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湖南安化 413522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内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院内常规护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情绪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临床应用疗效较好,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干预;疗效;满意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血管内存在粥样硬化而致血管腔隙变窄或阻塞,进而使心肌呈现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状态的心脏病[1]。本病的发生在我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北方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近年其发病率一直呈现增高趋势,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有可改变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和不可改变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及家族史等)两种[2],本病治疗主要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及血运重建治疗等,同时有研究指出,对住院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治疗意义[3]。本研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9.3±7.1)岁,病程:1.5-7年,平均病程(3.6±1.4)年;观察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60.1±8.3)岁,病程:0.5-6年,平均病程(4.1±1.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以心悸、气短、出汗及心前区放射性疼痛等为主,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安全服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其中基础护理主要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住院环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护理,如指导患者进行定期翻身以防压疮的发生等;安全服务护理主要要求医护工作者认真负责,在进行日常护理时应严格遵守医院护理部要求的三查七对制度,同时注意消毒和隔离等相关工作要求,做到安全护理,避免患者在院内出现交叉感染;饮食护理措施主要是依据患者实际临床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在保证蛋白质、钠钾钙等离子摄入量基础上进行低脂低盐饮食,同时叮嘱患者可适当多食用一些粗纤维类食物以帮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在院内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护理措施主要是疏导患者治疗期间不良的心理情绪,在平时鼓励患者积极问疑,对于患者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同时严密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对于不良心理情绪提前预防,培养患者养成一种生活兴趣,如下象棋、听音乐等,利用兴趣转移患者不良情绪;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同时发放院内自制冠心病防治小册子,让其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方式,同时定期开展相关科室讲座,对患者进行讲授相关知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优势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在患者治疗期间,多到病房进行巡护,勤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不适。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性操作,动作轻柔。利用心电监护仪定期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有异象的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熟知治疗冠心病的各类药物的应用注意事项;③监督和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控制患者体重,尽量维持体质量在正常范围内;④对疾病的复发做好预防措施,叮嘱和督促患者尽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同时积极纠正诱发冠心病复发的因素,如吸烟、嗜酒等。
1.3 检测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情绪进行检测。护理满意度检测采用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焦虑情绪的评定选用焦虑情绪测量表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若患者>50分则存在焦虑情绪,评分越高焦虑情绪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情绪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而言,药物治疗应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发生的机会,同时还可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死亡率[4-5]。但药物治疗需要较为规范的服用,临床实际中,很多患者对于规律性服药的意识较差,这就需要我们事先对其进行有力的引导,患者在住院期间无疑成为干预引导的最佳时间点[6]。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不仅能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养成规律性服药的习惯,而且还能纠正患者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7-8]。生活习惯的改变亦是冠心病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许多患者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嗜酒、吸烟等而导致冠心病的复发,故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使一部分患者改掉这些不良习惯,有利于患者的预后。通过本研究发现,经过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很大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优质护理实施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的增加,可进一步增进护患信任度,同时还有利于患者接受医护人员的建议,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和养成规律服用的习惯,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而且还能增加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闫现华.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37(10):1584-1586.
[2]姚淑琴.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319-320.
[3]郭舒婕,宋葆云,刘玉玺,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31-33.
[4]徐成程.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66-1967.
[5]刘瑞,马超慧.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满意率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26(9):116-117.
[6]蒋素兰.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4):101-102.
[7]李霞.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8):2230-2231.
[8]姜慧.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537.
论文作者:邓望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满意度论文; 情绪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焦虑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