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水工环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在对资源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如果做不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就会对环境均衡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当前社会的发展中,愈加重视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并将其建立在节约和环保的基础上,尤其是地质能源方面,必须以科学的使用方法为基础。想要做到资源和能源的科学合理应用,必须对水资源和地质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对此方面的认知,使其能够在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有足够的存储量。所以,加强水工环的研究能够将其作用得到更全面的发挥,特别是在地质工作方面的作用。基于此,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加强对水工环地质新突破方法的研究,促进其作用发挥的最大化。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引言
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环境的污染情况也在加剧。尤其是一些耗能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势必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通过做好水工环地质工作,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而且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常见的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别以及特征介绍
对于目前地质灾害的防控工作开展而言,在前期整体防控工作的筹划阶段为了深入的探究具体的地质灾害问题,就需要清楚的认知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就现阶段而言,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此种类型的地质灾害所发生的核心因素为相关环境的整体地质结构的演变对于本地区地质应力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通过结合大量此类事件的发生背景来解析,相关工程施工的不规范以及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是造成此类问题发生的主要人为因素。(2)地震。地震灾害是对于周边环境以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影响极大的地质灾害。地震灾害产生的核心因素是周边地区的地壳发生了不规则的剧烈运动。地震灾害往往会表现出极强的破坏性和突然性,地震灾难防控的最大阻力便是提前的预知较为困难。(3)地面塌陷。地面塌陷问题所造成的破坏力也是极为强大的,造成此类现象产生的核心因素是工程的开展不科学,所以往往对于相关区域的地质架构产生了极大的损坏。正因为工程开展的操作不得当以及不科学的规划最终导致了周边环境的土壤状况发生了恶化,特别是在岩溶地带,此类现象发生频率相对较高。
2水工环地质的发展状况
2.1矿产资源
铁矿资源与煤矿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时,仅仅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及相关经验,强制性追求开采的数量,容易导致严重的无序开采以及大肆开采问题。除此之外,采矿工艺落后、机械设备问题也会明显影响国内矿产资源的有效应用,特别是对于矿产资源的掠夺式、粗放性开采方式,不但会导致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也会对当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2.2生态环境
因为我国国内矿产开采产业起步较晚,再加上矿产资源开采观念的差异问题,致使在矿产资源开采期间未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就致使沙漠化问题、河流污染以及地面坍塌等日益严重,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也导致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在现阶段的水工环地质发展中,一定要切实注重好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也是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工环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
3.1构建完善的智能化科技化平台
合理地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中,以此推动水工环地质研究方面的突破。因此将现代智能化技术、科技化技术等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创建相关的技术平台。同时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先进技术的应用,促进水工环地质研究实现突破的目标。首先,利用要对网络进行适当的调整,尤其是相关的信息资源。例如:明确定量值,在此过程中,通过网络数据对其进行合理的设置,通过现代化的平台,结合定量值进行地质结构的分析,同时通过系统的功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此得出相关参数,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提高水工环地质研究的质量,还能够有效地提高研究效率。其次,在实际勘查工作中对定位技术进行合理的使用,通过精确的定位促进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为实际勘查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引导,并且为研究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这种情况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就能够得到提高。当前,我国要注重水工环地质信息化的建设,对GPS、GIS和RS技术合理的使用,完成相关数据的收集,对以上技术科学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地质信息的准确性。
3.2细化信息研究内容
水工环地质的主体研究内容可以分为环境、水文与工程地质研究三方面内容,但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信息体系进行更加细致化的研究,例如,可以将环境地质研究分为气候条件、空气条件、空气组成等方面内容,从中提取相应的指标参数,构建环境地质研究的评价体系。对于每一类内容都可以作为参数指标,为了提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对给各项参数信息进行权重计算,以权重计算结果来预估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可以将其与地质灾害预报系统进行串联,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提前预测,以促进行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3创新工作理念
在实现水工环地质新突破当中,需要以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思想意识的创新,是水工环地质工作创新与突破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理念与工作思想的创新当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工作人员对水工环地质工作要有正确认识,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理念。基于此,领导者与管理者需要在其中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在工作部门当中,积极宣传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定期开展会议,针对水工环地质工作情况做出总结,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自身工作有正确认识,从而端正工作态度。第二,在展开水工环地质工作时,需要积极与相关部门以及专家等,展开交流与合作。这样针对水工环地质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有效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水工环地质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使得各位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作用。
3.4强化认知能力
通过强化认知能力,可以提高人们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活动开展中也可以积极配合,以提高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在具体的应用中,首先,技术人员应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以国家政策为前提条件,对水工环地质工作各阶段工作进行细化,提高规划内容的指导意义。其次,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结合构建的相关应用体系,对未来规划内容进行确定,同时还需要构建契合发展趋势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开展的有序性。最后,依托于长期规划的相关内容,对阶段性目标进行设施,细化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工作流程,起到规范员工施工操作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水工环地质对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推动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突破,使其在实际勘查工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乙川.当代水工环地质工作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西部资源,2019(03):106-107.
[2]孙玉龙,王伟全.水工环地质调查反射地震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3):237.
[3]郑白竹.水工环地质研究问题及防治对策分析[J].西部资源,2019,(02):82-83.
论文作者:张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