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浅谈论文_何毅

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浅谈论文_何毅

(渠县渠江镇第一小学 渠县 635200)

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如果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培养起来,而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是无意义的。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丰富小学课堂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育人优势,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要与电脑多媒体有机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材兼具情感特质、审美潜能和文化因素,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信息,又可以将语言文学转化为更直观、更形象的画面和音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观系统,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中。这样更有利于让学生感受美的形象,受到美的熏陶,把握美的真谛,并可以高效、便捷地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教师要尽量少讲,有些问题,讲是讲不清楚的。学生在一幅幅图片,一首首音乐中,就能体会到文章的奥妙。所以,我们为何要讲呢?古诗教学,在小学是难点,配合音乐,多读,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音乐可以激起学生的情趣,引起情感的共鸣,在读中体会和理解诗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以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教授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合作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可以看成是习惯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整个过程充满对意志的磨炼。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初步养成后逐步由课内发展到课外。在习惯培养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例如,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就是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边读书边思考字、词、句、段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写;要边读边画,在文中圈、点、勾、画、批、注,用不同的符号将自己认为主要的或不懂的记下来,将自己感兴趣的最有感受的记下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课前预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课前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步骤,教师要指导小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技能。学生进入小学,就学习语文而言,要学习一篇课文,就必须先疏通生字词。因此,老师要切实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教会他们如何预习。让学生自己疏通课文,标记出自己不懂的生字以及新词,通过字词典来认识它们;疏通课文中的生字词之后,要做到会认、会读、会写、会用,会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网上资源具有共享性、无限性、适时性等特点,为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源。如果小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资源自主探究课文时代背景,将有助于课堂上理解文章内容。

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教师在课前预习案上问学生:彭德怀为什么要杀他的大黑骡子,查一查相关的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探究可以了解到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战士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哪怕是一点点肉,也可以救活许多红军战士。这就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彭德怀为什么很爱他的大黑骡子,却又不得不杀掉它的原因。

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导入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活泼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自主地进入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中。在教《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有的老师就在课文的开头情境创设中让学生先听《二泉映月》的音乐,让学生知道《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在音乐声中介绍瞎子阿炳的事迹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课文角色中去,再让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也会不由自主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运用信息技术,把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展现为听得见的声音、看得见的形象的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知更多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生的潜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激发小学生求知的兴趣,主动地参与、探索,提出新问题,提高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五、课后促进学生自主拓展文本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课后根据课文内容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拓展,进行与课本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搜集调查,使他们在信息搜索、搜集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能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各种语文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坚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辅助工具,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学习途径,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把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践中。只有这样,小学语文学科的生命力才能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才能真正地得到落实。

论文作者:何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浅谈论文_何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