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李家勤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接受持续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教育和抑郁情绪。

【关键词】持续心理护理;心理衰竭;焦虑;抑郁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功能的严重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往往会导致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1]。心理护理能够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疏导,但由于心力衰竭病症的持续性,常规心理护理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本研究心力衰竭为研究对象,探讨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0.75±1.47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5.26±0.67年。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1.39±1.52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5.48±0.5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常规健康宣教,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乐观。

观察组:接受持续心理护理。(1)与患者进行良交流和沟通,倾听患者的感受和主观表达,了解患者的疾病认知、心理状态等情况;(2)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建立正确的病情认知,避免患者由于误解造成心理压力;(3)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以自身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语言表达,营造轻松的氛围,帮助患者改善心理情绪;(4)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以理解、包容为主,安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放轻松;(5)积极鼓励患者的正面情绪和行为,建立患者的自信心和正向反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检测评分。SAS和SDS量表各包含20道题目,采用4级评分,有患者根据自身的情绪感受自行填写,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分,)

3讨论

心理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慢性病、危重型疾病的患者,患者往往要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沉重负担,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生理机能,也会对患者的治疗依从度、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往往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能够起到有效改善的心理护理模式[2]。在本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持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心理衰竭患者的SAS和SDS评分。SAS和SDS量表是临床中常用的检测患者心理状态的量表,以患者的自身实际感受进行检测,能够科学的反映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常规心理护理通常依靠护理人员自身的性格、护理经验等,具有较大的不稳定因素,无法为患者提供持续有效的心理护理。持续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以患者的实际感受为护理核心,关注患者的情绪、精神、行为举止、言行表达等情况,依据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和了解评估为基础进行持续心理护理。且患者的心理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天气、病情、与人交往等不同的情况而产生变化,常规心理护理较多是处于单方面的说教,缺少与患者的互动和适应性。持续心理护理能够注意到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当患者心理状态不佳时,一方面通过护理人员自身的积极情绪建立氛围来感染、带动患者,一方面理解、包容,站在患者的角度安抚、劝慰,能够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当患者心里状态良好时,护理人员能够通过夸奖、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正向反馈,有助于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所以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检测中,接受持续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接受常规心理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持续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教育和抑郁情绪。

【参考文献】

[1] 奚志英, 祁艳萍, 雷静.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31):4003-4006.

[2] 赵丽丽, 郑一宁. 5A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8):2328-2330.

论文作者:李家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李家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