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风景园林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是重要的休闲、社交场所,能够反应城市形象, 是城市规划和风景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需要逐渐提升, 越来越关注城市的生态建设。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1 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重要性
每个城市通过历史的洗礼, 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城市属性各有特色, 城市的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必须以城市特点为基础, 同时参考城市的现有规模和未来发展规划, 充分反应城市历史所赋予的事件和故事, 通过规划和设计生动表现。当人们来到特殊地点时能够跟随着产生联系, 从而有兴趣探索城市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就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使命。风景园林设计能够直观的展现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对城市风貌展现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居住者而言运用生态设计对城市进行建设规划, 能够提升生活质量从而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发展的轨迹, 在城市规划中勿忘历史, 通过风景园林的生态设计与发展历史、城市形态的展现, 给参观者对下深刻的印象, 展现城市蓬勃发展的现状。
2 风景园林的生态设计的手法
2.1 场地特征
城市的生态设计不同与传统的城市规划, 最大程度的保留场地的原有地貌和风貌, 避免破坏性规划和改造, 将场地原有的人工特征和自认特征的基础上, 经过设计使得特点更为突出和明显。
生态设计下需要凸显文化和文明层面, 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将重点房子在调研和观察上, 充分了解事物的现状和条件, 与之联系的各种情况, 尽量避免干预手段的使用, 生态设计的最佳效果为人工环境与原生态状态和谐共存, 足可以忽略人为痕迹。
2.2 气候条件
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关注的气候元素主要包括气候、温度、风、降水等, 这些元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区域生态效果。生态设计的目的是将规划最大程度的融入原有环境中, 充分利用传统的地形地貌, 结合道路、建筑、植物、水系等, 进行园林规划。尽量减少土方开挖确保环境平衡。掌握城市气候状况和特点, 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改善园林的区域生态气候环境。
2.3 地域性延续
国际化交流和发展, 使得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吸收和借鉴国际经验, 从而创造新的地域或民族特色风景, 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为基础。生态设计需要把握如下原则:生态设计不能脱离传统的风景园林基础规划理论, 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炼精华, 提升在创作规划, 给城市赋予新意, 将地域、历史、传统、文化、环境高效的结合和体现。
2.4 生态效应的体现
生态系统的特点在于其自身具备新陈代谢和能量自身循环的功能, 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堪称完美。所以将生态环境理论运用到城市园林规划和设计中使其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 确保城市规划更加贴近原有生态环境。生态设计首先需要尊重原有物种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再次基础上再军用科学方法和方式对外来物种进行筛选, 确保优质的、适应强、抗病性强的树种与原有环境搭配。园林风景规划和设计设计知识面广泛, 建筑学、植物学、美学等相关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 是繁琐的综合性工程。通过先进设计理论、经验、技术等运用, 对生态环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确保最佳的园林生态效果, 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
2.5 群落的营造
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是植物生态效益作用, 植物能够达到净化空气、土壤、保障水资源等作用, 改善城市噪音污染, 提升城市气候条件。在生态设计中兼顾科学性和观赏性, 以当地的植被为基础, 保障植物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同时尽量使用当地树种, 加以适当的改良, 体现当地植物景观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元化的植物配置方式采用乔、灌、树、草等群落相互结合, 注重物种和色彩的搭配, 确保功能齐全、结构、群落稳定等复合结构, 四季特点分明, 群落和风景之间协调、美观。
2.6 水资源的运用
生态环境离不开对水资源的依赖, 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中需要充分体现水资源的运用, 通过水质清洁、地表水循环、人工水系的规划、动态流动、雨水再利用等方面进行规划, 达到生态使用的效果。
2.7 材料再利用
景观园林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如果对于废弃区域的园林改造尽量保留场地原有的景观特征和生态状况, 运用设计创意进行主题设计融入环境。生态设计的重点在于园林中包含的物质和材料尽可能的减少消耗, 尽可能循环再利用, 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和场所, 带到生态平衡。
2.8 协调发展
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 气候环境和生态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在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过程中, 必须实地考察城市规划和发展现状, 熟识气候和气象条件, 制定适合城市环境特点的园林规划方案, 同时需要兼具城市人文、历史特点, 保留现有城市的文化底蕴, 呈现多元化发展。
3 生态设计程序
生态设计不是简单的纸质模型, 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经济、政治、环境等各方面问题, 风景园林生态设计需要处理人类生存和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
3.1 确定目标
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规划和设计首先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有清晰的认识和描述, 确定规划目标有助于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确认各环节工作重点, 有助于过程中问题的解决。生态设计需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协助,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2 区域尺度分析
在生态设计前期需要确定各种区域尺寸和等级, 各个尺度等级的组织均需要体现自身特性, 确定特定场地尺度、区域、城市尺度等数据确定, 确保整体和各高等级的组成部门准确无误。
具体的规划和设计区域方案和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尺度分析的基础上, 提升人类计划和活动, 自然生态过程, 区域内生物、社会元素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和运用。
3.3 场地园林概念的确定
风景园林生态设计需要针对目标区域建立景观概念, 为找设计概念进行一系列预景方案对的确定, 并进行景观分析。通常状况是设计师运用设计技巧和经验, 对景观规划区域的调查分析数据资料继续整合, 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综合性的逻辑合理规划, 再进行创意再创造, 形成规划其余整体景观概念。
3.4 具象景观设计
规划区域内景观概念方案确定后, 需要制定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案, 通过外部系统的生态环境、结合内外个元素的生态关系原理, 将结构、功能等相互结合, 确保自然环境和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结合。
4 结束语
城市规划越来越关注风景园林设计, 逐步重视生态设计理念的体现和应用, 从整体设计概念出发, 尊重原有区域的地域条件和生物需求, 尊重原有生态环境, 减少能源消耗, 保护自然资源。城市景观是城市精神文明状态的体现, 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 丰富园林景观的同时, 最大程度的保持人为设计和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 通过管理加强环境的控制值, 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德敏.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 西北林学院学报.
[2]孙英, 高光林.景观生态学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
论文作者:匡俞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环境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景观论文; 气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