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着你的儿子变成一条龙”?论父母的两个错误_成龙论文

如何“看着你的儿子变成一条龙”?论父母的两个错误_成龙论文

怎样“望子成龙”?——兼论父亲母亲们的两个失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望子成龙论文,父亲论文,母亲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个故事。

是在古代,是在科举考试的试场,见有个孩子也赶来参加考试,且骑在他爸爸的肩膀上,考官看不惯,便愤然来了一句“子以父做马”。不料那孩子机灵,居然立刻回了一句“父望子成龙。”见孩中伶牙俐齿对得点水不漏,考官大惊——据说,这个对出“父望子成龙”的孩子,就是林则徐。

那么,林则徐后来是怎么当父亲的?笔者手头没有资料,只能谈谈后来当了“岳父”的林则徐。

林则徐有个女婿叫沈葆桢,曾写过一首《吟月》的诗,诗中有一句:“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发现后,立即将诗中“何必”改成了“何况”。因为改得极是,后人曾评曰:“仅此一字,便有霄壤之别!”试想原来那句“一钩已足明天下”,既然是“钩”,当然是月牙儿,月牙儿说自己“已足明天下”,此乃沾沾自喜;“何必清辉满十分”,是说那月牙儿自我感觉良好,实乃“不思进取”!再看改动后的句子:“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其字面意思是一钩月牙已能照亮天下,更何况一轮满月?深层含义则更是发人深省:人是切不可满足于当“月牙儿”的,而应当奋发图强当“满月”!林则徐能如此巧妙地指点自己的晚辈,其所作所为,也的确令当今天下的父亲们羡慕。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当父亲当母亲并不简单,鲁迅先生就曾写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对此作过专门的探讨,足见为父为母之难。如若不信,请再细品这样一个例子:匈牙利有个著名数学家叫亚诺什·包亚,他才华横溢,才27岁就创立了宇宙几何学,以至踌躇满志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果上天使我有一个像我一样聪明的儿子,我一定不像我的父亲那样把他送到外地读书,我要把他留在身边,亲自教育他,培养他,激发和保护他的天才。”那么,后来的事实又怎样?非常遗憾,由于他本人那种过于敏感过于暴躁的天性不适合从事教育,他不仅没有教子成才,反而搞得父子反目,直至形同路人不相往来。这个悲剧也足以告诉人们,培养孩子绝非一厢情愿的简单的事,这里头大有学问,且学问极深。

那么,在“望子成龙”这一点上,当代中国的父母亲们有没有什么失误?

有。请看两个常见的失误:

1.目光短浅 急功好利

不妨分析一个现代的例子。这就是,在各类少儿辅导班中,凡是能够“出显效”、“出浅效”的班总是办得最红火。如电子琴班、美术班、书法班等。只要在此类班里练上一两个月,就能弹出一段简单的曲子,画出一幅简单的图画,或者写出几个挺像样的字。于是,家长们也就雀跃大喜——换言之,因为这种班满足了家长们在“望子成龙”上的浅层目标。更滑稽的是,无论何地举办少儿书法展,你只要细看,就准能发现“风华正茂”四字,且写法大同小异,原来孩子参加书法班后一直练的就是这四个字,这才“成了气候”!但此种“气候”能恭维吗?显然不能。

为什么?因为从最根本的意义上看,孩子究竟能否“成龙”,关键是他有没有从小就掌握了一整套关于如何读书、如何独立思考、如何获取信息、如何战胜困难、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人相处的方法,而恰恰是在这些极为关键的问题上,我们的家长是糊涂的,以至从不曾想到在这些方面为孩子把关补课。换言之,正因为提高这些基本能力训练是“隐效的”,是长期的,不是立竿见影一目了然的,这才被家长们所忽略。而一但忽略了这一点,“成龙”一说也就基本成了一句空话。

2.对子女的“爱”中理性的因素甚少

不妨再看这样的事例。比如,孩子明明不喜欢也不适合学钢琴,但父母已经省吃俭用为他买来了钢琴,一心想培养一个现代肖邦或莫扎特。不仅如此,还硬是请来了家庭教师逼着他学!试想,这种一厢情愿式的强加的“爱”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吗?再就是无原则地滥施其爱,在吃穿用等诸多方面一律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硬是把好端端的孩子变成了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小姐”与“少爷”。还有,为了“保障”孩子的学习,即便是最简单的家务活儿也决不让孩子去做,统统越俎代庖。于是久而久之,“绝对爱劳动”的家长们也就亲手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绝对不爱劳动”或“绝对不会劳动”的“贵族”。好端端的孩子居然成了全无劳动观念甚至厌恶劳动的公子哥儿,其心态一如清朝末年的八旗子弟。这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如此作为,能叫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吗?如果未来是个只有拼搏才能生存的未来,而孩子偏偏不会拼搏,岂不是等于活活地断送了孩子?试想,孩子从来就没有经过风雨,从来就没有接受过关于迎接困难、战胜困难的教育,那么,当困难突然出现时,他能顶得住吗?所以,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上,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父母们的“糊涂”与“盲目”。于是想起了鹰!鹰的翅膀是练出来的,如果鹰妈妈从不让孩子去搏击长空,去挑战风雨,总是把它搂在身边,总是担心他会摔着碰着,那么,他能成为鹰吗?

中国的父母亲们,请认真反省一下您在“望子成龙”这一问题上的见解与做法吧!

显然,只有看得远点,想得深点,拒绝“近视”,不再盲目,才能把“望子成龙”的期望变成“使子成龙”的扎实有效的行动!

标签:;  ;  ;  

如何“看着你的儿子变成一条龙”?论父母的两个错误_成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