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论文_张凌琦1,何丹艳2

探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论文_张凌琦1,何丹艳2

张凌琦1 何丹艳2

1、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 310005;2、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310005

摘要: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也更加的先进,而且具体勘察过程中也面对很多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应当加强应用技术改进,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应用。本文先对地质勘查技术进行综合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手段的应用实践,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工环;技术应用;研究

水工环地质勘察是一项非常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中包含多种地质勘探技术,不同的技术应用机理原理和应用优势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技术应用实践中确保地质勘察质量和效率。现阶段我国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地质勘探工作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地质勘探技术在应用实践中受到了局限。地质勘察部门应当全面了解现状以及自身的不足,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勘察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利用先进的勘察仪器设备来提高地质勘察质量和效率[1]。同时,地质勘察部门应当不断加大对现阶段水工环地质勘探的关注度,并且组织开展调查活动,密切联系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而为国内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保和资源利用提供支持。

1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应用实践

1.1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在现阶段国内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应用,有效减轻了勘察工作量,而且还大大提升了水文地质勘察质量和效率,勘察信息也更精确。在GPS技术应用实践中,基于卫星定位和三个卫星的应用,随意对地球上的制定位置进行监测。GPS技术的基本应用机理是:工作人员首对勘察位置进行明确,并向地面基准站发送具体位置和信息,其中GPS接收机处于地面基准站内;在同步卫星技术应用过程中,地面信息接收设备可对接收的信号全面检测,接收设备在基准站中即可对信息收集和整理。在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可对监测地区的污染以及各种地质灾害和隐患进行定位,从而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1.2地质雷达技术(GPR)

探地雷达技术的基本应用机理与GPS非常相似,基本上都是基于电磁波对水工环地质信息收集以及整理和发送。在GPR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待测处地面上布设电磁波发送设备,然后朝地下发送电磁波,并且收集反射波,再将全部收集的信息导入到程序中自动构图。通过该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而又准确的把握待测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地质信息[2]。从应用效果来看,GPR技术应用所得的图像非常的清晰,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水工环地质监察工作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从应用原理来看,该技术与GPS技术非常相似,在获取水工环地质信息时需利用电磁波,将发射设备布设在地面上,电磁波通过该套设备向地面上发射信息数据,并基于声呐原理的应用来搜集待测区域的地质数据。需注意的是,该技术应用时应当确保探测深度在其技术能力范围之内,否则影响技术的相关因素较多会影响GPR技术的地质勘察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遥感技术(RS)

近年来国内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作业过程中加大的技术投用力度,其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地质勘察水平。在对灾害、资源等进行勘察股从这,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更为显著。在先进的科技手段支持下,遥感技术的自身功能也不断的完善和强大,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最初国内水工环地质勘察作业过程中,只是利用遥感技术单一波段探测,现阶段已经发展成为多元遥感,不仅提高了地质勘察的全面性,而且勘察结果的精确性也大幅度提升。在多元遥感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对建立多元模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获取详细、清晰和全面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图像,我们通过直接观察即可掌握本区域的地质和环境情况,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1.4实时动态差分法(RTK)

该种技术手段和勘察勘测方法是降低卫星数据误差和载波相位测量误差的先进术,从应用实践来看该种技术手段能够将误差降低到厘米级。对于RTK技术而言,其又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有位置差分,二是相位差分,三是伪距差分[3]。上述三种方式方法中,流动站与基准站的功能基本相同,后者主要是进行数据改正与信息发送,而前者则主要是接受复杂的数据信息资料。从应用机理来看,RTK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基准站上布设接收设备,并在流动站内安装很多个接收装置;采用人工方式基于上述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卫星传输的信号和信息数据,并对比分析接收信号、基准站接收信号,从而计算GPS差分改正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无线传输设备将上述数据传送至流动站,以此消除或者减少误差,提高勘察精准度。目前RTK技术在国内环境污染勘察与防治、水文地质灾害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水工环地质勘察与检测过程中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1.5瞬变电磁技术(TEM)

最初TEM技术是一种用于探测太空物质的技术手段,经改进以后逐渐被应用在水工环地质勘察领域,而且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TEM技术是基于垂直磁偶源法建立起来的,在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勘察精度,另一方面还避免了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且支持悬空勘察操作。TEM技术即瞬变电磁技术,较之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对该技术手段的应用和研究时间有限,但是该技术在现代水工环地质勘察作业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是有目共睹的。在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TEM技术的应用可将垂直磁偶源法以及电偶源法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地质勘察作业时,瞬变电磁技术应用条件下可获得高精度的数据,其较强的敏感性使其在各类水工环地质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勘察作业;其中,耦合噪声的干扰相对较小,因其能够进行悬空勘察操作,所以该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工环地质条件和地形结构勘察。

2结语

总而言之,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类型非常的多,在国内各类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拟建工程施工程建设质量及其施工安全可靠性。为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优势和特点,根据待测地点的工况条件,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技术手段进行勘察。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勘察技术方法,不断更新水工环地质勘察设备和工艺,以此来提高地质勘察准确度。

参考文献:

[1]陈昊东.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5).

[2]聂祥鹏.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5(10).

[3]呼铁斌.地质工作中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的应用探讨[J].大科技,2017(35).

论文作者:张凌琦1,何丹艳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探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论文_张凌琦1,何丹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