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中俄国际合作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纪要论文,国际合作论文,中俄论文,新形势下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10月4-5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俄国际合作问题”国际研讨会。 这是继1992年和1994年之后两所就中俄关系问题举行的第三次国际会议。30多名与会的中俄专家学者就中俄国际合作面临的形势、合作的领域和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认为,举行这次会议对中俄关系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出席了会议并致贺词,公使衔参赞瓦西里耶夫也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谌取荣致开幕词。双方进行了认真、坦率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会议开得比较成功。
***
一、合作的国际大环境
双方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军事对抗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已经下降,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近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中俄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大环境有利于中俄的国际合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徐淡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形势发生了四大变化,使国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一)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和平与发展的总潮流不可逆转。美国不可能独霸世界,其他大国的地位和综合国力迅速上升,和平与发展更有了保障。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亚洲地区的发展更引人注目。欧洲“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其中,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最为强劲,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已引起世界关注。
(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有增无减,尤其是原来长期平静的欧洲,现在局势动荡不安。
(四)西方势力强行干预“热点”问题,使矛盾更加复杂化。在波黑问题上,由于西方国家,特别是北约的武力介入,增加了政治解决的难度。北约东扩更引起一些国家的担心。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米亚斯尼科夫等俄方学者认为:
——冷战结束后,世界仍不安宁,一些地区矛盾冲突不断。国家之间、国家集团间和不同文明区域国家间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特别是一些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倒行逆施,强加于人,这对形成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将产生消极影响,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构成威胁。
——近年来,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政治环境与欧洲相比相对稳定。俄中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发展走向对于俄中两国影响深远。中俄两国在这一地区的合作潜力很大,这种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俄中合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合作。两国的合作应着眼于长远,21世纪只是一个中期目标。中俄的互利合作和相互支持将使两国的新型国家关系更加牢固,并会为各自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俄中关系发展的好与坏不完全取决于两国意识形态是否相同,关键要看双方民族利益是否一致。在这方面,我们应吸取中苏关系发展中的历史教训。两国的合作应建立在双方利益均衡的基础上,都要照顾对方的民族利益。俄中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发展与中国的合作符合俄的民族利益,今后无论谁当政,都不会改变俄中友好的大趋势。
——俄中国际合作的前提是要相互信任。俄罗斯不同意“中国威胁论”的说法,而是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已成为中小国家的安全保障。俄把中国当做自己在亚太地区可靠的合作伙伴。
——今后俄中关系的发展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俄罗斯对中国的发展前途十分关注,因为这对俄罗斯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中国的强大会使俄在政治上有一个可靠的伙伴,同时也会促进俄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对俄也是一种挑战,但这种挑战不应使双方走向对立,而应通过劳务、市场和经济的正常竞争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二、合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中俄学者认为,中俄都是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两国国际合作会对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目前,两国国际合作的有利条件大大超过不利因素,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有利条件是:
(一)中俄双边关系稳步发展。近年来,中俄关系在政治、经济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中俄两国间建立了新型国家关系机制、最高领导人对话机制、睦邻相处的安全机制、经济科技合作机制和国际问题磋商机制。中俄之间已不存在重大的分歧与障碍,在涉及双方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上相互理解支持也日益增多,俄中关系的发展已出现了质的变化,这为两国的国际合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二)中俄两国对当前的国际问题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观点。双方主张促进国际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努力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贡献;确认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保持和发展国与国之间正常、健康关系的重要准则;认为各国人民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模式,他国不得干涉;两国在世界上都不谋求霸权,也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由某个大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反对建立对立的政治、军事、经济集团,反对任何军备竞赛;倡导在国际关系中,根据国际法准则,本着互谅互让精神,通过和平谈判、对话协商解决争议问题,不诉诸武力,不以武力相威胁。
(三)中俄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在多极世界格局中,两国是维护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亚太地区,两国有诸多共同利益,两国积极参与亚太事务,加强协调合作,是保持这一地区稳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中俄两国都在集中精力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奉行改革开放政策,双方都需要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愿意搞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另外,中俄两国过去的体制相同,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资金方面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切磋和交流。
不利因素是:
(一)双方在国际上面临共同的压力。目前,国际上存在一种势力,它们视中俄为“战略对手”和“潜在威胁”,对中俄实行削弱和遏制政策,干涉两国的内政、危害两国的安全、阻挠两国的发展和强大。
(二)一些国家,特别是中俄的周边国家对中俄的国际合作存有戒心,担心中俄合作会结成“军事同盟”,威胁它们的国家利益和安全。加上一些国家别有用心地宣传和误导,更使其忧心忡忡,疏远了与两国的关系。
(三)中亚地区和中俄两国在地缘上紧密相连,宗教信仰与民族构成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地区的宗教冲突和民族矛盾不仅会危及两国自身的安全,还可能导致外来势力的插手,从而损害两国的国际合作。
(四)中俄双边关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中俄关系中有“上热下冷”的现象,特别是俄远东地区的一些地方势力对中俄关系的发展抱有偏见,俄舆论界对中国的正面宣传不够,俄罗斯民间对发展中俄关系缺乏热情。在双方的经贸关系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合作的领域及做法
中俄两国学者认为,中俄关系的发展已步入国际合作的新阶段,中俄同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化和正常化方面负有责任和义务,中俄国际合作领域广泛。
中国学者主张,中俄国际合作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许多方面:
(一)政治合作应主要就当前国际重大问题进行经常性的外交磋商,除了一般外交途径接触,两国领导人应定期会晤,就国际形势和重大问题交换意见,根据各自国家的立场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发挥两个大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和作用。
(二)经济合作除了发展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外,还应积极参与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同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努力,打破旧的不合理的规则和制度。
(三)安全领域的合作目前主要集中在有关裁军、防核扩散、防武器扩散、解决地区热点和冲突等几个问题上,两国要协调政策,以确保中俄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中国学者强调,加强中俄国际合作,不是要组成联合阵线,和第三国搞对抗,而是从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一世界主题,促进国际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积极倡导国家不论大下、强弱和何种社会制度,都应平等相待,各国都有权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关系真正实现民主化;反对国际事务中的强权政治和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擅自决定国际重大问题的霸权主义行径,让世界变得太平、和谐、繁荣。
俄方学者认为,俄中国际合作具有全球性质,没有不能合作的领域,目前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合作:
(一)在联合国改革方面进行合作。(1)提高安理会的效率,并使其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2)加强安理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安理会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3)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反对某个国家或集团垄断国际事务,反对用军事联盟解决国际问题。(4)改革维和机制。对维和理论与实践进行重大更新,扩大预防性外交手段,建立有效的制裁机制,调解危机与冲突。在进行制裁时,要目标明确,界限分明,反对双重标准。
(二)在联合国内就军控和裁军等重大问题继续进行合作。(1)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的扩散方面协调行动。(2)在导弹不扩散、禁止生产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裂变材料、制定生化武器条约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3)在人道和人权问题上加强合作,应就此进行经常性的对话。
(三)在地区问题上进行合作。(1)加强在亚太地区经济、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合作。经济上,两国在亚太经济一体化方面应进一步相互支持。安全上,在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亚太安全共同体”。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应共同努力维持和平与安全,促使恢复南北对话,减少政治、军事冲突。(2)在调解热点地区的冲突上加强合作。俄中双方应积极参加涉及热点问题的会议,表明立场,广泛接触冲突各方,寻求解决办法。(3)希望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支持俄在独联体的特殊利益,支持独联体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支持独联体国家的一体化。
在国际问题合作的方式上,俄学者认为中俄双方应利用一切已有的条件加强协调和磋商:通过高层首脑会晤,交换信函,互派特使,建立俄中首脑热线联系;在联合国内就一些问题积极磋商和协调,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加强合作;建立“俄中21世纪委员会”,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
(刘桂玲 冯玉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