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大学的科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研究论文,中国大学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科学研究与现代大学
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的奈森·普西教授1963年在其《学者时代》一书中,对现代大学的特征与职能作了这样一个界定:“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有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的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1〕普西所说的“传递深奥的知识”, 其实是指高等学校最基本、最主要、最初始的职能,即人才培养;而“分析批判现有的知识”与“探索新的学问领域”,则指高等学校的另一个重要职能——科学研究。中世纪欧洲大学诞生以后的数百年中,大学仅仅是传授知识、造就人才的场所。一直到18世纪末,人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的重要活动,大多仍在大学校园之外进行。19世纪初以柏林大学为典型的德国,高举起“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旗帜,将科学研究视为大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大学在继续保存人类文明、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同时,肩负起探求真理、发展科学文化的重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菲利浦·G ·阿特巴赫认为,19世纪的德国“用现代的方式重建了大学”。
将近两个世纪过去了,现代大学,尤其是那些学术力量雄厚、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大学”或者说“顶尖大学”,已经将科学研究视为自己理所当然的职责。因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与手段。另一方面,由于高等学校,特别是那些“研究型大学”或“顶尖大学”,是人才、智力、信息密集而且多学科综合的“知识高原”,它们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环境与资源,十分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交叉、延伸与创新,尤其有利于基础研究与高科技研究的发展。因此,现代大学在国家的科学发展、技术进步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大学并使他们在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中起先导、基地作用,作为提高综合国力和世界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由于大学和国家两方面的共同努力,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有了极其明显的发展和提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几乎都与大学有关。一个有力的例证是,那些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奖、生物与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大多是大学的教授或兼职人员,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曾在大学攻读了不下十个春秋,他们的科学素养在大学形成,学术生涯从大学起步。
二、中国大学的科学研究现状
1949年以前,由于国家政治混乱,积弱积贫,中国的高等学校很少从事科学研究。即使少数高校有一些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也因经费、条件的限制而举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建立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系统,高等学校的科研职能在50—60年代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直到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和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之后,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尽管起步甚迟,但中国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却颇为迅速。80年代中期,中国高教界围绕邓小平关于重点高校要办成“两个中心”的观点,展开过一场“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如何理解重点大学要办成教育与科研两个中心”等问题的全国范围的大讨论。时至今日,人们的认识渐趋一致,“科学研究”(或者说“发展科学”)应当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一起,成为现代大学的三个主要职能,重点大学应当“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2〕,这些, 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改革开放近20年来,高等学校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大显身手,显示出多方面的优势、强大的实力和不可估量的潜能,业已成为中国科技事业名副其实的重要方面军。从下列一些数据中,不难了解当代中国高校科技工作的进展。
1、高校科研队伍明显壮大。1978年,全国仅有150余所高校承担主管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从事科技活动的教师约10万人。1995年,全国普通高校已有800余所程度不同地开展了科技活动, 其中从事理工农医领域科技活动的人员达60.1万(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87.2%,有52.4万人),折合全时研究与发展人员14.0万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活动人员达19.7万人,折合全时研究与发展人员近3万人。 此外,高校还有硕士、博士研究生17.4万人。
2、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基地建设取得进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的统计,高校的科学研究所有2300多个。从1984年起,国家先后在高校投入2.5亿元人民币和9000万美元的世界银行贷款,择优建设了1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重点实验总数的三分之二。一些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还在高校建了一批部门开放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八五”期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投资在高校已建和在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此外, 国家教委“七五”后期确定的417个国家重点学科点的教学科研条件也有所改善。据专家评估, 一部分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装备已达到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
3、高校承担科技任务量大、面广、层次高。 高校凭籍自身的优势与实力,通过竞争获取科研课题,累计已承担纵向、横向各种层次科研课题达9万余项,其中国家层次的科技研究任务占相当比例。 如高校承担的国家基础研究“攀登计划”课题约占总数的3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课题约占总数的67%,重大项目约占36%;高校在高科技“863”计划民口五大领域中承担的课题约占总数的49%; 进入国家级科技推广的“火炬计划”项目占总数的14.4%;承担国家级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占总数的24.2%;承担国家“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项目超过总数的50%。此外,高校还承担了6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和基金项目。
4、高校科研水平有显著提高。仅1991年至1995年“八五”期间,高等学校即发表学术论文83.6万篇,其中在国外发表7.6万篇; 完成专著2.4万部;鉴定技术成果4.3万项;授专利近6000件。5年当中, 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88项, 约占全国获奖总数一半; 获国家发明奖274项,约占总数三分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50项,占总数四分之一。另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分析,被美国的三种颇具国际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 )和《科学技术会议索引》(ISTP)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总数(不含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已位居世界第八位,高校科技工作者对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被SCI、EI和ESTP收录的论文数分别占全国的54%、55 %和48%。中国高校的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方面的重要先导作用也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其成功的范例就是北京大学的电子出版技术研究及方正集团的创立,以及清华大学等单位承担的CIMS实验工程研究。前者对中国印刷出版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导致“铅与火的时代”的结束;后者则为中国先进制造业在国际争得一席之地打下了重要基础。〔3〕
以上数据足以说明,中国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在近2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成为国家科技事业中一支实力雄厚、效益突出、善于攻坚的重要力量。
三、21世纪中国高校科研发展的趋势
21世纪已经近在眼前,面临新世纪提供的机遇和提出的挑战,中国的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将如何发展?有哪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粗浅的观点。
(一)中国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职能将进一步强化
21世纪中国高校科研职能的进一步强化,是由国家战略与政策的引导、推动,社会需求的拉动,以及高校自身发展提高的内在动力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1995年中国政府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由于高等学校,特别是那些重点高校既是国家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主要基地,又是发现新知识、提出新理论、孕育新思想、创造新技术的重要源泉,因而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源头、基石与先导作用。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和目标,要求高等学校,尤其是那些重点高校,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在科技研究与开发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例如,中国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大致有四项,即:(1 )攀登科学高峰,在国际科学前沿取得应有的地位,跻身世界科学强国行列; (2)为国家宏观经济、社会和安全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3 )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4 )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4〕这四项国家目标的实现, 都有赖于高等学校的参预。1996年7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 已经明确了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应当担负的任务:
——着力培养和输送适应下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层次、各类型高级专门人才;
——围绕国家目标进行研究开发,大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形成我国自主开发的技术创新系统作出贡献;
——有选择、有重点地积极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努力攀登科技高峰,为我国下世纪发展作好科技储备;
——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大力开展现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促进全民素质提高和全社会科技进步;
——为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水平提供支持,努力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5〕
除了要求高等学校在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有更大作为,国家还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强高校的实力,改善其办学条件。例如,实施“211工程”,以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能适应21 世纪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大学;继续在高校投资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加强高校教学、科研的公共设施现代化进程;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等等。这些,都对高校科技研究工作起了极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其次,工矿企业及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科技开发与成果转让的期望值日益增大。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把人才、知识、技术、信息和先进仪器设备密集的高校作为“思想库”、“智囊团”、“技术孵化器”和“信息源”。旺盛的社会需求与可观的收益联系在一起,拉动着高等学校的科技研究与开发,使高校更自觉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更多地从企业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实际出发,选择研究课题,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应用的转化。据不完全统计,1985至1992年,高校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的技术约3.5万项,实际收入达6.6亿元。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预算外科技经费,已从1985年的3.53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42亿多元(其中地方政府或部门科技计划经费15亿元,通过承担企事业单位任获得的经费27亿元)。〔6〕
更为重要的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与建设的需要,是科研工作蓬勃向上的强大的内在动力:(1)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科研实力的强弱和科研水平的高低。真正一流的大学,一定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并能在若干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完成,没有一流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现代高等教育。(3)科研水平直接影响到现代大学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 从80年代后期起,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都对中国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科技论文“学术榜”,从而在高校形成了十分活跃、十分激烈的学术竞争气氛,其原因正是因为事关各校的社会声誉。而学术声誉是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在一定条件下,它又可以转化为有形的资源。高校良好的学术声誉与科研环境,是吸引高水平师资、招来众多“金凤凰”的“梧桐树”;也是众多优秀青年学子争相报考的“热点”所在。(4)科研任务多、 课题层次高,获得的经费支持也就相当可观。在目前中国财力仍很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发展科研获取经费,仍然是高校改善自身工作条件和增强物质基础的一条重要出路。(5)国际科技、学术界的竞争与合作, 是“强者之间的对话”。只有在某一领域作出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才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才有可能与国外同行进行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而高层次、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恰恰是办好现代大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国家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引导,社会需求的拉动以及高校自身建设的强烈愿望——这三大因素形成巨大的合力,使得21世纪中国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大大强化,科技工作将发展得更快,规模更大。
(二)分层次组织高校科研势在必行
中国高校强化科研职能除了诸多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外,也可能由于处理不当而产生负面的效应。其中最主要的是两条。第一,没有处理好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在强化科研职能的同时却弱化了人才培养,特别是本专科人才培养的职能;第二,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结果将由于低水平重复而浪费高校资源。因此,因校制宜、划分层次,已经是中国高校科研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势在必行之举。
中国的一千余所高校之间的差异性极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科学研究的实力和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可以承担的科技任务也很不一致。就总体而言,“教育与科研两者关系密切”,然而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不同,对科学研究工作的规模与水平的依赖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内容与方式也有很大差别。据悉,国家教委已经确定了分层次、多模式办学的总体原则。打算将一千多所院校划分为三个“三”。第一个“三”是综合性大学、多科性院校和单科院校;第二个“三”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面向全国的重点高校,面向大区发展需要的高校,以及面向地方、社区的高校;第三个“三”是教学与科研并重、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少数重点大学,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兼搞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的院校,以及以人才培养为主的高等专科学校和新建本科院校。这就形成了一个“三维座标体系”。各高校将在这一座体系中科学定位,从实际出发,在21世纪的科教兴国事业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与发展方向。
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高校出现类似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和类似社区学院的“纯教学高校”,已是一个既成的事实,又是一个发展的趋势。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这样的国家重点大学,理应真正办成“教育”、“科研”两个中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主要在高年级本科教育与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学校科研的比重将会增大,层次将会提高,科研工作的目标应当与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总体目标相一致,重点尤其要放在基础研究与高科技研究领域。而其他类型、层次的高校,在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也应量力而行,开展科技研究工作,有的侧重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以及围绕教学进行的科学研究。
(三)科研投入的不足仍是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经过近20年的改革,中国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已呈现多渠道、多样化格局。自1985年起,高校“预算外”科技经费(自然科学)首次超过“预算内”科技经费,至90年代中期,高校“预算外”科技经费已占高校科技总经费的80%以上,据有关资料统计, “七五”期间(1986 —1990),国家教委36所(1994年后为35所)直属高校科研经费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17.7%,其中“预算内”经费年递增7.4%, “预算外”经费年递增20.3%;“八五”期间(1991—1995)的科研经费收入年均增长26.1%,其中“预算内”经费年递增9.6%, “预算外”经费年递增28.4%。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现象。
然而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整个国家对科技研究的投入不足,表一显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杨振宁博士曾在多次报告中强调,从较长远的历史背景来看,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与后劲的重要因素有四个,即人才、传统、决心和经济投入。中国在21世纪向世界科学研究前沿冲击的条件大体已经具备,制约现代中国科学研究发展的“瓶颈部”主要是经费投入。1984年中国的R&D经费占GNP的比例是0.72%,1991 年为0.70%,1993年为0.62%。尽管绝对数是上升的,但投入比例却下降了,不但低于美国(2.60%)、日本(2.87%)、德国(2.58%)、法国(2.42%)、英国(2.08%)等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印度的投入水平(1990年0.89%)。而中国高校所获得的科技经费,与其所拥有的实力及作出的贡献就更加不成比例。1995年全国高校科技总经费较1990年几乎翻了两番,达47亿元,但仍然只占全国科技总经费的5%。
表一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实力(部分指标)比较
投入指标
产出指标
产出指标
国(1992) (1992) (1995)
R&D
R&D科工SCI 位SCI EI
位
SCI
位
家经费 GDP人数
论文 ISTP 论文
(亿美元)(%)(万)
(%)
次论文(%) 次
(%)
次
全世界—
— —100.0 — 100.0
— 100.0 —
美国 1545 2.6096.3 35.47
1 33.941 35.44
1
英国187(91)2.8013.5
8.74
2 8.142
8.82
2
日本648(91)2.6753.7
7.37
3 7.773
7.79
3
德国
356 2.5824.1
6.55
4 6.524
7.18
4
俄罗斯 106(90)1.70 —
5.13
5 5.125
3.13
8
法国
250 2.4213.8
4.73
6 5.016
5.68
5
加拿大 79 1.50 6.5
4.30
7 4.017
4.37
6
意大利 129 1.32 7.4
2.99
8 3.138
5.50
7
荷兰48 1.91 —
2.06
9 2.039 — —
澳大利亚37(90) 1.35 —
1.99 10 1.81
10 — —
西班牙 43 0.86 —
1.78 11 1.61
11 — —
瑞典41(91) 2.90 —
1.58 13 1.43
14 — —
瑞士38(89) 2.89 —
1.44 14 1.34
15 — —
中国27(91) 0.7040.9
0.92 17 1.57
12
1.54 15
印度24(90) 0.8911.9
1.64 12 1.55
13
1.88 12
数据来源:国家科委,《中国科技指标》1994,《中国科技政策指南》1995,《中国科技统计数据》1996;国家统计局、国家科委,《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5。科工人数指从事R&D的全时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年。
中国高等院校蕴藏着巨大的科技潜力,在21世纪它可以更好地组织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有更大的作为,作更多的贡献。要做到这一点,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增加投入。除了高校继续面向社会,多渠道地获取科研经费外,国家应当在力量使用、基地建设和资金分配等方面,把高校科技力量放在国家科技序列的重要位置,并逐步加大支持的力度,尤其是大幅度地增加经费的投入。
注释:
〔1〕转引自[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2〕邓小平在70年代末和80 年代先后指出:“教育与科研两者关系很密切”,“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
〔3〕〔6〕数据分别引自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迎接21世纪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外政策与管理》1995年第8期)、 季明明主编《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和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1996年7月15日在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何传启:《关于我国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的初步思考》,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第19卷第1期,1997年2月。
〔5 〕朱开轩:《高等学校应肩负科教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在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