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论文_任静,王世军

58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论文_任静,王世军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民医院 4423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情况。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58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分析其病因、特点、治疗与效果状况。结果:在病因上,感染性疾病为53.44%,出血性疾病为37.93%,其他为8.62%;疾病表现上,皮肤出血点者18.97%,脑出血者8.62%,呕血与便血者6.9%,脐部出血6.9%,皮下血肿3.45%,肺出血3.45%,其他无症状51.72%;疾病类型上,早发型39.66%,晚发型60.34%;治愈率91.38%,病死率5.17%。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在病因与临床表现上较为多样,通过专业的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属于新生儿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是新生儿危急症,具体病因较为繁复,病情急促,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严重性出血与失血,情况严重会导致低血容量休克,引发生命威胁[1]。需要对疾病及早诊断,确定病因,做好对应的治疗,减少并发症,提升患儿生命质量。本文通过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58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分析其病因、特点、治疗与效果状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58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男34例,女24例;体质量上,1kg至1.5kg为9例,1.5kg至2.5kg为20例,2.5kg以上者29例;发病时长上,1周以内者为32例,1周以上者26例;孕周时长上,30至37周者为35例,37周至42周者为21例,42周以上者2例;剖宫产者25例,阴道分娩者33例。

1.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采用血常规检测仪操作,血小板计数在50×109/L至100×109/L者为34例,20×109/L至50×109/L者为21例,20×109/L以内者为3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治疗方法

具体要针对病因与病情状况对症治疗。对于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在新生儿出生后的3d时间内产生早期血小板减少,通常情况会保持良好,会有轻度与中度的血小板减少状态,在出生后4至5d范围内会达到最低的状态,在做好观察护理下不需要进行其他干预处理,在出生后的7至10d范围内会达到正常水平;对于情况或者在出生3d后新生儿中,依据发病时机状态做对应的抗生素用药治疗,对于G-杆菌等情况,可以运用第三代头孢做对应治疗,对于晚期感染与葡萄球菌、G-杆菌患儿,可以运用万古霉素,以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持续3至5d持续用药,如果存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使用小剂量肝素。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丙种球蛋白,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添加运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情况需要可以进行血小板、换血与新鲜血等治疗。

2 结果

在病因上,感染性疾病为31例,占比53.44%,出血性疾病为22例,占比37.93%,其他为5例,占比8.62%;疾病表现上,皮肤出血点者11例,占比18.97%,脑出血者5例,占比8.62%,呕血与便血者4例,占比6.9%,脐部出血4例,占比6.9%,皮下血肿为2例,占比3.45%,肺出血为2例,占比3.45%,其他无症状者30例,占比51.72%;疾病类型上,早发型为23例,占比39.66%,晚发型为35例,占比60.34%;治愈为53例,占比91.38%,病死为3例,占比5.17%。

3 讨论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具体的发病原因较为多样,感染、出血、溶血、窒息、遗传与免疫因素与该病有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集中在相关因素引发血小板消耗与受损情况加剧,具体情况中会存在促血小板生成素缺乏,血小板激活、血栓、骨髓抑制等[2]。

在所有患者中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状况最为多见,一般是由于宫内感染所致,主要是在病毒巨核细胞内繁殖导致血小板生成受阻,进而导致骨髓抑制,形成抗血小板抗体,会因为DIC导致血小板消耗提升[3]。产后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对于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所产生的血小板减少较少,一般集中在50×109/L至80×109/L范围内,主要表现出皮肤出血点,在通过抗感染治疗后多会达到治愈效果,预后情况较好。出血性疾病中,出血会和血小板指数降低出现互为因果的状态,出血会达到血小板激活与其消耗提升,而血小板的降低也会导致出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窒息是会导致血小板降低,其原因在于窒息缺氧状态会导致骨髓巨核细胞相关系统产生抑制,进而导致血小板水平降低;缺氧与酸中毒会引发血小板活化因子会相对提升。如果产生严重行动缺氧会引发缺氧缺血性的脑病,或者产生DIC,进而发生预后不良情况。对于新生儿严重性溶血病会产生血小板降低,主要是由于红细胞与血小板产生同族免疫抗体,进而导致两者受损;由于红细胞大比例的受损,进而会释放出更多的红细胞素,其具有和血小板第3因子较为相似的功效,可以达到凝血功能提速,提升血小板更多的消耗,从而出现血小板降低,同时会导致凝血因子的大比例耗损,进而导致DIC。对于新生儿DIC情况,病情发展急促且危险,甚至会产生数小时之内的脏器组织出血、休克与死亡,治疗效果较为不理想,病死率相对较高。

在治疗上要积极的对患儿的原发病做对症治疗,甚至多数患儿不需要做过多的干预治疗就可以达到良好恢复。如果患儿血小板计数水平在50×109/L指标之内,尤其是存在出血倾向者,需要进行丙种球蛋白做静脉输入治疗,如果有显著性的出血情况,需要运用地塞米松与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由于血小板输入到人体内会存在快速的受损破坏情况,因此该治疗方式存在一定争议性,一般情况下对于血小板计数在20×109/L指数之下,同时产生严重性出血者可以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春一,王俊平,聂川等.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294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4,(18):2865-2867.

[2] 罗智花,王杨,王琍琍等.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126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5,(1):136-137.

[3] 林冰纯,杨传忠.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及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11):1211-1214.

论文作者:任静,王世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  ;  ;  ;  ;  ;  ;  ;  

58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论文_任静,王世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