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这是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究所证明的。对于当前建筑工程业庞大的竞争压力来看,项目管理法的正确应用可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增强建筑工程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本文主要介绍了项目管理法的具体内容,并就提高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应用效率提出几点建议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关键词:项目管理法;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项目管理法是属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方案,和普通部门的管理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它是把施工项目当做重点管理对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实施施工项目的所有管理,进而保证资源的有效使用。这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已经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非常普遍的使用。
1项目管理法的内容
1.1 项目管理法的概念
项目管理法是管理类学科当中的一种重要分支学科。在具体的项目实践过程中,它一般由项目经理或者主要负责人负责管理应用,在项目管理法的总指导下,结合具体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规律对项目进行切实有效的计划、组织和管理等。从而实现项目与内部、外部各环节的完美配合。总而言之,项目管理法就是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当中,使项目能够更好的完成,最终实现提高项目效益增强企业实力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
1.2 项目管理法的目标
其根本目标在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更高效地完成项目的所有要求。在合同规定期内,根据项目管理法的指导,对于项目建设过程进行适宜有效的计划、组织、实施管理,保时保质的实现项目的竣工。
1.3 项目管理的目的和特点
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达成预计的质量水平、成本预算以及竣工时限,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全面的协调和控制,这就是其目的所在。建筑工程作为项目管理法的管理对象,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就要采用系统的工程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方案管理该项目。因为建筑工程的项目都是一次性的,所以它的特点就是全面、程序和科学。
2 提高项目管理法在工程项目应用中的效率建议
2.1选择高素质的管理负责人
要想项目管理法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有效的被运用,首先一定要选择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负责人,负责将项目管理法贯彻到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明确、或者没有可用的管理负责人员,那么整个管理法的实施将如同一盘散沙被散落在工程的各个角落。对于该负责人的选择一定要求其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都过强,既精通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又知晓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既有高效学习认知理论的水平又有将理论正确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还要有从不断实践之中通过发挥自身的聪明才干提炼出新的理论指导和管理经验的能力,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筑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基础。所以要求在管理负责人的选择上一定要起点高,在学历和经验上都要有严格要求。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当中,要对管理负责人进行定时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及时灌输新思路新手段,随时探讨、调整项目管理法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使用不当情况,以对项目更好的进行、管理不断完善。
2.2 设立管理机构提升管理质量
在项目管理的实际运用中管理人员要按照机构、系统以及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一套可以提升管理水平的方案。在项目管理中还要切实考虑到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以便在工程中实施有效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施工的方法设计施工制度,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制度,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管理工作人员更要加强对于整个过程的管理监督,要明确的设立日常目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以保证及时发现工程施工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
2.3将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并强化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往往比较长,再加上现场环境复杂,施工活动中的安全隐患是比较多的,极易引发事故。建筑工程中的安全事故轻则带来经济损失,重则损害企业形象,甚至导致人员伤亡,一旦发生,相关单位就势必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在应用项目管理法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实属重中之重,管理工作中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并为此采取一些防控措施:①项目经理必须在项目开工前就提出明确的安全管理要求,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来保障落实。这样做可以使工程人员在一开始就树立安全意识,在减少安全隐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②强化环节控制,借助监督来及时消除隐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内容不一样,各个环节的风险也是不同的,要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管理工作中就要有的放矢,重点加强对事故高发环节的控制,以改善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这样做有助于安全隐患被及时排除,可防止出现严重事故;③组织安全培训,并实行考核合格方可上岗的制度,督促工程人员建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在培训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工程人员对安全隐患的威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此,培训时可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来帮助工程人员明确安全隐患与严重事故的关联,进而促使他们加强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减少施工中的隐患。另外在控制理念及模式方面,相关人员必须要正视过程控制的必要性及优势。建筑工程实行项目管理时,过程控制主要是针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而言:在成本控制方面,应在确保材料质量合格的同时尽量压低成本,并通过提高利用效率等方式,来减少施工时的物料消耗;在质量控制方面,需借助过程巡视、优化工艺等方式,来尽可能的提升工程品质;在进度控制方面,则要在确保质量达标的同时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工。
2.4创新建筑管理工作
创新,要求在管理人员个人能力的允许之上,根据新情况新特点对于旧制度旧想法进行适当改进。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当时工程建筑管理的方式和制度,这就要求负责人员有及时发现旧方法旧制度的能力并且根据工程实际状况与经验指导进行实时的动态调整和创新,让新方式新制度更好的服务于工程项目的实施。例如在监督方面可以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实行终身责任制和连带责任制,虽然这种方式看着似乎有点太严格,但是工程安全至关重要不容一丝疏漏。终身责任制就是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始终安排一人主管负责,一旦出现问题直接找到主管负责人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其次连带责任制就是,在处理了主管负责人之后,负责这个问题的间接相关人员都要做到相应的处理。这样的制度保证了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也督促工程的各环节工作人员团结一致,极大地培养的工程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合同目标,科学合理制定出相关的项目管理计划方案,才能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使用项目管理方案的优势。为了更好的达到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也要在管理、监督的同时,进行自我学习,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完善计划,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最优化,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蔡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05:1-4.
[2] 乌云娜,陈健,李泽众.挣值法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7-11.
[3] 何晓源.作业成本法在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
[4] 王文静.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5] 王小丽,李曙光,张明玉.层次分析法在金融机构计算机防雷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金融电子化,2001,08:52-55.
论文作者:付晨硕,全正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项目论文; 管理法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