出现时,美国还处于强盛时代。当时影响世界形势全局的主要不是经济上的多中心格局,而是美苏两霸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的发展对于苏联解体后,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转变又有密切的关系,它可以说是世界向多极格局转变的经济基础。因此,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在时间上有一个差异。世界经济多中心的形成在时间上要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在内容上,世界多极格局的含义比世界经济多中心的含义要宽得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中心的国家未必是世界的一极,但要成为未来世界真正的一极,则必须在经济上足够强大。
至于“世界经济多中心”中的“中心”,本身是个综合的概念。它既包括一个国家(或数个国家)的国内经济力量,如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和质量,也包括在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实力与影响。其次,这样的“中心”必须是一种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经济。它必须在本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形成以它为核心的经济关系的密网,这样它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并切实发挥一个经济中心的作用。
世界经济从一个中心向多中心的演变
战后,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开始形成多中心格局。所谓“多中心”是相对战后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中心的格局而言的。所谓“一个中心格局”也就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格局,它的特点是:
1.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这种绝对优势既表现在美国在各国工业生产等方面所占的比重,也表现在美国在各国黄金、贷币储备等方面所占的份额。
2.“一个中心格局”的特点不但表现在世界生产及黄金储备等方面美国占有绝对优势,它还表现在当时的国际经济联系中,实际上只存在一个中心,这就是美国。那时西方的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是建立在美国霸权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完全以美国货币为中心。1994年建立的布雷敦森林体系的特征是“两个挂钩”,即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其中美元是两个挂钩的中心。贸易体系方面的情况有些不同。1947年10月,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23个国家签订了一个多边贸易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下称总协定)。从形式上看,它只是一个贸易协定,并不存在以美国为核心的问题。实际上,总协定以自由贸易为原则,要求缔约国“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在当时经济实力悬殊情况下,对美国有利,是为美国商品打入其他国家市场服务的,是美国借以统一世界贸易规则与制度的一种手段。当时发达国家间的商品、资本、技术流动确实带有某种程度上单向流动的特点。西方大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只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其他西方国家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欧共体正式成立。尽管成员国之间实行优惠的贸易和关税政策,但那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发展并不快,1958~1968年的10年间,欧共体在西方国家相互出口中所占比重只提高两个百分点,这和当时西欧的进出口过分依赖美国有关系。在对外投资方面也有类似情况。西方大国间形成的这种经济格局给他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带来了重大影响。第一,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之间,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带有不平衡的性质。在合作方面,它具有美国向其他西方国家单方面提供援助的特点。从1945年到1960年左右,美国向其他西方国家提供的经济援助,对于复兴西欧经济起了重要作用。从1961年起,美国向其他国家提供的经济援助基本停止了,但军事援助还在继续。在竞争方面,无论西欧还是日本,都还不是美国充分的竞争对手,而美国向其他西方国家输出商品和资本带有美国向这些国家大力进行经济渗透,在这些国家中寻找和建立控制点的特征。当时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充溢着控制与反控制的特征。后来在加拿大和西欧出现的“加拿大经济加拿大化”和“西欧经济西欧化”的口号与运动,实际上是对这一阶段美国对这些国家经济进行渗透的一种反抗。西方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发展总是既伴随着合作,又充满着矛盾的。但从战后初期大致到60年代末这个阶段是西方国家相互经济关系中一个很特殊的阶段。由于战争的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等国家的胜利、西欧内部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在西欧这个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面临严重的挑战。为挽救这个制度,关键是复兴西欧等国的经济,在这方面,美国同其他西方大国有着共同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历来是西方大国相互关系中最基本的共同利益,但在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那个时期,特别是50年代的西方国家,一头是处于霸主地位的美国,另一头是处于恢复和振兴经济过程中的西欧和日本等国家,这使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带有浓重的控制与反控制特点。第二,由于其他西方国家经济处在恢复与振兴过程中,后来这些国家经济虽然已经恢复并得到重新发展,但要改变着重同美国发展经贸关系的格局需要一定时间。由于这些原因,这一时期,除美国以外的西方大国相互间的经济关系,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没有充分展开,处于一种相对薄弱的状态。
大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美国的相对衰落到这时已经有比较明显的表现。 美国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33.7%和1965年的31.3%降到1974年的24.4%,而日本的相应比重却从2.8%、4.1%上升到7.8%,西德的相应比重从4.7%和5.1 %上升到6.6%。〔1〕在贸易方面,1968年后,美国在西方国家相互出口中的比重逐步下降。1970年,欧共体6国占世界出口总额27.6%, 超过美国(13.7%)一倍还多。〔2〕日本的比重上升到6.2%。1971年,美国出现战后第一次贸易逆差,但当年逆差额并不大。一年之后,逆差额上升到68亿美元。从此以后,除个别年份外,几乎年年都有逆差。它和财政巨额赤字一起,成为美国经济难以治愈的痼疾。日本则相反。1965年日本出现了战后第一次贸易顺差,当年顺差额也只有3亿美元, 此后逐渐增多,到1972年达到51.7亿美元。在世界黄金储备方面,1970年美国占29.9%,明显少于欧共体6国的36.9%。 在货币金融方面,战后初期的“美元荒”逐步变成“美元过剩”,并导致1971年美元和黄金的脱的钩。布雷敦森林体系的崩溃是战后以美元为核心的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它不仅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一大次最大的变革,而且标志着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大致也在那个时候,在投资方面,西方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代替了战后初期以来存在的“单向投资”。这样,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欧日3个中心。 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多中心格局代替了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一个中心格局。这是战后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多中心格局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大致延续到70年代中期。
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的发展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是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多中心格局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美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日本的地位迅速上升,欧洲地位有升有降。
这一时期,美国这个“中心”的地位相对下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多年来占有的世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地位被西德所取代。80年代后期,西德连续3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在10 大类高技术产品进口市场上,美国多数产品的份额缩小了。70年代初,美国在整个电子消费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到80年代末,它所占的份额已不到1/5。在世界半导体市场上,美国的份额从70 年代末的一半以上减缩到80年代末的40%。同期,在存储器产品世界市场上,美国的份额降到30%以下,其中100万位存储器产品竟缩小到10%以下。〔3〕美国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到1987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703亿美元)。在对外投资方面,1988年,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3288.5亿美元)第一次超过美国在外国的直接投资总额(3269亿美元)。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当年流量看,1975—1980年美国占世界总流量的42.4%,到1981—1985年则下降到19%。在国际货币金融方面,美元的地位,总的说,也在下降。美元在国际借贷市场中的比重从80年代初的80%左右下降到80年代末的50%左右。美元在世界货币储备中的比重从70年代中的78 %下降到 1989年的60.4%。在国际金融业务的许多方面,美国失去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在这些变化中,美国从世界债权国变成世界债务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世界经济3个中心中,与美国衰落相对照的是日本的崛起。 日本的崛起最令人瞩目的又是它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地位的变化。日本国际贸易地位变化所以引人注目,既因为它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明显上升,从1975年的6.4%上升到1989年的8.9%,又因为它掌握了世界贸易史上罕见的巨额贸易顺差。这种贸易顺差主要又集中在对美国和西欧的贸易中,这使矛盾更加尖锐和突出。比如1987年,当美国贸易逆差创历史最高记录时,其中一半左右便是对日本的逆差。1989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虽然减少到490亿美元,仍占逆差总额45%以上。1988年, 西欧对外贸易顺差169亿美元,但对日贸易却有312.7亿美元的逆差。为了弥补对日贸易的巨额逆差,西欧必须加强对美国等国家的出口,限制从这些国家的进口,这使西欧同美国等国家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更易引起双方的贸易摩擦。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不平衡所以受到重视还因为:日本正是利用它在贸易领域取得的巨额顺差用于对美国等国家的投资,使国际投资和金融领域的格局发生急剧变化,这使西方国家间的矛盾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这一时期,在国际金融和投资领域,日美力量对比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到80年代末,在世界1000家最大银行中,日本已比美国占有优势。1988年,在这些银行的资本、资产和利润额中,日本分别占21.2%、33.1%和24.8%,美国只各占17.7%、12.6%和20.9%。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000家大银行中,日本银行的平均规模远远超过美国银行。80年代末,世界最大的10家银行都是日本银行;在世界头25家银行中,日本占17家,美国一家也没有。在世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中,有些方面日本也超过了美国和西欧。1988年,日本银行在伦敦金融市场吸收的国际存款,占整个伦敦市场存款额30%,既超过美国银行,又超过英国银行。在债券发行方面,从1987年起,日本的国际债券发行量显著超过美国,占世界第一位。 在对外投资方面, 根据日本大藏省报告,1988年8月,日本购入的外国证券多达103.2亿美元,外国证券的净购入量达100.5亿美元。80年代上半期之前, 日本对美投资主要是购买政府债券或其他有价证券。到80年代后半期,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特别是不动产投资也迅速增加。1988年,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增加到543 亿美元,同上一年比较,增幅高达51.8%。1988年2月22 日出版的美国权威性金融杂志《福布斯》认为,“虽然夏威夷上空仍然飘扬着美国国旗,但它已走上了成为日本经济殖民地的道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对美大量投资已在美国引起了恐慌。在股票交易方面。东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1988年纽约出版的《第二次浪潮:日本对金融业的冲击》〔4〕一书认为:“不能小视日本金融机构的国际扩张活动”。该书在股票交易方面列举的两个例子是:东京股票交易所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它拥有资本2.9万亿美元, 而纽约股票交易所只有2.7万亿美元;纽约股票交易所10%的交易额是由日本4家大证券公司经手的。
这个时期,西欧作为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一个“中心”,其力量和影响是有升有降的。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它既落在日本,也落在美国的后面。1972—1988年,欧共体(12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4%,低于世界,也低于美国水平。西欧人士惊叹, 这是欧洲的衰落,认为这种衰落是“除30年代外从未见过的”。另一方面,正是这种情况促使欧共体加快了一体化步伐, 以免在西方大国之间竞争中落败。1985年3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洲理事会集中讨论了1992 年建成共同体单一市场的行动。同年6月通过了《关于完善内部市场的白皮书》。 1986 年2月,欧共体各国签订《单一欧洲法案》(又称欧洲一体化文件),作为《罗马条约》的补充,从1987年7月10日起生效。1988年4月,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公布一份由他撰写前言的调查报告:《1992年的挑战》。这就是所谓的《德洛尔报告》。《报告》根据对欧共体12国11000家企业的调查,详细分析了成员国之间在金融、贸易、技术、 过境手续与限额等障碍消除后,所能带来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西方人士认为,《报告》的问世,使1992年建成欧洲大市场计划更接近于现实,而不再视为“神话”。世界舆论对此反应强烈。美国《商业日报》称这一事件是“全欧洲都在隆隆震响的一场20世纪贸易史最强大的经济地震”。从1990年7月1日起,在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丹麦8个国家之间开始实行资本自由流动。 在人员和货物自由流动方面,法、德、比、荷、卢5国已于1990年6月19日签订《申根协定》,决定率先取消相互间的边境检查。从1990年7月1日起,欧共体开始实施货币联盟第一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欧共体各国在推进经济一体化方面进行的合作,可以说是西方国家之间有史以来进行的内容最为广泛而又深刻的合作,它对世界经济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是在1989年1月1日,但美加决定正式开始谈判则在1985年,这同欧共体提出建立大市场的行动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正是在80年代后半期,伴随欧洲一体化运动的进展,为欧洲打下了今后复兴的基础,使欧洲能够从世界经济的一个“中心”发展到冷战后世界的一“极”。正是从那时起,欧共体在世界上的影响明显地扩大了。
新时期的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
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得到进一步发展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新时期,多中心格局出现以下新的特点。
首先,美、欧、日3个经济中心出现“三足鼎立”之势。 所以出现这样的态势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欧洲和日本经济经过90年代初的动荡和改革后,将在新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二是美国国际竞争能力的上升。前几年欧洲虽然处在经济衰退中,但欧共体在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真正成为世界经济一个“中心”,欧洲的联合是必要的前提。欧洲的一体化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体化的目标已经从经济共同体向经济联盟的方向发展。1996年尽管会对“马约”作出一定的修改,但欧共体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不会有大幅度的实质性的修正。到90年代初,欧洲一体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1994年欧共体完成了它的第4次扩大。从1995年1月1日起, 欧盟从12国扩大到了15国。新入盟的奥地利、芬兰和瑞典都是富国,经济发展高于欧盟平均水平。3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名列世界前20位。3国入盟使欧盟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大体相当,从而增强了欧洲这个“经济中心”的力量。加上3国同东欧、 俄罗斯有传统的经济政治联系及地缘邻近的优势,3国入盟为欧盟向东扩展开拓了道路,为西欧同美、 俄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加强欧洲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加上两德统一后,德国东部地区的经济转轨工作已基本完成。东部地区正从经济包袱转变成德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此后,统一了的德国将逐步走上经济政治进一步发展的道路。由于这些原因,90年代初,欧盟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落在美国后面,但欧盟作为世界经济中三大经济中心之一的力量却反而得到了加强,它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
与欧盟比较,日本的情况更多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调。目前日本面临三重挑战:一是政局动荡,二是经济面临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变,三是日元大幅度升值给经济带来的压力。因此,日本的问题主要不是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和美欧存在的差距大小的问题,而是日本面临的这些问题将在多大程度、多长时间以及如何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前景。这些问题暴露出了日本国内和对外关系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无论日本政局动荡还是经济转型都不是短期内能够结束的。因此,日本经济再度振兴恐怕不是本世纪内能够实现的事。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日本的政局动荡并不纯粹是一种党派之争,其中也包含着政治改革和改进日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因此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日本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力量不会允许政局动荡发展到引起社会动乱和使国民经济不能发展的地步。不管日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的转变,有两点应当是肯定的。一是日本提出这样的方针既有受到美国等国家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压力的一面,但更主要的是日本政府根据冷战后国际新形势和国内实际情况对经济发展战略作出的一种调整。日本的基础设施、住房条件等方面同西方国家比有很大差距,这种状况已开始阻碍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点应予肯定的是,日本政府确已开始采取措施来实现上述方针。比如1994年10月7日的内阁会议上, 日本决定在1995年度至2004年度的10年内,实施一项公共投资基本计划,以便在本世纪内,将下水道普及率提高到90%以上,在市中心建设可供160 万户居民居住的优质住宅,在市区内兴建和扩建公园,这种公园目前在日本确实并不多见,并要把植树面积扩大两倍等等。这些计划的实施将扩大日本市场规模,使日本市场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多层次化。至于日元升值,从短期看,它对日本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大一些,但它有利于日本对外投资,日元升值使日元贷款也随之增值,这给日本带来了巨大利益,并使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而更加重要的是,日元升值正促使日本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对于日本在这方面的潜力我们不宜作低的估计。可以说,从长期看,日元升值对日本利大于弊。加上目前日本正在科技立国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大力采取措施,都有助于加强日本的经济实力。1994年日本发表的经济白皮书认为,近几年日本经济的调整过程,正是为了形成接踵而来的日本经济新态势的准备时期。〔5〕一方面, 我们不能低估目前日本在经济方面面临的深刻困难;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日本巨大的经济潜力及目前这种调整所包含的积极因素。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日本仍将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最大的贸易收支顺差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对应于欧盟和日本的是美国。冷战结束后,美、欧、日国际竞争力对比虽然出现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但也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美国在冷战时期积累起来的许多国内和国际问题,现在爆发出来了。二是目前这种有利于美国的力量对比变化能维持多久,很难测定。它不会在短期内结束,但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却很难准确地估计,因为这里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从1980年到1992年,美国平均税前实际工资下降了8%。同期,英、德、意、法却分别增加36%、22%、14%和13%。 这种趋势是否还会继续?1995年上半年,美元大幅度贬值有利于今后一个时期内美国的商品出口,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美元汇率已经低于美元实际购买力,今后美元还可能反弹。因此,2010年前美国靠美元贬值提高产品出口竞争能力的幅度有多大,也很难预计。这次美国国际竞争能力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占有优势。这种优势能维持多长时期,它本身能在多大幅度上盖过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也很难预计。就力量对比本身而言,美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欧盟目前已在朝着经济、货币联盟的方向发展,一体化进展的速度和已经达到的程度都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而APEC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组织,今后能在多大程度上为美国所用,作为和欧、日竞争的手段,目前还不清楚。在集团化问题上,今后也有可能主要是美国以美洲自由贸易区为依托和欧盟之间进行竞争的局面。不管出现哪种情况,西方国家纷纷参加区域经济集团,使大国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复杂。
冷战后,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崛起,结果出现美欧日中(东亚)4个经济中心的局面。 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当俄国参与进来后,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将出现5种力量和5个中心的局面。也不排除有的地区性大国和区域经济集团发展成为世界性大国和世界经济中心的可能性。世界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正在走向美欧日三极格局。世界经济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将为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提供经济基础。冷战后时期,经济因素的作用无疑大大提高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军事因素、政治因素在世界多极格局形成中不再起重要作用。即使就经济而言,“多中心”中的“中心”也和生产、金融、服务等领域及其国际化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是一个单项的经济总量所能涵盖的。无论“多极”还是“多中心”,本身又有许多层次内容。既有世界性,又有地区性的“极”和“中心”。世界经济正在进一步全球化,与此同时,又在出现更多的世界和地区经济中心。它们相互交叉的关系,包括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使21世纪变得更加缤纷多彩,使我们有更多选择和发展机会,但也使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出现更多不确定因素,而这二者是同样需要深入研究的。
注释:
〔1〕《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年》,第60页。
〔2〕历年《贸易方向统计年鉴》,下同。
〔3〕杜攻主编:《转换中的世界格局》,1992年版第166页。
〔4〕该书作者把日本制造业产品对世界市场的冲击称为“第一次浪潮”,把对金融领域的冲击称为“第二次浪潮”。
〔5〕[日]《产经新闻》,1994年7月26日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