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161000
【摘要】目的 探究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病因治疗可有效提高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贫血;病因;铁剂;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长期铁负平衡的最终结果,铁缺乏早期表现为贮存铁耗尽,继之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最后为缺铁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育龄妇女和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在20%以上。抽选我院收治的5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5岁。主要表现为乏力、心悸、气短、头晕、头痛、耳鸣、烦躁、皮肤干燥、毛发枯黄。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具体如下。
2.1查明病因
2.1.1铁丢失过多: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包括月经)、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失血及献血。
2.1.2铁摄入减少:饮食中可利用的生物铁不足。
2.1.3吸收不良:肠吸收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2]。
2.1.4需求增加:生长需求、妊娠和哺乳。
2.2联合治疗
2.2.1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
(2)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贮存量至正常水平[3]。
2.2.2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否则,贫血的治疗可能完全无效或疗效不明显,另一方面则可能忽略严重的原发病,例如早期癌肿等,将延误治疗时机。
2.2.3铁剂治疗
(1)口服铁剂:是首选方法。一般选用二价铁。常用的有琥珀酸亚铁(速力菲),100mg,100mg tid;富马酸亚铁(富血铁),200mg tid;硫酸亚铁控释片(福乃得),0.5g qd。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餐后服用药物,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②忌与茶同时服用,否则不易被吸收。③在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3~6月,目的是补足体内贮存铁[4]。④如果患者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可改用胃肠外给药,多为肌肉注射铁剂。
(2)注射铁剂:①适应证肠吸收不良、连续失血或不能耐受口服铁剂。②药物右旋糖酐铁:首次50mg,以后100mg深部肌注,qod;右旋糖酐铁(科莫非)100~200mg加至1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初次先给予25mg左右,如60分钟无不良反应,再给予剩余的剂量。每周2~3次给药。蔗糖铁注射液(维乐福):100~200mg加至100ml的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首次使用同科莫非。③所需注射用铁总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铁的总剂量(mg)=(150-患者血红蛋白g/L)×患者体重×0.33[5]。④治疗反应:铁剂治疗一般7天左右网织红细胞达高峰,血红蛋白2周上升,升至正常需1~2个月。若血红蛋白恢复不满意,应寻找原因。静脉补铁血红蛋白上升的速度不比口服补铁快。
3观察指标与结果
3.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2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处理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9%;观察组不良反应处理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处理有效率4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4讨论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严格地说,它不是具体的疾病,而是各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容量低于正常下限称为贫血。临床工作中用循环血液单位体积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来代表红细胞总容量。贫血一般发生较为缓慢,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参加血红蛋白的合成,当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内)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人体的需要就会发生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在育龄妇女和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很高。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6]。缺铁性贫血通过外周血常规以及铁代谢检测可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骨髓检查。在确诊以后还需要进一步查找铁缺乏的原因,以便尽可能除去导致缺铁的原因,使贫血得到彻底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是否能彻底治疗。治疗原发病或纠正饮食的偏食习惯及制止出血后,补充铁剂治疗可使血红蛋白较快的恢复治疗。
本研究中两组缺铁性贫血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17例(占60.7%),有效10例(占35.7%),无效1例(占3.6%),治疗总有效率96.4%(27/2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1/28),处理有效率为100%(1/1);对照组中,显效11例(占39.3%),有效9例(占32.1%),无效8例(占28.6%),治疗总有效率为71.4%(20/2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28),处理有效率为40%(2/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病因治疗可有效提高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文艳.16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病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36):23-24.
[2]葛晓平.缺铁性贫血81例病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5,(10).
[3]李冬云.缺铁性贫血的10大治疗误区[J].健康,2015,(4):8-9.
[4]陈艳玲,姚磊.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早期反应指标的探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5,(1).
[5]何春媚.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11):25-27.
[6]刘玲.成人缺铁性贫血的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99.
论文作者:王彦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缺铁论文; 性贫血论文; 病因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