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丽 赵锦明 柳文芳 任国毅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运行效率以及质量对于电力系统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亲,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不过,在实际的供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跳闸事故,这一事故的出现严重限制了变电的稳定运行,因此,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力度,合理的分析故障处理技术。
关键词: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技术
1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概述
变电运行的基本作用就是对电压进行升降以及对电能进行分配,变电就是对电压进行升降的操作过程,这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生产的电能具有不同的额定电压,且在电能配送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等级的配电电压以及不同等级的输电电压需求,因此在将二者进行统一连接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变电操作来实现。变电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数量较多的电气设备和线路,不同电气设备也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和不同的特点,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破坏其运行的稳定性,其最容易出现的故障类型就是跳闸,也就是出现跳闸故障。因此对于变电系统来说,通常通过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方式来对变电系统运行中的突发事故进行保护和控制,在故障突然发生时能够对事故范围进行控制,起到自动化开关的保护功能。
2跳闸故障及故障类型分析
跳闸是变电运行过程中因为各类故障而导致电路自动断开的现象。目前在电网系统中,电力设备会接受供电系统供电,这样才能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之后,短路电流会自动启动继电保护装置,使得事故断路器断开,从而降低各类电力事故的发生,确保电力系统中各个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首先是母线跳闸故障,母线是变电站的神经枢纽,一旦运行过程中产生各类故障,将会使得变电系统难以有效运行,会致使变电站发生各类故障。母线故障就是母线与母线连接设备产生故障,比如常见的避雷器故障、隔离开关故障、断路器故障等。大多数变电人员就是在人为操作过程使得电力设备破坏是母线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主变跳闸故障,目前针对主变跳闸故障的有效判定,需要对断路器实际开合情况进行判定,获取监控系统数据。最后组织技术人员掌握主变运行状态,再根据直流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判定,将各类故障信息及时进行反馈,便于后期处理。
最后是线路跳闸故障。当变电运行过程中产生线路跳闸故障之后,变电人员需要对自动动作以及各类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将各项问题进行上报。在对线路故障问题分析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跳闸线路动作情况、装置数据等进行分析,能够掌握跳闸形成的主要原因,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查,判定是否存在短路故障问题,对故障各个部位及时处理,全面控制故障产生的综合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的处理要点
3.1技术要点
3.1.1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的诊断
当跳闸故障发生时,相关运行维护部门应该及时地对线路进行故障排查。结合故障发生的环境、气候因素初步判断故障性质。并通过故障发生的录波图,对不同性质的跳闸故障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式。首先,针对保护动作来确定发生跳闸的位置。如果跳闸故障发生后,电流速断则基本上可以断定本次故障较为严重且发生在线路的开始端的可能性大。其次,天气因素对跳闸故障断定也非常重要。如果跳闸发生在天气情况较好,且没有大风的时节,则跳闸故障基本可以断定为外力影响引起。这时候可以通过跳闸范围内的线路和相应的施工地点进行位置判断。在雷电大风天气,则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跳闸。
3.1.2跳闸故障的具体技术处理
(1)线路跳闸可以根据具体的产生情况的不同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全面的进行检查,以进行区分为你:即如果没有发现别的异常,应当对消弧线圈以及跳闸开关的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因为消弧线圈的位置比较特殊,容易导致检查人员的忽视,但是在实践中该线圈出现事故的频率较其他的线路位置并不低;如果开关为弹簧类,应当对弹簧储能以及运行状况是不是正常进行检查,因为一旦弹簧不能正常工作,就会导致线路联动处的开关的不正常反应,从而导致线路故障,发生跳闸;如果开关是电磁类,应当对动力保险接触是不是存在异常进行检查,因为电磁类的开关易受到运行中的磁场的干扰,出现异动。
(2)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的处理。对于此类开关跳闸故障,基本上的原因主要有3个:母线线路故障、开关发生了误动、保护动作据动。一旦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需要对主变和线路双层保护都要进行排查。如果这两项都没有产生保护动作,则要结合低压侧过流保护工作情况,确定是否是保护动作拒动引起的跳闸。再对二次设备开关直流的保险情况和保护压板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3)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处理。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基础工作就是结合保护吊牌和相关设备的故障诊断。对照诊断出的跳闸原因,逐级检查变电系统。根据相关的保护动作出现位置,确定故障位置。比如,主变瓦斯如果出现了保护动作,则需要对变电器的内外部进行是否短路检查,铁芯是否故障,油面是否有下降趋势,是否有漏油情况发生或者接头部位是否接触良好等。
3.2管理要点
(1)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技能,改善工作环境
在变电运行中变电站跳闸经常发生,这也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现象输电线路严重损坏。在变电站运行中,相关变电站维护人员可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但是由于变电站维护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操作人员的技能不是很熟练,导致市场上有变电站跳闸的现象。为了解决变电站跳闸故障,有必要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技能,确保变电站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此外,应努力改善变电站维护和改进工作的运行环境电气维修人员的热情使他们愿意为变电站服务,所以从而有效解决出行问题。
(2)做好变电设备的及时更新
在变电运行中,变电设备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变电系统安全的关键因素,变电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变电运行中的故障,引起跳闸现象。由于变电设备使用年限较长,使得一些设备在功能上出现一些残缺,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想象解决变电运行中的跳闸故障,需要及时的更新设备,保证变电设备在功能上的完整,减少由于设备的原因造成的跳闸现象,加强对变电设备的检查工作,当发现变电设备的功能上存在问题时,要及时的停止变电运行,对变电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这样才能及时的解决变电运行中的跳闸故障,做好变电运行的安全维护工作。
(3)规范运行操作
第一,停电,应停电的检修设备,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正常活动范围小于变电《安规》规定的安全距离,带电设备在工作人员后面、两侧、上下,且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第二,验电,在检修线路、设备停电以后,要在装接地线前进行验电,证明设备有没有电压,可避免出现误入带电间隔、带电装接地线等误操作,在验电的时候要分别在设备出线的两侧进行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试验,确证验电器完好,在高压验电,一定要戴上绝缘手套,对无法进行直接验电的设备,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换来判断。第三,装拆接地线,装接地线可以避免工作地点突然的来电,也可以消除线路、设备上面的静电,从而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要将接地线装设在设备可能会有感应电压或是来电的地方;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在装设、拆除接地线的时候应戴上绝缘手套或是使用绝缘棒,由两名工作人员同时进行,人体不可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装设接地线要先接地端,然后是导体端,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在拆除接地线的时候,则是要先拆导体端,然后是接地端。为了不让操作人员走错间隔,在一经合闸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使用的围栏及构架上都要悬挂标示牌。
4结束语
变电运行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变电跳闸故障,提高变电操作人员的技能、改善变电操作环境,及时更新变电设备,采用有针对性的故障处理技术来降低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发生的概率,从而有利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翠平.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要点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9):35-36.
论文作者:马红丽,赵锦明,柳文芳,任国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接地线论文; 线路论文; 发生论文; 母线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